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紆”的成語(16個)
本文整理了紆青拖紫、降貴紆尊等含“紆”的成語16個,其中“紆”開頭的成語11個,“紆”在中間的成語5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紆”開頭的成語【第1句】:紆青拖紫[yū qīng tuō zǐ]
【解釋】紆:系結;青、紫:古代官吏抽佩印綬的顏色。比喻地位顯貴。
【出處】漢·揚雄《解嘲》:“紆青拖紫,朱丹其轂。”
【示例】當時歷金門,上玉堂,紆青拖紫,朱丹其轂者,一出王氏之學而已。 ——宋·毛滂《上蘇內翰書》
【第2句】:紆余為妍[yū yú wéi yán]
【解釋】紆余:指有才氣的人態度從容大方;妍:美。指人的才氣、氣度也是一種美。紆余:指有才氣的人態度從容大方;妍:美。指人的才氣、氣度也是一種美。
【出處】唐·韓愈《進學解》:“登明選公,雜進巧拙,紆余為妍,卓犖為杰,校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
【第3句】:紆余委備[yū yú wěi bèi]
【解釋】紆余:婉轉回旋有余;委:委曲;備:詳備。婉轉回旋有余且委曲詳備。形容文章寫的非常婉轉、曲折。
【出處】宋·蘇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執事之文,紆余委備,往復百折,而條達疏暢,無所間斷。”
【第4句】:紆尊降貴[yū zūn jiàng guì]
【解釋】紆:屈抑。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做本不應自己做的事。
【出處】南朝·梁·簡文帝《昭明太子集序》:“降貴紆尊,躬刊手掇。”
【示例】乃實由紆尊降貴,自放棄貴族之特權,以結歡于處士。 ——清·梁啟超《中國專制政治進化史論》
【第5句】:紆朱懷金[yū zhū huái jīn]
【解釋】紆:系結;朱:朱紱,系印的紅色絲帶;懷:懷藏;金:金印。比喻做了大官。
【出處】漢·揚雄《法言·學行》:“或曰使我紆朱懷金,其樂不可量也。”
【示例】若夫高冠長劍,紆朱懷金者,布滿宮闈。 ——《后漢書·宦者傳序》
【第6句】:紆朱曳紫[yū zhū yè zǐ]
【解釋】形容地位顯貴。朱、紫指高官所佩印綬之顏色。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逸民》:“何必紆朱曳紫,服冕乘軺。”
【第7句】:紆金曳紫[yū jīn yè zǐ]
【解釋】佩帶金印紫綬。指身居高位。
【出處】明·袁宗道《賀陽曲金令君父母榮封序》:“紆金曳紫者,多摧蘭折玉之嘆。”
【第8句】:紆朱拖紫[yū zhū tuō zǐ]
【解釋】形容地位顯貴。同“紆朱曳紫”。
【出處】唐·白居易《歲暮寄微之》詩之三:“若并如今是全活,紆朱拖紫且開眉。”
【示例】紆朱拖紫,揖讓人主之前;當軸秉衡,平章軍國之重。 ——明·張居正《再辭恩命疏》
【第9句】:紆青佩紫[yū qīng pèi zǐ]
【解釋】比喻顯貴。同“紆青拖紫”。
【出處】《隋書·盧思道傳》:“外呈厚貌,內蘊百心,繇是則紆青佩紫,牧州典郡。”
【第10句】:紆郁難釋[yū yù nán shì]
【解釋】紆郁:幾經蘊結的愁苦;釋:化解。幾經蘊結的愁苦、憂患難以化解。
【出處】漢·劉向《九嘆·憂苦》:“愿假簧以舒憂兮,志紆郁其難釋。”
【第11句】:紆佩金紫[yū pèi jīn zǐ]
【解釋】身佩印綬。指身居高位。金,指印;紫,指綬色。
【出處】漢·蔡邕《陳太丘碑文》:“紆佩金紫,光國垂勛。”
【示例】猥先諸君紆佩金紫,且喜且慚。 ——《后漢書·馬援傳》
“紆”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降貴紆尊[jiàng guì yū zūn]
【解釋】紆:屈抑。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俯就。
【出處】南朝·梁·簡文帝《昭明太子集序》:“降貴紆尊,躬刊手掇。”
【示例】但有時也降貴紆尊,跟病人研究研究用啥藥合適。 ——柏楊《暗夜慧燈》
【第2句】:綰黃紆紫[wǎn huáng yū zǐ]
【解釋】綰、紆:系結。黃:指金印。紫:指紫色的拴在印紐上的絲帶。掛著金印,系著紫色的綬帶。比喻身為高官,地位顯貴。
【出處】清·周容《芋老人傳》:“有將、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綰黃紆紫,或攬轡褰帷。”
【第3句】:懷銀紆紫[huái yín yū zǐ]
【解釋】指顯貴。銀,銀印;紫,紫綬。漢制,相國、丞相、太尉、公侯皆紫綬;秩二千石皆銀印。
【出處】漢·王充《論衡·命祿》:“懷銀紆紫,未必稷契之才。積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
【第4句】:降尊紆貴[jiàng zūn yū guì]
【解釋】紆:彎曲,屈抑。降抑尊貴的地位,謙以自處。
【出處】清·梁啟超《中國專制政治進化史論》:“乃實由紆尊降貴,自放棄其貴族之特權,以結歡于處士。”
【示例】連國王喬治三世也不惜降尊紆貴,以推動新的農業經營為樂事。
【第5句】:拖青紆紫[tuō qīng yū zǐ]
【解釋】漢制,諸侯佩帶的印綬為紫色,公卿為青色。以之比喻官位顯貴。
【出處】漢·揚雄《解嘲》:“紆青拖紫,朱丹其轂。”
【示例】公門皆拖青紆紫,正應竭誠盡節,上答鴻恩,奈何墳土未干,即圖反噬? ——蔡東藩《南北史演義》第九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