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姓的來源 寓意聰明的名字
羊姓的來源
【第1句】:來源有十一。
【第1句】:出于羊舌氏,由中國漢族復姓羊舌氏簡寫而來。
晉武公子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突生羊舌職,職生子四:赤、肸、鮒、虎,號稱“羊舌四族”。因羊舌肸之子羊舌食我與祁盈兩家的家仆之亂,赤、肸、鮒、虎的后代逃往四方,有子孫由姓羊舌氏改為簡寫羊氏。這是最早羊氏的來源,還有其他諸如部落圖騰、象征吉祥、西南少數民族改姓等姓羊的。
【第2句】: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晉國大夫祁盈后代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據清朝四川三臺羊國材所撰《羊氏族譜序》中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祁盈的后代受封于羊舌邑(今山西洪洞范村),以羊舌為氏,春秋末年改為羊氏。“粵稽吾(羊)族,肇開于姬姓,受氏于羊舌,發祥于山西,盛衍于東魯。”
【第3句】: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羊人,屬于以官職稱謂為為氏。
西周時期,周王朝有專門掌管馬和羊的官職。其中管羊的小吏稱為“羊人”,羊人的后代便以官稱為姓氏,稱羊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4句】:源于姞姓,出自黃帝后裔,屬于以改姓為氏。
歷史上有一支羊氏,為姞姓所改。姞姓亦為黃帝之后,后易姓為羊氏。
【第5句】: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的公孫羊孺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尚友錄》上記載,公羊氏家族是先秦時期魯國的公孫羊孺之后,“以王父字為氏”而得姓。
【第6句】:源于古羌族,出自春秋時期西戎后裔羌族部落,屬于以部落名稱為氏。
在今甘肅境內,有一支羊氏族人,其族系古代羌族人的后裔。
【第7句】:源于夷族,出自漢朝時期零陵夷,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東漢時期,在零陵(今湖南永州)生活著一個少數民族部落,為古淮夷民族的一個分支,被稱為“零陵蠻人”,其族中就有以牧羊職業按漢姓稱為羊氏者,是后來少數民族瑤族的主要先民。
【第8句】:源于改姓,出自宋朝名族三槐堂王氏,屬于因故改姓為氏。
宋朝名族三槐堂王姓一支也曾改姓羊氏。
【第9句】:源于女真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明朝時期,女真族中有以羊為氏者。
【第10句】:源于其他少數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今藏族、滿族、白族、彝族、傣族、黎族、東鄉族、蒙古族、僳僳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羊氏族人分布,多以古代部落圖騰崇拜的遺風,漢化為羊氏,歷史皆非常悠久。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后,再予以補充刊載。
【第11句】: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羊舌突,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春秋時期,晉靖侯的兒子公子伯僑有孫子名突,晉獻公時封為羊舌大夫,子孫稱羊舌氏。羊舌突有五個兒子,其中大兒子羊舌赤,字伯華,二兒子羊舌胼,字叔向,都是晉國賢臣。春秋后期,羊舌氏被其他晉卿攻滅,有子孫逃在國外,改姓羊,稱羊氏。
【第2句】:郡望堂號
【堂號】
"種璧堂":漢代羊公,名伯雍,施舍茶湯3年。有一人喝了以后從懷中掏出一升石子,對羊公說:"你種了這石子,可以得到美玉,還可以得到漂亮的妻子。"羊公就把石子種了下去,果然長出玉來。鄰居徐氏有一女兒很漂亮,沒有訂婚,因為她要討一雙白璧做的彩禮才許親。羊公知道了,便跪到種石子的地方去挖。果然得到五雙白璧,歡天喜地送到徐家。徐氏一見就許了婚。結婚后,生了10個兒子都很有才。羊公后來做了宰相。
【郡望】
《郡望百家性》中有記載云:羊氏望出泰山郡。西漢郡。在今山東省泰安縣一帶。
《羊姓的來源 寓意聰明的名字》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