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鋼”的成語(10個)
本文整理了鋼筋鐵骨、百煉成鋼、斬鋼截鐵等含“鋼”的成語10個,其中“鋼”開頭的成語3個,“鋼”結尾的成語4個,“鋼”在中間的成語3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鋼”開頭的成語【第1句】:鋼筋鐵骨[gāng jīng tiě gǔ]
【解釋】筋骨象鋼鐵打鑄的一般。形容身體健壯有力或意志堅強不屈。
【出處】曹禺《半日的“旅行”》:“在一間放著墊子和各種各樣舉重器械的房間里,我遇見了一群鋼筋鐵骨的青年。”
【示例】風餐露宿,轉戰南北,錘煉出一副鋼筋鐵骨,赤膽忠心。 ——《人民文學》1977年第8期
【第2句】:鋼澆鐵鑄[gāng jiāo tiě zhù]
【解釋】比喻堅毅頑強。
【出處】光未然《英雄鉆井隊》詩:“鋼澆鐵鑄的活LeiF啊!抖一抖滿身的泥土,又投入火熱的斗爭。”
【第3句】:鋼打鐵鑄[gāng dǎ tiě zhù]
【解釋】鑄:鑄造。像鋼鐵鑄造的一樣。形容十分堅固或堅強。
【出處】宋·釋惟白《續傳燈錄·法秀圓通禪師》:“任是純鋼打就生鐵鑄成,也須額頭汗出。”
【示例】就是鋼打鐵鑄的身子也經不起這樣折騰。
“鋼”結尾的成語【第1句】:百煉成鋼[bǎi liàn chéng gāng]
【解釋】比喻經過長期鍛煉,變得非常堅強。
【出處】漢·陳琳《武軍賦》:“鎧則東胡闕鞏,百煉精剛。”
【示例】他周大勇的戰士卻在戰爭中百煉成鋼,精通了打擊敵人的本領。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七章
【第2句】:恨鐵不成鋼[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
【解釋】形容對所期望的人不爭氣不上進感到不滿,急切希望他變好。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6回:“只為寶玉不上進,所以時常恨他,也不過是'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示例】這是'恨鐵不成鋼’的恨,不是仇恨。 ——周立波《山鄉巨變》
【第3句】:久煉成鋼[jiǔ liàn chéng gāng]
【解釋】經過長期的或多次的冶煉才能成為好鋼。比喻 人必須經過長期的艱苦磨煉才能成為出色的人才。
【出處】《念佛法要》卷二:“妻曰:'此非汝家,家在何處?’曰:'我家在西方。’妻笑曰:'汝去好了。’仍打鐵念佛如故。旋說偈曰:'釘釘鐺鐺,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
【第4句】:百煉之鋼[bǎi liàn zhī gāng]
【解釋】比喻久經鍛煉,堅強不屈的優秀人物。
【出處】漢·陳琳《武軍賦》:“鎧則東胡闕鞏,百煉精剛。”
【示例】蕭若百煉之鋼,不可屈仰。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知己》
“鋼”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斬鋼截鐵[zhǎn gāng jié tiě]
【解釋】比喻干脆利落,堅決果斷。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鄧九公看他作的這等斬鋼截鐵,心里想到昨日安老爺的話,真是大有見識,暗暗的佩服。”
【示例】李自成斬鋼截鐵地說:'我不親自去,敬軒不會起義。天下大局,決于此行!’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
【第2句】:鐵嘴鋼牙[tiě zuǐ gāng yá]
【解釋】比喻能言善辯。
【出處】《花城》1981年第5期:“你看他真是鐵嘴鋼牙。”
【示例】一開始這林德厚不服氣兒,鐵嘴鋼牙,就是不承認。 ——單田芳《童林傳》第二一九回
【第3句】:百煉鋼化為繞指柔[bǎi liàn gāng huà wéi rào zhǐ róu]
【解釋】繞指柔:柔軟得能在手指上纏繞。經過百煉的鋼,竟然變成可以繞指的柔軟之物。比喻經歷失敗后變得無能為力。后用來比喻使火爆強硬的性情變得柔順。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五回:“自從花翠琴嫁來后,竟把他這百煉鋼化為繞指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