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懦”的成語(8個)
本文整理了懦弱無能、廉頑立懦、頑廉懦立等含“懦”的成語8個,其中“懦”開頭的成語2個,“懦”結尾的成語2個,“懦”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懦”開頭的成語【第1句】:懦弱無能[nuò ruò wú néng]
【解釋】懦弱:軟弱無能。形容膽小怕事,缺乏才能。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1回:“名叫多官兒,因他懦弱無能,人都叫他'多渾蟲’。”
【示例】我們不能欺負懦弱無能的人。
【第2句】:懦詞怪說[nuò cí guài shuō]
【解釋】指荒誕無稽之談。
【出處】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洪范〉洛書義》:“《易經大全》、《書經大全》,言九圈十圈之河圖洛書,懦詞怪說布滿篇章。”
“懦”結尾的成語【第1句】:廉頑立懦[lián wán lì nuò]
【解釋】指高尚的節操可以激勵人振奮向上。
【出處】語出《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示例】先生楊文靖公之弟子也,立朝大節,足以廉頑立懦,故文公以剛毅近仁稱之。 ——明·宋濂《題矯齋記后》
【第2句】:詟諛立懦[zhé yú lì nuò]
【解釋】指使諂諛者知所畏忌,怯懦者知所自立。
【出處】指使諂諛者知所畏忌,怯懦者知所自立。
“懦”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頑廉懦立[wán lián nuò lì]
【解釋】使貪婪的人能夠廉潔,使怯弱的人能夠自立。舊時形容感化力量之大。
【出處】戰國·鄒·孟軻《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示例】這些烈士的壯烈行為同時也使我們頑廉懦立,把我們的士氣和民氣,愈見鼓舞。 ——郭沫若《羽書集·抗戰與覺悟》
【第2句】:水懦民玩[shuǐ nuò mín wán]
【解釋】懦:怯懦,軟弱;玩:輕視。比喻法令、政策過寬,百姓就會輕視,不遵守,以至犯罪。
【出處】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貴腳踏踐地,使下官喜從天降。”
【示例】《左傳·昭公二十年》:“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
【第3句】:庸懦無能[yōng nuò wú néng]
【解釋】庸:平庸;懦:懦弱。平庸懦弱,沒有才能。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八回:“若使庸懦無能之輩跟隨前后,不獨教他們笑我天朝無人,反與爾事有礙。”
【第4句】:柔懦寡斷[róu nuò guǎ duàn]
【解釋】指軟弱面不果斷。
【出處】語出《韓非子·亡徵》:“緩心面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茹,通“懦”。
【示例】[邊鎬]及冠翹秀……后嗣主愛其博雅,累用之,然而柔懦寡斷,惟好釋氏。 ——宋·文瑩《玉壺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