坐樹不言
坐樹不言拼音
[ zuò shù bù yán ]
坐樹不言的意思
指功高而不自矜。
成語基本釋義:
[ 成語形式 ]
ABCD式的成語[ 成語結構 ]
聯合式成語[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成語繁體 ]
坐樹不言[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用于比喻句坐樹不言近義詞
坐樹無言
坐樹不言反義詞
坐樹不言出處
《后漢書·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坐樹不言成語故事
西漢末年,人們奮起反抗王莽的暴政,劉秀起兵攻打王莽。郡椽監(jiān)督馮異與苗萌歸降劉秀。劉秀拜馮異為偏將軍,封為應侯。馮異為人謙讓,從不與別人爭功。每當戰(zhàn)斗結束時,將領們開始爭功,他卻躲在大樹下,被人稱為“大樹將軍”
坐樹不言造句:
第其勛庸,雖坐樹不言而圖功甚大。★唐·元稹《加烏重胤檢校司徒制》
坐樹不言英語翻譯
暫無英語翻譯
坐樹不言相關查詢
四字成語描寫人物語言的成語樹的成語abcd的成語并列式成語出自《后漢書》的成語不字的成語坐字的成語樹字的成語言字的成語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坐開頭的成語坐結尾的成語第二個字是樹的成語言開頭的成語言結尾的成語坐樹不言成語接龍
言必有據:說話一定要有根據。言而有信:說話靠得住,有信用。言聽計從:聽:聽從。什么話都聽從,什么主意都采納。形容對某人十分信任。言外之意:指有這個意思,但沒有在話里明說出來。言歸于好:言:句首助詞,無義。指彼此重新和好。言不盡意:情意曲折深遠,言語難以全部表達。常用于書信末尾,表示說的話沒能把意思都表達出來。言為心聲:言語是思想的反映,從一個人的話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言歸正傳:正傳:正題或本題。指話頭轉回到正題上來。舊小說中常用的套語。言不由衷:由:從;衷:內心。話不是打心眼里說出來的,即說的不是真心話。指心口不一致。言無二價:貨物的價錢說一不二。言過其實:實:實際。原指言語浮夸,超過實際才能。后也指話說得過分,超過了實際情況。言出法隨:言: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話一說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經公布就嚴格執(zhí)行,如有違犯就依法處理。言行不一: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言簡意賅:賅:完備。話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說話寫文章簡明扼要。言傳身教: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身教:以行動示范。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范。指行動起模范作用。言行相詭:詭:違反,違背。說的和做的相違背。指言行不一。言近旨遠:旨:意思。話很淺近,含義卻很深遠。言多必失:話說多了一定有失誤。言行一致:說的和做的完全一個樣。言而無信: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言揚行舉:根據德行和名聲來選擇人才。言三語四:言、語:說、講。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言猶在耳:猶:還。說的話還在耳邊。比喻說的話還清楚地記得。言談林藪:林藪: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指關于談論的人。言語道斷:原為佛家語,指意義深奧微妙,無法用言辭表達。后指不能通過交談、談判的方法解決問題。坐樹不言的意思是指功高而不自矜。
相關專題
坐樹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