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翅”的成語(14個)
本文整理了猛虎插翅、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等含“翅”的成語14個,其中“翅”結尾的成語6個,“翅”在中間的成語8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翅”結尾的成語【第1句】:猛虎插翅[měng hǔ chā chì]
【解釋】比喻強有力者又添了某種有利條件。
【出處】元·無名氏《博望燒屯》第一折:“若得孔明下山,拜為軍師,憑著關張雄虎之將,如猛虎插翅。”
【第2句】:戢鱗委翅[jí lín wěi chì]
【解釋】戢:收斂。魚兒收斂鱗甲,鳥兒收起翅膀。比喻人退出官場,歸隱山林或蓄志待時。
【出處】唐·韓愈《贈鄭兵曹》詩:“我材與世不相當,戢鱗委翅無復望。”
【第3句】:垂頭塌翅[chuí tóu tā chì]
【解釋】形容受挫后萎靡不振的樣子。
【出處】《新唐書·蕭遘傳》:“君臣報國極矣,戰力殫矣,尚能垂頭塌翅求生于黃門哉!”
【第4句】:白鶴晾翅[bái hè liàng chì]
【解釋】太極拳的一個拳式,動作像站定的白鶴張開翅膀晾著。
【示例】她來了一個白鶴晾翅的動作。
【第5句】:雛鷹展翅[chú yīng zhǎn chì]
【解釋】雛:幼鳥。幼鷹展開翅膀飛翔。比喻青年人開始獨立生活、工作。
【示例】大學已經畢業了,這正是他雛鷹展翅的時侯。
【第6句】:麟角虎翅[lín jiǎo hǔ chì]
【解釋】麟之角,虎之翅。比喻世間不可多得的人才。
【出處】唐·李商隱《安平公詩》:“府中從事杜與李,麟角虎翅相過摩。”
“翅”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shé wú tóu ér bù xíng,niǎo wú chì ér bù fēi]
【解釋】比喻失去主導或羽翼,就辦不成事情了。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回:“當晚二更時分,天色微明,十五個頭領,都在寨中納悶,正是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嗟咨嘆惜,進退無措。”
【示例】那城里一個小妖兒也沒有了,正是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他見佛祖收了妖王,各自逃生而去。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七回
【第2句】:展翅高飛[zhǎn chì gāo fēi]
【解釋】指鳥展開翅膀遠遠飛走了。亦比喻充分發揮才能,施展抱負。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這場哭,直哭得那鐵佛傷心,石人落淚;風凄云慘,鶴唳猿啼。便是那樹上的鳥兒,也忒楞楞展翅高飛。”
【示例】吳吉昌像久困在籠中的鳥,一旦獲得解放,他就要立即展翅高飛了。 ——《為了周總理的囑托》
【第3句】:插翅難飛[chā chì nán fēi]
【解釋】插上翅膀也難飛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出處】插上翅膀也難飛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示例】則不與他城子,便相如插翅也飛不出函谷關去。 ——元·高文秀《保成公徑赴澠池會》第一折
【第4句】:金翅擘海[jīn chì bāi hǎi]
【解釋】金翅:佛經中所說鳥名;擘:用手把東西分開或折斷。比喻文辭筆力雄壯。
【出處】《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十六:“譬如金翅鳥王,飛行虛空,安住虛空,以清凈眼觀察大海龍王宮殿,奮勇猛力以左右翅搏開海水,悉令兩辟,知龍男女有命盡者而撮取之。”
【示例】李杜數公如金翅擘海,香象渡河,下視郊島輩,直蛩吟草間耳。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
【第5句】:奮翅鼓翼[fèn chì gǔ yì]
【解釋】奮:奮力;鼓:振動。振動羽翼,奮力飛翔。比喻振作有為。
【出處】漢·焦延壽《易林·損》:“奮翅鼓翼,翱翔外國。”
【第6句】:有翅難飛[yǒu chì nán fēi]
【解釋】長著翅膀也飛不出去,形容陷入無法擺脫的困境。
【出處】明·無名氏《杏林莊》第三折:“暗埋伏猛軍四面圍,縱然他有翅難飛。”
【示例】我們叫你有翅難飛,逃不出我們的包圍圈。
【第7句】:插翅難逃[chā chì nán táo]
【解釋】插上翅膀也難逃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出處】插上翅膀也難逃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示例】重耳雖插翅難逃也。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六回
【第8句】:有翅難展[yǒu chì nán zhǎn]
【解釋】展:施展。即使有翅膀,也不能展開。比喻空有本領,卻沒有施展的地方。
【示例】如今他看見咱們困在此地,有翅難展,他自然要另打主意,不肯回來。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