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稼”的成語(7個)
本文整理了稼穡艱難、楛耕傷稼、枯耕傷稼,枯耘傷歲等含“稼”的成語7個,其中“稼”開頭的成語1個,“稼”結尾的成語2個,“稼”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稼”開頭的成語【第1句】:稼穡艱難[jià sè jiān nán]
【解釋】稼穡:播種和收獲。指農事勞苦。
【出處】《尚書·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
【示例】自以為上等之人,習成一身輕薄,稼穡艱難,全然不知。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七
“稼”結尾的成語【第1句】:楛耕傷稼[kǔ gēng shāng jià]
【解釋】楛:粗劣,粗惡;稼:莊稼。耕田不細致,莊稼受損害。
【出處】戰國·趙·荀況《荀子·天論》:“楛耕傷稼,耘耨失歲,政險失民。”
【第2句】:紙田墨稼[zhǐ tián mò jià]
【解釋】墨:筆墨;稼:莊稼。把紙當作田地,把書寫當作種莊稼。比喻從事寫作。
【出處】宋·謝維新《古今合壁事類備要》:“蔡洪赴洛,人問關口舊業。曰:'紙為良田,墨為稼穡,義理為豐年。’”
“稼”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枯耕傷稼,枯耘傷歲[kū gēng shāng jià,kū yún shāng suì]
【解釋】枯:粗劣;耘:除草;歲:收成。粗糙不細致的耕耘會傷害莊稼,減少收成。
【出處】《荀子·天論》:“人襖則可畏也,楛耕傷稼,楛耘失歲。”
【第2句】:楛耕傷稼,楛耘失歲[kǔ gēng shāng jià,kǔ yún shī suì]
【解釋】楛:粗惡;稼:莊稼;耘:除草;歲:年谷成熟,收成。指耕作不細致,會影響到的收成。
【出處】戰國·趙·荀況《荀子·天論》:“楛耕傷稼,楛耘失歲。”
【示例】曰:何謂人妖?曰:楛耕傷稼,楛耘失歲,政險失民,田穢稼惡。 ——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二卷
【第3句】:耕稼陶漁[gēng jià táo yú]
【解釋】耕地、種田、制瓦、打魚。指古時的各種生產勞動。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于人者。”
【第4句】:不稼不穡[bù jià bù sè]
【解釋】稼:播種;穡:收獲谷物。泛指不參加農業生產勞動。
【出處】《詩經·魏風·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示例】不稼不穡,民安天仰。 ——唐·崔祐甫《唐衛尉卿洪州都督張公遺愛碑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