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殿”的成語(13個(gè))
本文整理了殿堂樓閣、玉樓金殿、玉殿嫦娥等含“殿”的成語13個(gè),其中“殿”開頭的成語1個(gè),“殿”結(jié)尾的成語6個(gè),“殿”在中間的成語6個(gè),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殿”開頭的成語【第1句】:殿堂樓閣[diàn táng lóu gé]
【解釋】樓閣:兩層以上的房屋。指各種建筑物。殿堂:高大的房屋。
【出處】《晉祠》:“在山上的參天古木中,林立著一百多座殿堂摟閣和亭臺(tái)橋榭。”
“殿”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玉樓金殿[yù lóu jīn diàn]
【解釋】美玉砌成的樓房,金子搭成的宮殿。形容樓閣宮室的精致優(yōu)美或指仙人之居處。
【出處】唐·李白《宮中行樂詞》:“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鴛鴦。”
【示例】你看這玉樓金殿,巍巍錦簇雕檐。 ——明·無名氏《慶千秋》第四折
【第2句】:九間朝殿[jiǔ jiān cháo diàn]
【解釋】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間,指兩柱的距離。九間,極言堂殿之寬廣。亦作“九間大殿”。
【第3句】:劍履上殿[jiàn lǚ shàng diàn]
【解釋】履:鞋。佩著劍,穿著鞋上朝。指受到極大的優(yōu)待。
【出處】《史記·蕭相國(guó)世家》:“乃令蕭何第一,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
【示例】董卓為相國(guó),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 ——明·羅貫中《三國(guó)演義》第四回
【第4句】:九間大殿[jiǔ jiān dà diàn]
【解釋】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同“九間朝殿”。
【第5句】:魯靈光殿[lǔ líng guāng diàn]
【解釋】①漢代著名宮殿名。在曲阜(今山東曲阜)。②比喻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
【出處】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序:“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余之所立也。……”
【第6句】:無事不登三寶殿[wú shì bù dēng sān bǎo diàn]
【解釋】三寶殿:泛指佛殿。比喻沒事不上門。
【出處】明·馮夢(mèng)龍《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zhèn)LeiF塔》:“白娘子道:'無事不登三寶殿,去做什么?’”
【示例】所以你一進(jìn)門,我就知道你是有為而來的了。這才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十六回
“殿”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玉殿嫦娥[yù diàn cháng é]
【解釋】比喻美麗漂亮的女子。
【出處】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似湘陵妃子,斜倚舜廟朱扉;如玉殿嫦娥,微現(xiàn)蟾宮素影。”
【第2句】:樓臺(tái)殿閣[lóu tái diàn gé]
【解釋】殿:古代泛指高大的堂屋。指帝王所居和供奉神佛之所。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七回:“乃是一座大山,山中有樓臺(tái)殿閣,喚做靈山大雷音寺。”
【示例】海中造起三座山:一座蓬萊,一座方丈,一座瀛洲,像海上三神山一般。山上樓臺(tái)殿閣,四圍掩映。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二十七回
【第3句】:魯?shù)铎`光[lú diàn líng guāng]
【解釋】靈光:漢代殿名。比喻僅存的有聲望的人或事物。
【出處】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序:“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余之所立也。……”
【示例】缶廬不作茫夫逝,魯?shù)铎`光白石翁。 ——柳亞子《六月一日初謁白石老人齊璜于快車胡同賦呈一首時(shí)老人年八十有九矣》
【第4句】:桂殿蘭宮[guì diàn lán gōng]
【解釋】建筑氣派,設(shè)備華美的宮殿。
【出處】唐·王勃《滕王閣序》:“桂殿蘭宮,列風(fēng)巒之體勢(shì)。”
【示例】金門玉戶神仙府,桂殿蘭宮妃子家。 ——清·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十八回
【第5句】:月殿嫦娥[yuè diàn cháng é]
【解釋】嫦娥:神話中月宮里的仙女,相傳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藥而上了月宮。月中仙子。比喻風(fēng)姿綽約的美麗女子。
【出處】元·關(guān)漢卿《玉鏡臺(tái)》第三折:“今日咱守定伊,休道近前使喚丫鬟輩,便有瑤池仙子無心覷,月殿嫦娥懶去窺。”
【示例】容貌端麗,瑞彩翩躚,國(guó)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宮仙子臨凡,月殿嫦娥下世。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一回
【第6句】:金華殿語[jīn huá diàn yǔ]
【解釋】金華殿:宮殿名,漢成帝聽鄭寬中、張禹講《尚書》、《論語》的地方。指金華殿中的講說,不足以比擬真正的要言妙道。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此關(guān)未至極,自是金華殿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