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缶”的成語(6個)
本文整理了黃鍾瓦缶、黃鐘毀棄,瓦缶雷鳴等含“缶”的成語6個,其中“缶”結尾的成語2個,“缶”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缶”結尾的成語【第1句】:黃鍾瓦缶[huáng zhōng wǎ fǒu]
【解釋】比喻藝術性較高和較低的文藝作品。
【第2句】:黃鐘瓦缶[huáng zhōng wǎ fǒu]
【解釋】比喻藝術性較高和較低的文藝作品。
【出處】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三:“試誦我詩一篇或一聯,以見黃鐘瓦缶,聲調同異,則工拙兩存乎心,所論公平,靡不服矣。”
“缶”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黃鐘毀棄,瓦缶雷鳴[huáng zhōng huǐ qì, wǎ fǒu léi míng]
【解釋】黃鐘:大鐘;瓦缶:瓦鍋。黃鐘被砸爛拋置一邊,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人卻身居高位。
【出處】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鼠輩鴟張其若是哉!黃鐘毀棄,瓦缶雷鳴。蠢茲幺幺,毒害乃爾。”
【第2句】:瓦缶雷鳴[wǎ fǒu léi míng]
【解釋】瓦缶:沙鍋,比喻庸才。聲音低沉的沙鍋發出雷鳴般的響聲。比喻庸人占據高位,威風一時。
【出處】戰國·楚·屈原《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示例】且洪鐘韶擊,瓦缶雷鳴;榮辱糾繩,復何定分! ——宋·王讜《唐語林·白居易評徐凝張祜詩》
【第3句】:二缶鍾惑[èr fǒu zhōng huò]
【解釋】指對缶和鐘兩種盛器的容量大小分不清楚。比喻是非不明。
【出處】《莊子·天地》:“以二缶鍾惑,而所適不得矣。”
【示例】己既自迷,又使他人淪陷,豈直二缶鍾惑而已乎?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第4句】:二缶鐘惑[èr fǒu zhōng huò]
【解釋】二:疑,不明確;缶、鐘: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天地》:“以二缶鐘惑,而所適不得矣。”
【示例】己既自迷,又使他人淪陷,陷入迷惘,豈直二缶鐘惑而已乎?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