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鏤”的成語(39個)
本文整理了鏤心嘔血、雕文刻鏤、銘膚鏤骨等含“鏤”的成語39個,其中“鏤”開頭的成語19個,“鏤”結尾的成語1個,“鏤”在中間的成語19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鏤”開頭的成語【第1句】:鏤心嘔血[lòu xīn ǒu xuè]
【解釋】比喻苦心構思。
【出處】明·楊慎《升庵詩話·假詩》:“如許渾輩,皆空吟不學,平生鏤心嘔血,不過五七言短律而已。”
【第2句】:鏤冰劚雪[lòu bīng zhú xuě]
【解釋】比喻構思新穎精巧。
【出處】清·劉大櫆《〈皖江酬唱集〉序》:“予唱汝和,無往不復,鏤冰劚雪,纂組繽紛。”
【第3句】:鏤月裁云[lòu yuè cái yún]
【解釋】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藝極精巧。
【出處】唐·李義府《堂堂詞》:“鏤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示例】倚聲絕藝似珠圓,鏤月裁云過百篇。 ——清·趙翼《贈張吟薌》
【第4句】:鏤心刻骨[lòu xīn kè gǔ]
【解釋】形容感念深切,難以忘懷。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6回:“妾等蒙陛下眷愛,鏤心刻骨,沒世難忘。今不幸遭此離亂,陛下欲舍妾身何往?”
【示例】這些東西,我體驗很深,可以說是鏤心刻骨的。 ——孫犁《秀露集·文學和生活的路》
【第5句】:鏤骨銘肌[lòu gǔ míng jī]
【解釋】比喻牢記不忘。多用為感激之詞。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政》:“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唐·元稹《謝準朱書撰田弘正碑文狀》:“空懷感涕之心,未獲殺身之所,無任感恩思報,鏤骨銘肌之至。”
【示例】自頂至踵,橫嘉惠于不貲;鏤骨銘肌,悵余年之無幾。 ——宋·陳亮《謝劉丞相啟》
【第6句】:鏤冰雕朽[lòu bīng diāo xiǔ]
【解釋】鏤、雕:雕刻。雕刻冰塊和朽木。比喻勞而無功。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論仙》:“夫苦心約己,以行無益之事,鏤冰雕朽,終無必成之功。”
【示例】鏤冰雕朽,迄用無成。 ——《北史·儒林傳上》
【第7句】:鏤冰雕瓊[lòu bīng diāo qióng]
【解釋】瓊:美玉。比喻作品風格明潔或構思新穎精巧。
【出處】明·楊慎《升庵詩話·孫器之評詩》:“劉夢得如鏤冰雕瓊,流光自照。”
【示例】子安刻意摹擬,詞俊而格超,可謂鏤冰雕瓊,心手雙絕。 ——清·陳田《明詩紀事戊簽·皇甫涍》
【第8句】:鏤金錯彩[lòu jīn cuò cǎi]
【解釋】鏤:雕刻;錯:涂飾。形容詩文的詞藻十分華麗。
【出處】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中:“謝詩如芙蓉出水,顏如錯彩鏤金。”
【示例】湘中選體,鏤金錯彩,玄理固無人能會得些子也。 ——清·沈曾植《滮湖遺老集序》
【第9句】:鏤金錯采[lòu jīn cuò cǎi]
【解釋】比喻刻意雕琢文詞。
【出處】清·趙翼《甌北詩話·吳梅村詩》:“有意處則情文兼至,姿態橫生;無意處雖鏤金錯采,終覺膩滯可厭。”
【示例】膏沐誰容,何暇鏤金錯采;朽苴恨晚,寧云扢雅揚風。 ——清·陳夢雷《擬古十九首》序
【第10句】:鏤簋朱紱[lòu guǐ zhū fú]
【解釋】鏤:刻;簋:盛食物的器具;朱:涂上紅彩;紱:古代帽子的系帶。用刻有花紋的簋和紅色的帽帶。形容生活的奢華。
【出處】宋·司馬光《訓儉示康》:“管仲鏤簋朱紱。”
【第11句】:鏤肝鉥腎[lòu gān shù shèn]
【解釋】比喻苦心鉆研。
【出處】吳梅《題〈天香石硯室棋譜〉》詩:“■(木丹)廷嗜棋二十年,鏤肝鉥腎不論錢。”
【第12句】:鏤冰斸雪[lòu bīng zhú xuě]
【解釋】比喻構思新穎精巧。
【出處】清·劉大櫆《皖江酬唱集》序:“予唱汝和,無往不復,鏤冰斸雪,纂組繽紛。”
【第13句】:鏤骨銘心[lòu gǔ míng xīn]
【解釋】銘刻在心靈深處。形容記憶深刻,永遠不忘。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政》:“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
【第14句】:鏤心鉥肝[lòu xīn shù gān]
【解釋】比喻苦心鉆研。
【出處】張爾田《〈詞■(↑艸↓別)〉序》:“夫詞于道,藝也。潛學洞古,鏤心鉥肝,以蘄鳴一家者,代有之。”
【第15句】:鏤玉裁冰[lòu yù cái bīng]
【解釋】比喻構思新穎精美。
【出處】宋·辛棄疾《西江月·和趙晉臣敷文賦秋水瀑泉》詞:“鏤玉裁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
【第16句】:鏤冰炊礫[lòu bīng chuī lì]
【解釋】比喻徒勞無益。
【出處】語出宋·黃庭堅《送王郎》詩:“炊沙作糜終不飽,鏤冰文字費工巧。”
【示例】楮葉工夫,辛苦似,鏤冰炊礫。 ——宋·劉克莊《滿江紅》詞
【第17句】:鏤脂翦楮[lòu zhī jiǎn chǔ]
【解釋】雕刻油脂,剪裁楮葉。比喻徒勞無益。
【出處】清·何紹基《〈使黔草〉自序》:“其人之無成,浮務文藻,鏤脂翦楮,何益之有?”
【第18句】:鏤塵吹影[lòu chén chuī yǐng]
【解釋】吹影子,刻塵土。比喻工藝精細到不見形跡。
【出處】《關尹子·一宇》:“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鏤塵,圣智造迷,鬼神不識。”
【第19句】:鏤金鋪翠[lòu jīn pù cuì]
【解釋】形容繽紛的色彩。
【出處】元·周文質《落梅風》曲:“北高峰離不得三二里,回頭看鏤金鋪翠。”一本作“縷金鋪翠”。
“鏤”結尾的成語【第1句】:雕文刻鏤[diāo wén kè lòu]
【解釋】指在宮室、用具等上面雕刻鏤花,加以修飾。比喻不務實際,只重表面虛榮,勞民傷財。
【出處】《漢書·景帝紀》:“雕文刻鏤,傷農事者也,錦繡纂祖,害女紅者也。農事傷則饑之本也,女紅害則寒之原也。”
“鏤”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銘膚鏤骨[míng fū lòu gǔ]
【解釋】形容感受極深,永記不忘。同“銘心鏤骨”。
【出處】唐·令狐楚《代李仆射謝男賜緋魚袋表》:“銘膚鏤骨,不敢殞墜。”
【第2句】:吹影鏤塵[chuī yǐng lòu chén]
【解釋】鏤:雕刻。吹影子,刻塵土。比喻工藝精細到不見形跡。
【出處】《關尹子·一宇》:“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鏤塵,圣智造迷,鬼神不識。”
【第3句】:炊沙鏤冰[chuī shā lòu bīng]
【解釋】炊沙不能成飯,刻冰不能作器。比喻徒勞無功。
【出處】宋·張淏《云谷雜記》卷首:“絕編壞簡徒自苦,炊沙鏤冰初何功?”
【第4句】:畫水鏤冰[huà shuǐ lòu bīng]
【解釋】在水上作畫,在冰上雕刻。比喻勞而無功。
【出處】漢·桓譚《新論》:“畫水鏤冰,與時消釋。”
【第5句】:雕蚶鏤蛤[diāo hān lòu gé]
【解釋】雕、鏤:雕刻;蚶:海產動物,肉味鮮美;蛤:蛤蜊。將蚶、蛤蜊刻意加工。指精致而好吃的食物。
【出處】《內典》言飯食之侈曰:“包鳳烹龍,雕蚶鏤蛤。”
【第6句】:銘心鏤骨[míng xīn lòu gǔ]
【解釋】形容感受極深,永記不忘。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
【示例】銘心鏤骨,無報上天。 ——唐·柳宗元《謝除柳州刺史表》
【第7句】:雕風鏤月[diāo fēng lòu yuè]
【解釋】刻意吟風弄月。
【出處】明·張煌言《梅嶺山居詩引》:“是使騷人雕風鏤月,總是拈花,釋子說乘參宗,無非夢草。”
【第8句】:鑄木鏤冰[zhù mù lòu bīng]
【解釋】指約束樹木(使其按人為的形態生長),刻鏤冰塊(使其成某種精致的工藝品)。比喻經辦毫無成效的事情。
【出處】宋·葉廷珪《海錄碎事·人事中》:“賣漿販麥,利輒失時,鑄木鏤冰,初無成日。”
【第9句】:雕肝鏤腎[diāo gān lòu shèn]
【解釋】比喻寫作的刻意錘煉。同“雕肝琢腎”。
【出處】清·許印芳《<詩品>跋》;“雖極雕肝鏤腎,亦終惝恍而無賃。”
【第10句】:裁心鏤舌[cái xīn lòu shé]
【解釋】形容用盡心思,費盡口舌。
【出處】唐·沈亞之《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策》:“如使恢宏博大之士,裁心鏤舌,比辭而道,安可見乎?”
【第11句】:雕章鏤句[diāo zhāng lòu jù]
【解釋】指文章的詞句刻意修飾。
【出處】唐·白居易《策林四·議文章碑碣詞賦》:“今褒貶之文無核實,則懲勸之道缺矣;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雖雕章鏤句,將焉用之。”
【示例】他們作文講究雕章鏤句。
【第12句】:刻骨鏤心[kè gǔ lòu xīn]
【解釋】銘刻在心靈深處。形容記憶深刻,永遠不忘。
【出處】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示例】雖刻骨鏤心,難報萬一。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七回
【第13句】:嘔心鏤骨[ǒu xīn lòu gǔ]
【解釋】形容費盡心思與精力(多用于文藝創作)。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李義山《詠柳》云:'堤遠意相隨。’真寫劉之魂魄。與唐人'山遠始為容,江奔地欲隨’之句,皆是嘔心鏤骨而成。”
【第14句】:畫脂鏤冰[huà zhī lòu bīng]
【解釋】鏤:雕刻。在油脂上繪畫,在冰上雕刻。比喻勞而無功。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殊路》:“故內無其質,而外學其文,雖有賢師良友,若畫脂鏤冰,費日損功。”
【示例】非若前世一偏一曲之士,畫脂鏤冰,角無用之空文,徒為耳目之觀者也。 ——宋·孫覿《鴻慶居士集·樵居集序》
【第15句】:錯彩鏤金[cuò cǎi lòu jīn]
【解釋】錯:涂飾;鏤:雕刻。形容詩文的詞藻十分華麗。
【出處】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中:“謝詩如芙蓉出水,顏如錯彩鏤金。”
【第16句】:裁月鏤云[cái yuè lòu yún]
【解釋】剪裁明月,雕刻云霞。比喻詩文中辭藻潤飾,景物描繪的新巧。
【出處】清·汪琬《〈綺里詩選〉序》:“裁月鏤云,未足與言新也。”
【示例】溫柔敦厚,纏綿悱惻,詩之正也;慷慨激昂,裁月鏤云,詩之變也。 ——清·薛雪《一瓢詩話》卷四十二
【第17句】:雕鏤藻繪[diāo lòu zǎo huì]
【解釋】比喻刻意修飾文辭。
【出處】明·方孝孺《讀<法言>》:“子云為此書,嘗自擬《論語》……《論語》述圣人言行,猶天地之化,子云方且竊之焉,雕鏤藻繪而蘄類之,其僭甚哉!”
【第18句】:彫章鏤句[diāo zhāng lòu jù]
【解釋】指刻意雕琢詞章。
【第19句】:銘肌鏤骨[míng jī lòu gǔ]
【解釋】形容感受極深,永記不忘。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