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璧”的成語大全(62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璧坐璣馳、斷縑零璧、懷璧其罪等含“璧”的成語62個,其中“璧”開頭的3個,“璧”結尾的29個,“璧”在中間的30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璧”開頭的成語
【第1句】:璧坐璣馳[bì zuò jī chí]
【解釋】形容文章的語言精采美妙。
【第2句】:璧合珠聯[bì hé zhū lián]
【解釋】比喻眾美畢集,相得益彰。
【出處】見“璧合珠連”。
【示例】璧合珠聯今日事,金閨國士羨溫恭。 ——柳亞子《席上賦贈蔡賢初將軍羅西歐夫人伉儷》詩
【第3句】:璧合珠連[bì hé zhū lián]
【解釋】①指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古人認為是一種顯示祥瑞的天象。②比喻眾美畢集,相得益彰。
【出處】唐·楊炯《公卿以下冕服義》:“然則皇王受命,天地興符,仰觀則璧合珠連,俯察則銀黃玉紫。”
【示例】璧合珠連琰琬垂,蠡應難測管難窺。 ——清·查慎行《南書房敬觀宸翰恭紀》詩之五
“璧”結尾的成語
【第1句】:斷縑零璧[duàn jiān líng bì]
【解釋】比喻片段而珍貴的文字。
【出處】葉景葵《〈忘山廬日記〉序》:“辛亥以后,會面甚稀,今得于斷縑零璧中溫其緒論,斯誠光緒以來讀書明理之君子矣。”
【第2句】:捐金抵璧[juān jīn dǐ bì]
【解釋】指不重財物。
【出處】語本晉·葛洪《抱樸子·安貧》:“上智不貴難得之財,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示例】陛下貞觀之初,動遵堯舜,捐金抵璧,反樸還淳。 ——唐·魏徵《十漸不克終疏》
【第3句】:視同拱璧[shì tóng gǒng bì]
【解釋】看作兩手合抱的璧玉。比喻十分珍貴。
【出處】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四回:“求著他一副對子,一把扇子,那就視同拱壁,也不管他的字好歹。”
【第4句】:零圭斷璧[líng guī duàn bì]
【解釋】比喻殘破不全的珍貴文物。
【出處】宋·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詞:“積蘚殘碑,零圭斷璧,重拂人間塵土。”
【第5句】:隋珠和璧[suí zhū hé bì]
【解釋】隋侯之珠與和氏之璧。泛指珍寶。
【出處】明·何景明《宋五清先生赴浙江提學歌》:“隋珠和璧世珍重,眼前點毀終難動。”
【第6句】:連珠合璧[lián zhū hé bì]
【解釋】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出處】北周·庾信《郊廟歌辭·昭復》:“連珠合璧重光來,天策暫轉勾陳開。”
【示例】盡道是連珠合璧,卻無由尊酒杯茶。 ——明·徐復祚《紅梨記·訴衷》
【第7句】:奉為圭璧[fèng wéi guī bì]
【解釋】圭璧:玉器,指非常有價值的東西。尊重有價值的東西。
【出處】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中卷:“余之此言,天下作詩者,當字字奉為圭璧。”
【第8句】:家驥人璧[jiā jì rén bì]
【解釋】喻指優(yōu)秀人才。
【出處】明·胡應麟《詩藪·國朝下》:“穆廟時,寓內承平,薦紳韋布,操觚令簡,家驥人璧,云集都下。”
【第9句】:遺珠棄璧[yí zhū qì bì]
【解釋】本指棄置不用的珍珠玉璧,比喻棄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優(yōu)秀人才。
【出處】宋·陸游《〈曾裘父詩集〉序》:“然裘父得意可傳之作,蓋不止此,遺珠棄璧,識者興嘆。”
【示例】胡先骕《詩別蕭叔綗燕京》:“碔砆魚目征上選,遺珠棄璧空晶瑩。”
【第10句】:連城之璧[lián chéng zhī bì]
【解釋】價值連城的美玉。比喻極其貴重的東西。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請易璧。”
【示例】大王不以為寶,臣以為連城之璧不過也。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王成》
【第11句】:鹿皮蒼璧[lù pí cāng bì]
【解釋】形容本末不相稱。
【出處】《漢書·食貨志下》:“上(漢武帝)與湯(張湯)既造白鹿皮幣,問異(顏異)。異曰:'今王侯朝賀以倉璧,直數千,而其皮薦反四十萬,本末不相稱。’”
【示例】煙薰屋漏裝玉軸,鹿皮蒼璧知誰賢。 ——宋·蘇軾《仆曩于長安陳漢卿家見吳道子畫佛碎爛可惜其后十馀年復見之于鮮于駿家則已裝背完好子駿以見遺作詩謝之》
【第12句】:中外合璧[zhōng wài hé bì]
【解釋】中西合璧。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這長苗子是我們中國原有的,如今攙在這德國操內,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個中外合璧。”
【第13句】:寸陰尺璧[cùn yīn chǐ bì]
【解釋】陰:日影,光陰;寸陰:指極斷的時間。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價值比徑尺的璧玉還要珍貴。極言時間可貴。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示例】古人都明白“寸陰尺璧”的道理。
【第14句】:夜光之璧[ye guang zi bi]
【解釋】珍貴的璧玉,夜間放光。
【第15句】:中西合璧[zhōng xī hé bì]
【解釋】合璧:圓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圓形的叫半璧,兩個半璧合成一個圓叫“合璧”。比喻中國和外國的好東西合到一塊。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這長苗子是我們中國原有的,如今攙在這德國操內,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個中外合璧。”
【示例】她轉過臉去看墻壁上的字畫:那也是“中西合璧”的,張大千的老虎立軸旁邊陪襯著兩列五彩銅版印的西洋畫。 ——茅盾《子夜》八
【第16句】:隨珠和璧[suí zhū hé bì]
【解釋】隨侯珠與和氏璧的并稱。泛指珍寶或珍寶中的上品。事見《韓非子·和氏》、《淮南子·覽冥訓》。
【出處】傳說古代隨國姬姓諸侯見一大蛇傷斷,以藥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銜明月珠以報德,因曰隨侯珠,又稱靈蛇珠。楚人卞和于荊山得一璞玉,先后獻給武王、文王,均以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斷兩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寶玉,因命之曰和氏璧。
【示例】興造早乙之帳,落以隨珠和璧。 ——《漢書·西域傳贊》
【第17句】:日月合璧[rì yuè hé bì]
【解釋】指地球進入太陽與月球之間或月球進入地球與太陽之間所發(fā)生的現象。“日月合璧”在朔發(fā)生日食,在望發(fā)生月食。
【出處】《漢書·律歷志上》:“宦者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歷》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合璧,五星如連珠。”
【示例】乾隆二十五年八月,欽天監(jiān)奏稱:明年元日午時,日月合璧,五星連珠。清·錢泳《履園從話·祥異·日月合璧五星連珠》
【第18句】:視如拱璧[shì rú gǒng bì]
【解釋】拱璧:以兩拇指尖與兩個食指尖合圍那樣的大璧。指看得極其寶貴。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珠兒》:“始納婢,經年余生一子,視如拱璧,名之珠兒。”
【第19句】:隋珠荊璧[suí zhū jīng bì]
【解釋】即隋珠和璧。
【出處】漢·荀悅《漢紀·武帝紀》:“立神明通天之臺,造甲乙之帳,絡以隋珠荊璧。”
【第20句】:貴陰賤璧[guì yīn jiàn bì]
【解釋】貴重光陰甚于玉璧。比喻時間的寶貴。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示例】夫貴陰賤璧,圣所約也;顛倒衣裳,明所箴也。 ——《晉書·皇甫謐傳》
【第21句】:面縛銜璧[miàn fù xián bì]
【解釋】兩手反綁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請罪。
【出處】《左傳·僖公六年》:“許男面縛銜璧,大夫衰绖,士輿櫬。”
【示例】許僖公見楚救不至,乃面縛銜璧,向晉軍中乞降,大出金帛犒軍。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三回
【第22句】:殘圭斷璧[cán guī duàn bì]
【解釋】殘缺不全的圭璧。指雖然殘缺卻是很珍貴的東西。
【出處】宋·樓鑰《跋傅夢良所藏山谷書漁父詩》:“書既刊諸石,此雖僅得三分之一,殘圭斷璧要自可寶。”
【示例】造意成書,縱言為文,殘圭斷璧,千古難群。 ——元·戴表元《代祭王右軍祠堂文》
【第23句】:青蠅點璧[qīng yíng diǎn bì]
【解釋】指小人用讒言誣害好人。同“青蠅點素”。
【出處】明·張居正《答司成姜鳳阿書》:“昔在詞林,宿承休問,中見青蠅點璧,每切不平。”
【第24句】:還珠返璧[huán zhū fǎn bì]
【解釋】寶物失而復得。
【出處】清·石昆玉《三俠五義》第十八回:“若非耿耿包卿一腔忠赤,焉得有還珠返璧之期。”
【第25句】:斷圭碎璧[duàn guī suì bì]
【解釋】圭:古代帝王諸侯舉行禮儀時所用的玉器;璧:璧玉。殘缺不全的圭寶和璧玉。比喻殘缺不全而又珍貴的文字。
【出處】宋·王應麟《困學紀聞·儀禮》:“雖寂寥片言,斷圭碎璧,猶可寶也。”
【示例】余近得拓本,字雖漫漶,其存者尚有神采。斷圭碎璧,彌見珍奇。 ——清·葉廷琯《吹網錄·二礎去麾碑》
【第26句】:斷珪缺璧[duàn guī quē bì]
【解釋】喻指片段而珍貴的文字。同“斷圭碎璧”。
【出處】清·葉廷琯《吹網錄·二礎云麾碑》:“余近得拓本,字雖漫漶,其存者尚有神采。斷珪缺璧,彌見珍奇。”
【第27句】:匹夫懷璧[pǐ fū huái bì]
【解釋】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同“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出處】宋·黃庭堅《薄薄酒二章》:“匹夫懷璧死,百鬼瞰高明。”
【示例】書畫之癖,往往沽禍,古今皆然,亦匹夫懷璧之義。 ——清·葉廷琯《鷗陂漁話藏書畫沽禍》
【第28句】:束帛加璧[shù bó jiā bì]
【解釋】束:一捆。帛:絲織品的總稱;束帛:帛五匹;璧:指平圓正中有孔的玉器。五匹帛上面再加美玉。古時聘請或探問時奉送的貴重禮物。
【出處】《禮記·禮器》:“束帛加璧,尊德也。”
【示例】武帝風聞申公重名,立即派遣使臣,用了安車蒲輪,束帛加璧,迎聘申公。 ——蔡東藩《前漢演義》第五十八回
【第29句】:靜影沉璧[jìng yǐng chén bì]
【解釋】平靜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塊玉。
“璧”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懷璧其罪[huái bì qí zuì]
【解釋】懷:懷藏。身藏璧玉,因此獲罪。原指財能致禍。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出處】《左傳·桓公十年》:“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示例】修貢之余遠爭寄,懷璧其罪渠敢當。 ——宋·張擴《謝人惠團茶》詩
【第2句】:斷璧殘璋[duàn bì cán zhāng]
【解釋】璧:圓形扁平中間有孔的玉器;璋:像半個圭的玉器。殘缺不全的璋璧。比喻雖然殘缺仍然是很珍貴的東西。
【出處】宋·孫覿《李茂嘉寄茶》:“蠻珍分到謫仙家,斷璧殘璋裹絳紗。”
【第3句】:尺璧寸陰[chǐ bì cùn yīn]
【解釋】陰:光陰;寸陰:指極斷的時間。日影移動一寸的價值比直徑一尺的璧玉還要珍貴。指時間可貴。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間得而易失也。”
【示例】尺璧非寶
【第4句】:珠沉璧碎[zhū chén bì suì]
【解釋】比喻女子喪亡。同“珠沉玉碎”。
【出處】明·李昌祺《剪燈余話·鳳尾草記》:“生聞女死,讬以省姑,走吊焉;至則珠沉璧碎,玉損花飛,將入木矣。”
【示例】天厭善類,珠沉璧碎。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六十四回
【第5句】:白璧青蠅[bái bì qīng yíng]
【解釋】白璧:潔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蠅:比喻佞人。比喻善惡忠佞。
【出處】唐·陳子昴《胡楚真禁所》詩:“青蠅一相點,白璧遂成冤。”
【示例】為臣子莫貴忠和孝,繼美于今有鳳毛,白璧青蠅何足較。 ——《群音類選<龍泉記·賞菊聞報>》
【第6句】:金璧輝煌[jīn bì huī huáng]
【解釋】輝煌:光輝燦爛。形容建筑物等裝飾華麗,光彩奪目
【出處】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4回:“只見許多艷服女子引一座金璧輝煌的車,坐著一個纓絡垂肩的人。”
【示例】山上的琉璃塔金璧輝煌,十分耀眼
【第7句】:白璧微瑕[bái bì wēi xiá]
【解釋】潔白的玉上有些小斑點。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點,美中不足。
【出處】南朝·梁·蕭統(tǒng)《陶淵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閑情》一賦。”
【示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然而這小毛病只是白璧微瑕而已。
【第8句】:完璧歸趙[wán bì guī zhào]
【解釋】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示例】請放心,不要多久,這兩件東西定會完璧歸趙。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第9句】:珠聯璧合[zhū lián bì hé]
【解釋】璧: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珍珠聯串在一起,美玉結合在一塊。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結合在一起。
【出處】《漢書·律歷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示例】便是你兩個,當日無心相遇,也想不到今日珠聯璧合,作了同床姐妹。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八回
【第10句】:珠連璧合[zhū lián bì hé]
【解釋】指日月、五星同時出現于天的一方。亦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
【出處】語本《漢書·律歷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顏師古注引孟康曰:“謂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時,七曜皆會聚斗、牽牛分度,夜盡如合璧連珠也。”
【示例】詔傳四海,仰珠連璧合之光;書遍萬方,欽金璽綸音之盛。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詔書蓋璽頒行論》
【第11句】:白璧無瑕[bái bì wú xiá]
【解釋】潔白的美玉上面沒有一點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無缺。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三:“問:'不曾博覽空王教略,借玄機試道看。’師曰:'白玉無瑕,卞和刖足。’”
【示例】雖以小姐白璧無瑕,何畏乎青蠅,然青蠅日集亦可憎恨耳。 ——明·名教中人《好俅傳》第七回
【第12句】:懷璧為罪[huái bì wéi zuì]
【解釋】璧:寶玉。身藏寶玉,因此獲罪。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迫害。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華歆傳》:“本無拒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單車遠行,將以懷璧為罪,愿賓客為之計。”
【第13句】:珠流璧轉[zhū liú bì zhuǎn]
【解釋】比喻時光之流逝。
【第14句】:珠璧交輝[zhū bì jiāo huī]
【解釋】比喻美好事物交相輝映。
【出處】蔡寅《游上野博覽會》詩:“珠璧交輝近日邊,上清高會敞瓊筵。”
【示例】他們有幾個人稱贊我那位朋友有福分,今天已經喝他令郎的喜酒了。有幾個滿口地說些'珠璧交輝’'鸞鳳和鳴’的成語。 ——葉圣陶《一個朋友》
【第15句】:匹夫無罪,懷璧其罪[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uì]
【解釋】百姓本沒有罪,因身藏璧玉而獲罪。原指財寶能致禍。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出處】《左傳·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獻。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吾焉用此,其賈害也。’乃獻之。”
【示例】天之蒼蒼,正色何色?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萬能的真理你為什么無動于衷? ——中英杰《羅浮山血淚祭》
【第16句】:珠殘璧碎[zhū cán bì suì]
【解釋】比喻珍貴之物殘破損壞
【示例】不要等到珠殘璧碎的時候才覺得可惜
【第17句】:和氏之璧,隋侯之珠[hé shì zhī bì,suí hóu zhī zhū]
【解釋】和氏:春秋時楚人卞和;璧:玉器;隋侯:周代姬姓諸侯。指世上罕有的珍寶。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貧。”
【第18句】:和氏之璧,夜光之珠[hé shì zhī bì,yè guāng zhī zhū]
【解釋】和氏:春秋時楚人卞和;璧:玉器。指世上罕有的珍寶。
【出處】晉·劉琨《答盧諶詩一首并書》:“和氏之璧,焉得獨曜于郢握;夜光之珠,何得未玩于隨掌?”
【第19句】:破璧毀珪[pò bì huǐ guī]
【解釋】璧、珪:均為玉。比喻破壞美好的東西。
【出處】北魏·溫鵬舉《寒陵山寺碑》:“銅馬競馳,金虎亂噬,九嬰暴起,十日并出,破璧毀珪,人物既盡。”
【第20句】:全璧歸趙[quán bì guī zhào]
【解釋】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同“完璧歸趙”。
【出處】南朝·梁·王僧孺《與何炯書》:“動一議可以固邦興國,全璧歸趙,飛矢救燕。”
【第21句】:環(huán)林璧水[huán lín bì shuǐ]
【解釋】環(huán)林:林木環(huán)繞,古代借指太學;璧水:指太學。古時用以指代太學。
【出處】《陳書·沈不害傳》:“故東膠西序,事隆乎三代,環(huán)林璧水,業(yè)盛于兩京。”
【第22句】:原璧歸趙[yuán bì guī zhào]
【解釋】用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典故。指原物歸還,并無損失。
【出處】清·王浚卿《冷眼觀》第十八回:“[你]敢是有甚么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邊,原璧歸趙么?”
【第23句】:楚璧隋珍[chǔ bì suí zhēn]
【解釋】指和氏璧與隋侯珠。比喻杰出的人才。
【出處】明·陳汝元《金蓮記·偕計》:“想天朝羅網收豪儁,獻皇家楚璧隋珍。”
【第24句】:鏡圓璧合[jìng yuán bì hé]
【解釋】比喻圓滿。
【出處】清·陳瑞生《再生緣》第72回:“乞萬歲開一線之恩,賜歸皇甫,俾使患難婚姻遂得鏡圓璧合。”
【第25句】:珠投璧抵[zhū tóu bì dǐ]
【解釋】謂以珠玉投擲鳥鵲。比喻人才不被重視。
【出處】清·錢謙益《送曾霖寰使君左遷還里》詩之二:“珠投璧抵亦何妨,國論惛呶重可傷。”
【第26句】:連璧賁臨[lián bì bì lín]
【解釋】賁臨:光臨。舊時的客套話,指兩個客人同時到來。
【出處】宋·胡繼宗《書言故事·訪臨類》:“謝二客同至者,連璧賁臨。”
【第27句】:尺璧非寶[chǐ bì fēi bǎo]
【解釋】尺璧:直徑一尺的大璧,言其珍貴。徑尺之璧雖大而貴,但遠不如光陰的貴重。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
【示例】尺璧非寶,寸陰是競。 ——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
【第28句】:和璧隋珠[hé bì suí zhū]
【解釋】和壁:和氏璧,隋珠:古傳說中的夜明珠。比喻極珍貴的東西。
【出處】《韓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飾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其質之美,物不足以飾之。”
【示例】去奇伎淫巧,損和璧隋珠,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自然波清四海,塵消九城。 ——唐·張庭珪《請勤政王崇儉約疏》
【第29句】:珠璧聯輝[zhū bì lián huī]
【解釋】比喻美好事物交相輝映。
【出處】元·王結《偶感》詩:“鳳麟呈瑞吾何與,珠璧聯輝世豈多。”
【第30句】:白璧三獻[bái bì sān xiàn]
【解釋】楚人和氏得玉璞,兩獻楚王,兩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為璧,世稱“和氏璧”。比喻不識良材或懷才不遇。
【出處】見《韓非子·和氏》。
【示例】明珠暗投反按劍,白璧三獻還遭刖。 ——明·何景明《田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