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券”的成語(13個)
本文整理了丹書鐵券、鐵券丹書等含“券”的成語13個,其中“券”結尾的成語9個,“券”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券”結尾的成語【第1句】:丹書鐵券[dān shū tiě quàn]
【解釋】丹書:用朱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出處】《后漢書·祭遵傳》:“丹書鐵券,傳于無窮。”
【示例】先朝賜有丹書鐵券,安居樂業。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二十七回
【第2句】:操必勝之券[cāo bì shèng zhī quàn]
【解釋】操:持有;券:憑證。手里拿著兌現的憑證。比喻所辦的事情有必定成功的把握。
【出處】春秋·齊·管仲《管子·明法解》:“故明主操必勝之數,以治必用之民。”
【第3句】:穩操左券[wén cāo zuǒ quàn]
【解釋】左券:古代契約分左右兩聯,雙方挌執一聯,左券就是左聯,常用作索償的憑證。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出處】《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
【第4句】:金書鐵券[jīn shū tiě quàn]
【解釋】鐵券:古代帝王賜給功臣的鐵制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
【出處】唐·羅隱《代武肅王錢繆謝賜鐵券表》:“賜臣金書鐵券一道。”
【第5句】:穩操勝券[wén cāo shèng quàn]
【解釋】穩:有把握;操:掌握;勝券:能夠制勝的計謀。指有把握取得勝利。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傳》:“且虞卿操其兩權,事成,操右券以責。”
【示例】我沒想到自己覺得穩操勝券的求愛,竟得到如此的回答。 ——《收獲》1981年第4期
【第6句】:如持左券[rú chí zuǒ quàn]
【解釋】左券:古代契約分左右兩片,雙方各執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債權人收藏,作為憑據。好像手里執有左券。比喻把握住了事情的結局。
【出處】《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
【示例】人生為農最可愿,得飽正如持左券。 ——宋·陸游《禽言打麥作飯》詩
【第7句】:必操勝券[bì cāo shèng quàn]
【解釋】操:持,拿;券:憑證;勝券:勝利的把握。一定有勝利的把握。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田敬仲世家》:“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
【示例】這次比賽,中國隊必操勝券。
【第8句】:如操左券[rú cāo zuǒ quàn]
【解釋】比喻很有把握。同“如持左券”。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督、撫兩大人這次用兵,計慮周詳,勝利如操左券。”
【第9句】:可操左券[kě cāo zuǒ quàn]
【解釋】操:掌握;左券:古代契約分為左右兩聯,雙方各執其一,左券即左聯,常用為索償的憑證。比喻成功有把握。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
【示例】人生為農最可愿,得飽正如執左券。 ——宋·陸游《劍南詩稿·禽言》
“券”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鐵券丹書[tiě quàn dān shū]
【解釋】鐵券:用鐵制的憑證;丹書:用朱砂寫字。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出處】《后漢書·祭遵傳》:“丹書鐵券,傳于無窮。”
【示例】鐵券丹書家世,朱閣青氈步武,名字在堯聰。 ——宋·李曾伯《水調歌頭》詞
【第2句】:操券而取[cāo quàn ér qǔ]
【解釋】執持契券,憑證在手。比喻事成有把握。
【出處】清·李調元《制義科瑣記·元可操券》:“明朝制藝,確有分兩,作文與閱者皆可操券而取。”
【第3句】:左券之操[zuǒ quàn zhī cāo]
【解釋】左券:古代契約分左右兩聯,雙方各執一聯,左聯作索償的憑證。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
【第4句】:折券棄債[zhé quàn qì zhài]
【解釋】券:票據、憑證。撕毀憑據,放棄索債。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每酤酒留飲,售數倍。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