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宅”的成語(23個(gè))
本文整理了宅心知訓(xùn)、大院深宅、百萬買宅,千萬買鄰等含“宅”的成語23個(gè),其中“宅”開頭的成語4個(gè),“宅”結(jié)尾的成語6個(gè),“宅”在中間的成語13個(gè),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宅”開頭的成語【第1句】:宅心知訓(xùn)[zhái xīn zhī xùn]
【解釋】宅心:居心;訓(xùn):規(guī)范,準(zhǔn)則。心里知道規(guī)范、準(zhǔn)則
【出處】《尚書·康誥》:“汝丕遠(yuǎn)惟商者奇成人,宅心知訓(xùn)。”
【第2句】:宅中圖大[zhái zhōng tú dà]
【解釋】居于中心,謀劃四方。指得地勢之利。
【出處】《文選·張衡<東京賦>》:“彼偏居而規(guī)小,豈如宅中而圖大。”薛綜注:“東京居天地之中,所圖者四海這外。”
【示例】其文曰:宅中圖大,天開一統(tǒng)之期;自北而南,雷動六師之眾。明陶宗儀《輟耕錄·檄》
【第3句】:宅心仁厚[zhái xīn rén hòu]
【解釋】宅心:居心。指人忠心而厚道。
【出處】宋·陸游《上趙參政啟》:“此蓄伏遇某官造德精微,宅心忠厚。念錦里十年之卜筑,已是蜀人;憐萍蹤萬里之來歸,特捐漢節(jié)。”
【示例】他有一個(gè)宅心仁厚的兒子
【第4句】:宅心忠厚[zhái xīn zhōng hòu]
【解釋】宅心:居心。忠心而純厚。亦作“宅心仁厚”。
【出處】宋·陸游《上趙參政啟》:“此蓄伏遇某官造德精微,宅心忠厚。”
“宅”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大院深宅[dà yuàn shēn zhái]
【解釋】深:指由內(nèi)到外的距離大。房屋眾多,庭院深廣。多指富貴人家的住宅。
【出處】元·岳伯川《鐵拐李》第四折:“大院深宅,閑雜人趕離門外。”
【第2句】:泛家浮宅[fàn jiā fú zhái]
【解釋】泛:漂浮水上。形容以船為家,浪跡江湖。
【出處】明·袁宏道《錦帆集·尺牘·龔惟長先生》:“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將至。”
【第3句】:魂不守宅[hún bù shǒu zhái]
【解釋】指人之將死。也形容精神恍惚。“魂不守舍”。
【出處】《三國志·魏志·管輅傳》:“聞晏、飏皆誅,然后舅氏乃服”宋·裴松之注引三國·魏·管辰《管輅別傳》:“何(何晏)之視候,則魂不守宅,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槁木,謂之鬼幽。”
【第4句】:豪門貴宅[háo mén guì zhái]
【解釋】豪富者的門庭,顯貴者的院落。指有權(quán)勢的達(dá)官貴人之家。
【出處】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先生揀豪門貴宅之女,別為之求。”
【示例】她出身于豪門貴宅。
【第5句】:寸田尺宅[cùn tián chǐ zhái]
【解釋】比喻微薄的資產(chǎn)。
【出處】宋·蘇軾《游羅浮山》詩:“玉堂金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誰耕。”
【示例】余單家孤子,寸田尺宅,無以治生。 ——清·汪中《經(jīng)舊苑吊馬守貞文》
【第6句】:浮家泛宅[fú jiā fàn zhái]
【解釋】泛:漂浮;宅:住所。形容以船為家,在水上生活,漂泊不定。
【出處】《新唐書·張志和傳》:“愿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
【示例】明太祖為懲罰叛逆,不準(zhǔn)他們在岸上落腳,因而浮家泛宅在富春江上,以打魚為生。 ——高陽《清宮外史》下冊
“宅”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百萬買宅,千萬買鄰[bǎ wàn mǎi zhái,qiān wàn mǎi lín]
【解釋】比喻好鄰居千金難買。
【出處】《南史·呂僧珍傳》:“宋季雅罷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側(cè)。僧珍問宅價(jià)。曰:'一千一百萬。’怪其貴。季雅曰:'一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示例】百萬買宅,千萬買鄰,人生孰若安居之樂? ——宋·辛棄疾《新居上梁》
【第2句】:家翻宅亂[jiā fān zhái luàn]
【解釋】形容家里吵吵鬧鬧,不得安寧。
【出處】明·無名氏《南牢記》第二折:“聒聒聒,家翻宅亂不住吵,啾啾啾,鏖妻打婦常常鬧。”
【示例】你想那一年,我說了林姑娘要回南去,把寶玉沒急死了,鬧得家翻宅亂。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三回
【第3句】:拔宅飛升[bá zhái fēi shēng]
【解釋】拔:拔起;宅:住宅。古代傳說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參見“拔宅上升”。
【出處】語出《太平廣記》卷十四引《十二真君傳·許真君》:“真君以東晉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舉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
【示例】生曰:“得卿如此,吾何憂!顧念一人得道,拔宅飛升。余將遠(yuǎn)逝,一切付之于卿。” ——清薄松齡《聊齋志異·白于玉》
【第4句】:拔宅上升[bá zhái shàng shēng]
【解釋】拔:拔起;宅:住宅。古代傳說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出處】《太平廣記》卷十四引《十二真君傳·許真君》:“真君以東晉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舉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
【示例】秋先,汝功行圓滿,吾已申奏上帝,有旨封汝為護(hù)花使者,專管人間百花。令汝拔宅上升。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四
【第5句】:泛宅浮家[fàn zhái fú jiā]
【解釋】指以船為家。
【出處】宋·張?jiān)伞杜R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詞:“泛宅浮家游戲去,流行坎止忘懷。江邊鷗鷺莫相猜。上林消息好,鴻雁已歸來。”宋·陸游《書志》詩:“老身長子知無憾,泛宅浮家苦未能。”
【示例】楊柳外,羨泛宅浮家,當(dāng)日元真子。——元·韋居安《梅磵詩話》卷下
【第6句】:徙宅忘妻[xǐ zhái wàng qī]
【解釋】徙:遷移;宅:住所。搬家忘記把妻子帶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
【出處】《孔子家語·賢君》:“寡人聞忘之甚者,徙宅而忘其妻。”
【示例】明·程登吉《幼學(xué)瓊林》第三卷:“笑人善忘曰徙宅忘妻;譏人不謹(jǐn)曰開門揖盜。”
【第7句】:安宅正路[ān zhái zhèng lù]
【解釋】比喻仁義。指以仁居心,以義行事。
【出處】《孟子·離婁上》:“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第8句】:徙宅之賢[xǐ zhái zhī xián]
【解釋】相傳孟軻的母親為了教育好他,三次遷居,改變環(huán)境。形容母教賢明。
【出處】唐·白居易《制詔·與嚴(yán)礪詔》:“秩貴冬官,以表過庭之訓(xùn);封榮石窌,用旌徙宅之賢。”
【第9句】:家反宅亂[jiā fǎn zhái luàn]
【解釋】形容在家里喧嘩吵鬧。同“家煩宅亂”。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七五回:“月娘道:'他見你家反宅亂要去,你管他腿事?’”
【示例】計(jì)氏不肯降心,珍哥不肯遜讓,晁大舍雖然有財(cái)有勢,如此家反宅亂,也甚不成人家。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一回
【第10句】:深宅大院[shēn zhái dà yuàn]
【解釋】房屋多廁而有圍墻的院子。舊時(shí)多指富貴人家。
【出處】元·關(guān)漢卿《救風(fēng)塵》第二折:“他每待強(qiáng)巴劫深宅大院,便侍折摧了舞榭歌樓。”
【示例】嬸子在里面住著,深宅大院,那里就知道了。(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四回)
【第11句】:家煩宅亂[jiā fán zhái luàn]
【解釋】家中上下不得安寧。形容在家里喧嘩吵鬧。
【出處】元·李行道《灰闌記》楔子:“母親,不要家煩宅亂,枉惹人恥笑,我則今日辭了母親,我往汴京尋我舅舅,自作個(gè)營運(yùn)去。”
【第12句】:率土宅心[shuài tǔ zhái xīn]
【解釋】率土:四海之內(nèi)。宅心:歸心。指天下歸心。
【出處】《晉書·后妃傳下》:“領(lǐng)司徒蔡謨等上奏曰:'嗣皇誕哲岐嶷, 繼承天統(tǒng),率土宅心,兆庶蒙賴。’”南朝·梁武帝《立晉安王綱為皇太子詔》:“威惠外宣,德行內(nèi)敏,群后歸美,率土宅心,可立綱為皇太子。”
【第13句】:卜宅卜鄰[bǔ zhái bǔ lín]
【解釋】卜:占卜。遷居時(shí)不是先在住宅方面占卜吉兇,而是占卜鄰居是不是可以為鄰。指遷居應(yīng)選擇好鄰居。
【出處】《左傳·昭公三年》:“非宅是卜,唯鄰是卜,二三子先卜鄰矣,違卜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