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繭”的成語(14個)
本文整理了繭絲牛毛、抽絲剝繭、足繭手胝等含“繭”的成語14個,其中“繭”開頭的成語1個,“繭”結尾的成語5個,“繭”在中間的成語8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繭”開頭的成語【第1句】:繭絲牛毛[jiǎn sī niú máo]
【解釋】形容功夫細密。
【出處】明·郎瑛《七修續稿·詩文》:“繭絲牛毛,充棟汗牛,字書之繁也;道聽涂說,井蛙甕雞,學識之拘也。”
【示例】吾兄經術,繭絲牛毛,用心如此,不僅當今無與絕塵,即在先儒,亦豈易得! ——清·黃宗羲《答萬充宗質疑書》
“繭”結尾的成語【第1句】:抽絲剝繭[chōu sī bāo jiǎn]
【解釋】絲得一根一根地抽,繭得一層一層地剝。形容分析事物極為細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層次。
【第2句】:百舍重繭[bǎi shè chóng jiǎn]
【解釋】形容走遠道的辛苦。
【出處】《戰國策·宋策》:“公輸盤為楚設機,將以攻宋。墨子聞之,百舍重繭,往見公輸盤。”
【第3句】:雙足重繭[shuāng zú chóng jiǎn]
【解釋】形容奔走勞苦。
【出處】《淮南子·修務訓》:“昔者楚欲攻宋。墨子聞而悼之,自魯趨而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休息。”
【第4句】:老蠶作繭[lǎo cán zuò jiǎn]
【解釋】老蠶吐絲作繭,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自己束縛自己。
【出處】宋·蘇軾《石芝》:“老蠶作繭何時脫?夢想至人空激烈。”
【示例】我這是老蠶作繭——自己害自己。
【第5句】:手足重繭[shǒu zú chóng jiǎn]
【解釋】手上腳上長滿了層層老繭。形容長期勞累。
【出處】《淮南子·修務訓》:“昔者楚欲攻宋,墨子聞而悼之,自魯趨而往,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何處。”
【示例】手足重繭,不堪其苦。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勞山道士》
“繭”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足繭手胝[zú jiǎn shǒu zhī]
【解釋】指由于辛勞而使手和腳上生了老繭。
【出處】明·王志堅《表異錄·言動》:“行役之勞曰足繭手胝。”
【第2句】:胝肩繭足[zhī jiān jiǎn zú]
【解釋】指艱辛勞作。
【出處】明宋濂《瞿員外墓志銘》:“凡負販者必多給其直,家人怪問其故,府君曰:'彼人胝肩繭足以求升合利,吾忍與之較耶?”
【第3句】:皸手繭足[jūn shǒu jiǎn zú]
【解釋】手皸裂,足生繭。形容竭盡全力。
【出處】清·嚴復《與<外交報>主人論教育書》:“凡可以愈愚者,將竭力近氣、皸手繭足以求之。”
【第4句】:作繭自纏[zuò jiǎn zì chán]
【解釋】蠶吐絲作繭,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事自陷困境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此鬼沾沾于遺蛻,殊未免作繭自纏。”
【第5句】:剝繭抽絲[bō jiǎn chōu sī]
【解釋】比喻根據順序尋求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出處】朱光潛《藝文雜談·談對話體》:“疑難是思想的起點與核心,思想由此出發,根據有關事實資料,尋求關系條理,逐漸剝繭抽絲,披沙揀金。”
【示例】這整個過程,猶如剝繭抽絲,寫得很細致,很有層次。 ——《人民日報》19【第74句】:【第11句】:2
【第6句】:造繭自縛[zào jiǎn zì fù]
【解釋】作繭自縛。比喻做了某事,結果反而使自己受困。
【出處】陶行知《中國大眾教育問題》六:“他們幫助敵人造成聯合戰線攻打他們自己,他們像蠶一樣,造繭自縛。”
【第7句】:獨繭抽絲[dú jiǎn chōu sī]
【解釋】比喻詩文條理清晰,脈絡分明。亦比喻單相思。
【出處】明·謝榛《四溟詩話》第一卷:“凡作近體,誦要好,聽要好,觀要好,講要好。誦之行云流水,聽之金聲玉振,觀之明霞散綺,講之獨繭抽絲。”
【示例】一日見某部某郎,不覺傾倒,形輸色授,頗難自持。然獨繭抽絲無由作合也,因賦無題二章。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無題詩序》
【第8句】:作繭自縛[zuò jiǎn zì fù]
【解釋】蠶吐絲作繭,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結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出處】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詩:“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宋·陸游《劍南詩稿·書嘆》:“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纏裹。”
【示例】我們需要制定必要的規章制度,但不可過于繁瑣,弄得作繭自縛,捆住自己的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