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香”的成語大全(147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香輪寶騎、一炷心香、一脈香煙等含“香”的成語147個,其中“香”開頭的30個,“香”結尾的50個,“香”在中間的67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香”開頭的成語
【第1句】:香輪寶騎[xiāng lún bǎo qí]
【解釋】華麗的車子,珍貴的寶馬。指考究的車騎。同“香車寶馬”。
【出處】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香輪寶騎競繁華,可憐今夜宿倡家。”
【第2句】:香象絕流[xiāng xiàng jué liú]
【解釋】佛教用語。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評論文字精辟透徹。同“香象渡河”。
【出處】明·袁宗道《雜說》:“至如般若緣深,靈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絕流。”
【第3句】:香喉玉口[xiāng hóu yù kǒu]
【解釋】形容美麗女子的演唱。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偷曲》:“向綺窗深處,秘本翻謄。香喉玉口,親將絕調教成。”
【第4句】:香花供養[xiāng huā gòng yǎng]
【解釋】供養:奉養。原為佛家語。指用香和花供養,是佛教的一種禮敬儀式。后比喻虔誠的敬禮。
【出處】《金剛經》:“以諸花香,以散其處。”
【示例】倘得再生,香花供養有日耳。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鍾生》
【第5句】:香象渡河[xiāng xiàng dù hé]
【解釋】佛教用語。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評論文字精辟透徹。
【出處】《優婆塞戒經》卷一:“如恒河水,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
【示例】亦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更無疑滯。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三
【第6句】:香閨繡閣[xiāng guī xiù gé]
【解釋】舊指女子的內室。
【出處】元·高明《琵琶記》第三十九出:“[旦]自古道:人有貴賤,不可概論。夫人是香閨繡閣之名姝,奴家是裙布荊釵之貧婦。”
【示例】警幻便命撤去殘席,送寶玉至一香閨繡閣之中。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
【第7句】:香火姊妹[xiāng huǒ zǐ mèi]
【解釋】焚香結拜的姊妹。
【出處】宋·羅燁《醉翁談錄·潘瓊兒家最繁盛》:“兒家凡遇新郎君輩訪蓬舍,曲中香火姊妹則必醵金來賀。”
【第8句】:香餌死魚[xiāng ěr sǐ yú]
【解釋】指游魚必為貪吃得餌而死。比喻引誘和會使人上當。
【出處】漢·黃石公《三略·上略》:“香餌之下,必有死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第9句】:香消玉殞[xiāng xiāo yù yǔn]
【解釋】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絕,粉骨殘軀血染衣!”
【示例】尸體已經在下游打撈到了,雖然香消玉殞,依舊面目嬌好云云。 ——徐遲《牡丹》
【第10句】:香嬌玉嫩[xiāng jiāo yù nèn]
【解釋】形容美女的肌膚的嬌嫩溫香。代指美女。
【出處】元·劉庭信《美色》:“恰便似落雁沉魚,羞花閉月,香嬌玉嫩。”
【第11句】:香藥脆梅[xiāng yào cuì méi]
【第12句】:香潤玉溫[xiāng rùn yù wēn]
【解釋】形容年輕女子肌膚的嬌嫩溫香。也代指美女。
【出處】明·徐復祚《紅梨記·豪宴》:“更香潤玉溫,似蘭惠絕塵氛,繁英豈堪混。”
【第13句】:香溫玉軟[xiāng wēn yù ruǎn]
【解釋】形容年輕女子肌膚的嬌嫩溫香。也代指美女。
【出處】明·王玉峰《焚香記》第六出:“吾家富比陶朱,獨沒個翠倚紅偎,想香溫玉軟,鳳枕鴛幃。”
【示例】就叫冶兒近身,用手在他身上一摸,卻又香溫玉軟,柔媚可憐,就像連劍也拿不動的。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三十一回
【第14句】:香肌玉體[xiāng jī yù tǐ]
【解釋】形容年輕女子肌膚的嬌嫩溫香。也代指美女。
【出處】明·楊慎《洞天玄記》第四折:“我這里自揣劃,移步訣,換靈胎,盡平生手段神靈大,奪了你香肌玉體卻歸來。”
【第15句】:香火姻緣[xiāng huǒ yīn yuán]
【解釋】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用來比喻彼此意志相投。
【出處】《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第16句】:香火兄弟[xiāng huǒ xiōng dì]
【解釋】焚香結拜的兄弟。
【出處】唐·崔令欽《教坊記》:“坊呂諸女以氣類相似,約為香火兄弟。”
【示例】清·孔尚任《桃花扇·訪翠》:“相公不知,這院中各妓,結為手帕姊妹,就像香火兄弟一般,每遇時節,便做盛會。”
【第17句】:香火不斷[xiāng huǒ bù duàn]
【解釋】信神者所供養的香燭永不斷絕。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七:“立碑以記其事,至今香火不斷。”
【示例】總之無論怎樣,我一定還你個香火不斷的地方就是了。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三回
【第18句】:香消玉減[xiāng xiāo yù jiǎn]
【解釋】比喻美女日漸消瘦。
【出處】元·賈仲名《蕭淑蘭》第二折:“則為他粉悴胭憔,端的是香消也那玉減。”
【示例】漸漸香消玉減,柳嚬花困,太醫院診脈,吃下藥去,如水澆石一般。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三
【第19句】:香消玉碎[xiāng xiāo yù suì]
【解釋】比喻年輕美貌女子死亡。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回:“可憐香消玉碎佳人絕,粉骨殘軀血染衣。”
【示例】那呼吸是一陣急促一陣,喉嚨管里,一陣痰響,可憐一個青春少婦,就香消玉碎了。 ——張恨水《春明外史》第六十二回
【第20句】:香火緣[xiāng huǒ yuán]
【解釋】香火:供佛敬神時燃點的香和燈火。指彼此契合。
【出處】唐·李嘉佑《送弘志上人歸湖州》詩:“能使南人敬,修持香火緣。”
【第21句】:香消玉損[xiāng xiāo yù sǔn]
【解釋】比喻年輕美貌女子死亡。同“香消玉碎”。
【出處】清·繆艮《沈秀英傳》:“乃云所不堪為君告者,秀英香消玉損,已返方諸。”
【示例】鴇大疑,排闥入室,那知已香消玉損。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七十九回回
【第22句】:香餌之下,必有死魚[xiāng ěr zhī xià,bì yǒu sǐ yú]
【解釋】指游魚必為貪吃得餌而死。比喻引誘和會使人上當。
【出處】漢·黃石公《三略·上略》:“香餌之下,必有死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第23句】:香閨繡戶[xiāng guī xiù hù]
【解釋】閨:女子住房。華美溢香的大家閨秀的居所
【出處】清·石玉昆《小五義》第63回:“且說展國棟去到姑娘香閨繡戶,以比棍為名,把小姐誆將出來。”
【第24句】:香培玉琢[xiāng péi yù zhuó]
【解釋】好像用香料造就,美玉雕成。
【示例】描寫美女的肌膚多用香培玉琢來比喻
【第25句】:香銷玉沉[xiāng xiāo yù chén]
【解釋】香、玉:舊詩文中美女的代稱。比喻美女死亡。
【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選·官腔類·玉盆記·沙將逼柳》:“他怨悠悠香銷玉沉,亂紛紛碎滴珠囊迸。”
【第26句】:香火不絕[xiāng huǒ bù jué]
【解釋】指信神者所供養的香燭不斷絕。亦作“香火不斷”。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五卷:“民間各處,立起個'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誠祈禱,無有不應,至今黔陜之間,香火不絕。”
【第27句】:香風毒霧[xiāng fēng dú wù]
【解釋】比喻腐蝕人的思想、消磨人的意志的奢侈庸俗的生活方式。
【示例】不是舍不得用,而是不敢用,怕因此散發資產階級的香風毒霧。 ——陳建功《消費再記》
【第28句】:香火因緣[xiāng huǒ yīn yuán]
【解釋】香火:供佛敬神時燃點的香和燈火。香和燈火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指彼此契合。
【出處】《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示例】香火因緣久愿同。 ——唐·白居易《喜照密閑實四上人見過》詩
【第29句】:香車寶馬[xiāng chē bǎo mǎ]
【解釋】華麗的車子,珍貴的寶馬。指考究的車騎。
【出處】唐·韋應物《長安道》詩:“寶馬橫來下建章,香車卻轉避馳道。”
【示例】你看那香車寶馬,來往交雜,正好賞心樂事也呵。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一折
【第30句】:香草美人[xiāng cǎo měi rén]
【解釋】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出處】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寫香草、以配忠貞,……靈修善于美人,以譬于君。”
【示例】香草美人吟未了,防有蛟聽。 ——清·龔自珍《浪淘沙·舟中夜起》
“香”結尾的成語
【第1句】:一炷心香[yī zhù xīn xiāng]
【解釋】心香:舊時稱中心虔誠,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樣。比喻十分真誠的心意。多用來表示對老師的崇敬之情。
【出處】唐·韓偓《仙山》詩:“一炷心香洞府開,偃松皺澀半莓苔。”
【示例】覆焦隍、空爭駭鹿,多岐路、謾逐亡羊。自徊徨。白云深處,一炷心香。 ——元·姬翼《玉蝴蝶》詞
【第2句】:久而不聞其香[jiǔ ér bù wén qí xiāng]
【解釋】在有香草的房子里呆久了,就聞不著香草的香味了。比喻處在某個環境中的時間長了,對周圍一切都覺得很平常。
【出處】《孔子家語·六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第3句】:軟玉嬌香[ruǎn yù jiāo xiāng]
【解釋】軟:柔和;玉、香:女子的代稱。形容年輕女子身體潔白柔軟,散發著溫馨的青春氣息。
【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李愛山<步步嬌>》:“他猿乖,意馬劣,都將軟玉嬌香,嫩枝柔葉。”
【第4句】:弄玉偷香[nòng yù tōu xiāng]
【解釋】偷香:指晉代賈充的女兒偷竊西域奇香贈給韓壽。比喻男女私通。
【出處】元·楊景賢《西游記》第五本第17折:“香馥郁銷金帳,光燦爛白象床,俺兩個破題兒待弄玉偷香。”
【第5句】:燒高香[shāo gāo xiāng]
【解釋】向神佛虔誠燒香,比喻真誠地向人致謝。
【示例】你不給我添麻煩,我就燒高香了。
【第6句】:撮土焚香[cuō gǔ fén xiāng]
【解釋】撮土:用手把土聚攏成堆。指舊時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爐,燒香敬神。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四回:“三藏……急忙撮土焚香,望東懇懇禮拜。”
【第7句】:齒頰生香[chǐ jiá shēng xiāng]
【解釋】嘴邊覺有香氣生出。形容談及之事使人產生美感。
【出處】清·黃景仁《即席分賦得賣花聲》之二:“憐他齒頰生香處,不在枝頭在擔頭。”
【示例】我只愛駪夫家的雙紅姐,說著還齒頰生香。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
【第8句】:捻土焚香[niǎn tǔ fén xiāng]
【解釋】因不及備香,以此表示虔誠。同“捻土為香”。
【出處】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一折:“我這里捻土焚香畫地爐,我拜罷也忙瞻顧,多謝神靈佑護。”
【第9句】:鳥語花香[niǎo yǔ huā xiāng]
【解釋】鳥叫得好聽,花開得噴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處】宋·呂本中《紫薇·庵居》:“鳥語花香變夕陰,稍閑復恐病相尋。”
【示例】一路行來,山青水綠,鳥語花香,真是個好風景也。 ——清·李漁《比目魚·肥遁》
【第10句】:拙貝羅香[zhuō bèi luó xiāng]
【解釋】安息香的別名。
【第11句】:膏澤脂香[gāo zé zhī xiāng]
【解釋】指油脂類的化妝品。
【出處】女孩子從小就愛~之類的東西。
【示例】女孩子從小就愛膏澤脂香之類的東西
【第12句】:蜂蝶隨香[fēng dié suí xiāng]
【解釋】蜜蜂和蝴蝶跟隨花香而追逐。舊時比喻那些紈绔子弟追逐女色。
【出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都中名妓楚蓮香,國色無雙。時貴門子弟,爭相詣之。蓮香每出處之間,則蜂蝶相隨,蓋慕其香也。”
【第13句】:倚玉偎香[yǐ yù wēi xiāng]
【解釋】形容同女性親熱昵愛。
【出處】宋·柳永《法曲獻仙音》詞:“念倚玉偎香,前事頓輕擲。”
【示例】花飛絮舞春歸矣,倚玉偎香復幾時。 ——明·周履靖《錦箋記·草奏》
【第14句】:韓壽偷香[hán shòu tōu xiāng]
【解釋】比喻男女暗中通情。
【出處】《晉書·賈謐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弱》載:晉韓壽美姿容,賈充辟為司空掾。充少女午見而悅之,使侍婢潛修音問,及期往宿,家中莫知,并盜西域異香贈壽。充僚屬聞壽有奇香,告于充。充乃考問女之左右,具以狀對。充秘其事,遂以女妻壽。
【示例】不但偷鈴,韓壽偷香,方法也是我教他的。 ——明·沈鯨《雙珠記·遇淫持正》
【第15句】:口齒生香[kǒu chǐ shēng xiāng]
【解釋】嘴和牙齒都有香味。比喻所讀的作品意味深長,雋永宜人。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六回:“前者捧讀諸位姐姐佳作,真令人口齒生香。”
【第16句】:疏影暗香[shū yǐng àn xiāng]
【解釋】疏影:稀疏的枝影;暗香:清幽的香氣。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態,后被用為梅花的代稱。
【出處】宋·林逋《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示例】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輕陰清晝,淵明舊宅柳條舒。 ——清·李漁《笠翁對韻》卷上
【第17句】:惜玉憐香[xī yù lián xiāng]
【解釋】惜、憐:愛憐;玉、香:比喻女子。比喻男子對所愛女子的照顧體貼。
【出處】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四折:“相逢沒話說,不見卻思量,全不肯惜玉憐香,則他那古敝性尚然強。”
【示例】燮理陰陽,致君澤民,則學士不如參政;嘲風詠月,惜玉憐香,則參政不如學士。 ——明·陶宗儀《輟耕錄》卷十九
【第18句】:月滿花香[yuè mǎn huā xiāng]
【解釋】明月正圓,百花飄香。指良辰美景。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九回:“如今從網眼里拔出來,好容易遇著這等月滿花香的時光,他如何肯輕易放過。”
【第19句】:人親骨肉香[rén qīn gǔ ròu xiāng]
【解釋】比喻關系十分密切,感情深厚。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朕自涿郡與卿等之父結異姓之交,親如骨肉;今汝二人亦是昆仲之分,正當同心協力,共報父仇;奈何自相爭競,失其大義!”
【第20句】:竊玉偷香[qiè yù tōu xiāng]
【解釋】比喻引誘婦女。
【出處】《晉書·賈充傳》:“時西域有貢奇香,一著人則經月不歇,帝甚貴之,惟以賜充及大司馬陳騫。其女密盜以遺壽,充僚屬與壽燕處,聞其芬馥,稱之于充。……”
【示例】則這竊玉偷香的急心性,冷落了那畫屏。 ——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二折
【第21句】:摘艷薰香[zhāi yàn xūn xiāng]
【解釋】形容文辭華美。
【出處】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高摘屈宋艷,濃薰班馬香。”
【第22句】:國色天香[guó sè tiān xiāng]
【解釋】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出處】唐·李浚《摭異記》:“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示例】于那娉婷嫵媚之中,無不帶著一團書卷秀氣,雖非國色天香,卻是斌斌儒雅。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六回
【第23句】:鬢影衣香[bìn yǐng yī xiāng]
【解釋】鬢:耳邊的頭發。形容女人的美麗和香艷。
【出處】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蕩出蘭撓掛楫,于意云何;傳來鬢影衣香,誰能遣此?”
【第24句】:葬玉埋香[zàng yù mái xiāng]
【解釋】指美麗的女子死亡。含有惋惜之意。
【出處】唐·無名氏《王承檢掘得墓銘》:“車道之北,邽山之陽。深深葬玉,郁郁埋香。”
【示例】葬玉埋香偏不免,上天入地總無因。篋中僥幸存遺稿,十萬珠璣認化身。 ——田漢《黑馬·跋》
【第25句】:荀令衣香[xún lìng yī xiāng]
【解釋】形容官吏美名遠揚,為人所敬仰。也形容獨具風采,風度優雅的官吏。
【出處】晉·習鑿齒《襄陽記》載:東漢荀彧性喜香,常將衣服薰香,若去他人家坐一下,坐處三日有香氣。
【示例】細思二十年前事,嘆人琴,已矣俱亡。改盡潘郎鬢發,消殘荀令衣香。 ——宋·劉克莊《風入松·福清道中作》
【第26句】: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rú rù zhī lán zhī shì,jiǔ ér bù wén qí xiāng]
【解釋】芝:通“芷”,香草;蘭:香草。好像進入滿是香草的房間,聞久了就不能聞出香味。比喻在某種環境里呆久了,習以為常。
【出處】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第27句】:掩鼻偷香[yǎn bí tōu xiāng]
【解釋】捂住鼻子去偷點燃的香。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馬頰本空禪師》:“師曰:'節目上更生節目。’僧無語。師曰:'掩鼻偷香,空招罪犯。’”
【第28句】:屈艷班香[qū yàn bān xiāng]
【解釋】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辭》、漢賦那樣詞藻艷麗,情味濃郁。稱贊詩文優美。
【出處】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高摘屈宋艷,濃薰班馬香。”
【第29句】:捻土為香[niǎn tǔ wéi xiāng]
【解釋】捏泥成香。因不及備香,以此表示虔誠。
【出處】宋·曾敏行《獨醒雜志》第五卷:“捻土為香事有因,如今宜假不宜真。”
【示例】我也無那香,只是捻土為香,禱告神靈可憐見。 ——元·鄭廷玉《看錢奴》第一折
【第30句】:揀佛燒香[jiǎn fó shāo xiāng]
【解釋】比喻看人行事或待人有厚薄。
【出處】唐·寒山《詩》之一五九:“擇佛燒好香,揀僧歸供養。”
【示例】青娘可謂揀佛燒香矣。 ——明·吳炳《療妒羹·游湖》
【第31句】:磕頭燒香[kē tóu shāo xiāng]
【解釋】比喻求人說好話。
【示例】當官的都喜歡百姓給他磕頭燒香。
【第32句】:撮土為香[cuō tǔ wéi xiāng]
【解釋】撮土:用手把土聚攏成堆。指以撮土代替燒香敬神。
【出處】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十三回:“二人遂向林中去,下馬來,撮土為香,對天八拜。”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兩人對拜了一拜,連'撮土為香’都用不著,就結成了異性手足。”
【第33句】:一瓣心香[yī bàn xīn xiāng]
【解釋】心香:舊時稱中心虔誠,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樣。比喻十分真誠的心意(用在祝愿)。
【出處】唐·韓偓《仙山》詩:“一柱一香洞府開,偃松皺澀半莓苔。”
【示例】編者謹掬一瓣心香,吁請海內文豪,從茲多談風月,少發牢騷,庶作者編者,兩蒙其休。 ——魯迅《偽自由書·后記》引《申報》副刊《自由談》
【第34句】:尺頰生香[chǐ jiá shēng xiāng]
【解釋】吃過美味之后,牙齒和兩頰逐漸感覺到香甜的味道。比喻言辭、詩文意味深長,令人回味。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這些事我還不愛,我只愛駪夫家的雙紅姐,說著還齒頰生香。”
【示例】憐他尺頰生香處,不在枝頭在擔頭。 ——清·黃景仁《兩當軒集·即席分賦得賣花聲》
【第35句】:墻里開花墻外香[qiáng lǐ kāi huā qiáng wài xiāng]
【解釋】比喻人做出了成績,內部還不知道,外面人倒先知道了。比喻成績不受本部門重視,卻為其他部門賞識。
【示例】這就是墻里開花墻外香的狀況。
【第36句】:活色生香[huó sè shēng xiāng]
【解釋】書面上呈現活生生的景象,而且散發出香味。形容詩畫所描繪的景物生動逼真。
【出處】元·王惲《繁杏錦鳩圖》:“盡堪活色生香里,擁顧雙棲過一春。”
【示例】其夫人靜莊女史,名守箴,亦工寫生,余嘗見其扇頭作穿花蛺蝶,活色生香,栩栩然如欲飛去。 ——清·盛大士《溪山臥游錄·雷菱舟》
【第37句】:世代書香[shì dài shū xiāng]
【解釋】世世代代都是讀書人家。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林家雖貧到沒飯吃,也是世代書香人家,斷不肯將他家的人丟給親戚,落的恥笑。”
【示例】跟你談起鄭家的事,你就滿口世代書香,家學淵源。 ——巴金《秋》
【第38句】:摘艷熏香[zhāi yàn xūn xiāng]
【解釋】形容文辭華美。
【出處】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經書括根本,史書閱興亡。高摘屈宋艷,濃熏班馬香。”
【示例】簇錦繡于良時,賞心樂事;悟文章于大塊,摘艷熏香。 ——清·玉鯨生《海陬冶游錄序》
【第39句】:紅袖添香[hóng xiù tiān xiāng]
【解釋】紅袖:借指年輕貌美的女子;添:增加。舊指有美女伴讀。
【出處】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一回:“從此綠鬟視草,紅袖添香;眷屬疑仙,文章華國。”
【第40句】:掃地焚香[sǎo dì fén xiāng]
【解釋】形容清閑幽靜的隱逸生活。
【出處】宋·蘇軾《南堂五首》之五:“掃地焚香閉閣眠,簟紋如水帳如煙。”
【第41句】:韓壽分香[hán shòu fēn xiāng]
【解釋】指男女暗中偷情。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及《晉書·賈充傳》載:晉韓壽與大臣賈充之女賈午私通,午以晉武帝賜父奇香偷贈韓壽。
【示例】雖似安仁擲果,未聞韓壽分香。 ——五代·歐陽炯《春光好》
【第42句】:桂馥蘭香[guì fù lán xiāng]
【解釋】桂、蘭:兩種散發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氣味芳香。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五回:“只見堂里敷設的花團錦簇,桂馥蘭香……一幾一椅,全是紫榆水南的名手雕工。”
【示例】烏飛兔走頻來往,桂馥蘭香豈暫移。 ——郭沫若《〈孔雀膽〉的故事》
【第43句】:軟玉溫香[ruǎn yù wēn xiāng]
【解釋】軟:柔和;溫:溫和;玉、香:女子的代稱。舊小說形容女子的身體。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人間天上,看鶯鶯強如做道場。軟玉溫香,休道是相親傍。”
【示例】言已,竟以軟玉溫香之身,置生懷里。 ——蘇曼殊《非夢記》
【第44句】:桂子飄香[guì zǐ piāo xiāng]
【解釋】指中秋前后桂花開放,散發馨香。
【出處】唐·宋之問《靈隱寺》詩:“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示例】芙蓉泣露坡頭見,桂子飄香月下聞。 ——宋·虞儔《有懷漢老弟》詩
【第45句】:一瓣香[yī bàn xiāng]
【解釋】一瓣:即一炷香。用點燃的一炷香表達心中的虔誠。多用來表示對老師的崇敬之情。
【出處】宋·陳師道《觀兗文忠公家六一堂圖書》詩:“向來一瓣香,敬為曾南豐。”
【示例】晨興一瓣香,痛如螫在頭。 ——宋·文天祥《先兩國初忌》
【第46句】:春暖花香[chūn nuǎn huā xiāng]
【解釋】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花香襲人。
【出處】元·奧敦周卿《蟾宮曲》:“春暖花香,歲稔時康。”
【示例】春暖花香,和風淡蕩。我則見東郊上,男女成行,處處閑游賞。 ——明·無名氏《打韓通》
【第47句】:賣履分香[mài lǚ fēn xiāng]
【解釋】舊時比喻人臨死念念不忘妻兒。
【出處】漢·曹操《遺令》:“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
【示例】茍廣其術,則賣履分香,可以不是也。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祝翁》
【第48句】:古色古香[gǔ sè gǔ xiāng]
【解釋】形容器物書畫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
【出處】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古畫色墨,或淡墨,則積塵所成,有一種古香可愛。”
【示例】你可以從明亮的窗玻璃后面看到古色古香的字畫、瓷器、銅鼎和小銅佛等等。 ——徐遲《真跡》
【第49句】:一瓣之香[yī bàn zhī xiāng]
【解釋】一瓣:即一炷香。用點燃的一炷香表達心中的虔誠。多用來表示對老師的崇敬之情。
【出處】唐·韓偓《仙山》詩:“一炷心香洞府開,偃松皺澀半莓苔。”宋·陳師道《觀兗文忠公家六一堂圖書》詩:“向來一瓣香,敬為曾南豐。”
【第50句】:瘞玉埋香[yì yù mái xiāng]
【解釋】瘞:埋藏;玉、香:泛指美貌的女子。指美麗的女子死亡。
【出處】明·高啟《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加減樂事浮云改,瘞玉埋者今幾載?”
“香”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一脈香煙[yī mài xiāng yān]
【解釋】指延續家世的后代。人死,后嗣須常上香祭掃,故云。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六回:“正因為姐姐你在黑風崗能仁寺救了他兒子性命,保了他安家一脈香煙,因此我公婆以德報德,也想續你何家一脈香煙。”
【第2句】:衣香鬢影[yī xiāng bìn yǐng]
【解釋】形容婦女的衣著穿戴十分華麗(多指人多的場合)。借指婦女。
【出處】北周·庾信《春賦》:“屋里衣香不如花。”唐·李賀《詠懷》詩:“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
【示例】那紅樓畫閣,卷上珠簾,二作嬋娟,倚欄而望,衣香鬢影,掩映霏微。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九回
【第3句】:余香滿口[yú xiāng mǎn kǒu]
【解釋】吃過東西后滿口都是余下的香味。比喻文學或藝術作品耐人回味。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三回:“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書來瞧,從頭看去,越看越愛看,不到一頓飯工夫,將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覺詞藻警人,余香滿口。”
【第4句】:溫香軟玉[wēn xiāng ruǎn yù]
【解釋】溫:溫和;軟:柔和;香、玉:女子的代稱。舊小說形容女子的身體。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軟玉溫香,休道是相親旁若能夠湯他一湯,倒與人消災障。”
【示例】可憐嫩蕊新花,拍殘狂蝶;卻恨溫香軟玉,拋擲終風。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九
【第5句】:班香宋艷[bān xiāng sòng yàn]
【解釋】班固和宋玉均善辭賦,以富麗見稱,后以之泛稱辭賦之美者。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聽稗》:“早歲清詞,吐出班香宋艷;中年浩氣,流成蘇海韓潮。”
【第6句】:焚香膜拜[fén xiāng mó bài]
【解釋】燒香跪拜,以表尊敬服從之意。同“焚香禮拜”。
【出處】明·歸有光《唐孺人墓志銘》:“兆多疾,每疾作,孺人輒不食飲,焚香膜拜,以祈福祐。”
【第7句】:玉碎香消[yù suì xiāng xiāo]
【解釋】比喻女子死亡。
【出處】明·無名氏《尋親記》第二十四出:“玉碎香消鏡臺荒,綠云繚亂懶梳妝。”
【示例】她已經玉碎香消了,你再悲傷也沒用
【第8句】:暗香疏影[àn xiāng shū yǐng]
【解釋】暗香:清幽的香氣;疏影:稀疏的枝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態,后被用為梅花的代稱。
【出處】宋·林逋《林和靖集·卷二·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示例】兩個站在小橋上,疏影暗香,自甘清冷,屋后山岡積雪如銀,背著手玩賞。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十四回
【第9句】:焚香掃地[fén xiāng sǎo dì]
【解釋】形容清幽的隱居生活。
【出處】宋·王讜《唐語林·文學》:“韋應物立性高潔,鮮食寡欲,所居焚香掃地而坐。”
【示例】河間先生典校秘書廿余年,學問文章名滿天下……焚香掃地,杜門著述而已。 ——清·盛時彥《〈閱微草堂筆記〉跋》
【第10句】:薰以香自焚[xūn yǐ xiāng zì fén]
【解釋】薰:香草。香草因為有香味才遭焚燒。比喻人因有才能而招來禍患。
【出處】《漢書·龔勝傳》:“嗟,薰以香自焚,膏以明自銷,龔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
【第11句】:衣香髻影[yī xiāng jì yǐng]
【解釋】衣香:衣服上散發出來的香氣;髻影:頭發的影子。形容婦女的衣著穿戴十分華麗。借指婦女。
【出處】北周·庾信《春賦》:“池中水影懸勝鏡,屋里衣香不如花。”唐·李賀《詠懷》詩:“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
【示例】有少年觀燈,夜歸遇少婦甚妍麗,徘徊歧路,若有所待,衣香髻影,楚楚動人。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
【第12句】:寶馬香車[bǎo mǎ xiāng chē]
【解釋】華麗的車子,珍貴的寶馬。指考究的車騎。
【出處】唐·韋應物《長安道》詩:“寶馬橫來下建章,香車卻轉避馳道。
【示例】冷落了歌兒舞女,空閑了寶馬香車。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
【第13句】:行香掛牌[xíng xiāng guà pái]
【解釋】學政到省后例行的儀式。行香:到孔丘廟燒香。掛牌:出牌公告考試地點、日期等。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次日,行香掛牌。先考了兩場生員。”
【第14句】:焚香禮拜[fén xiāng lǐ bài]
【解釋】焚香:點燃香火;禮拜:向尊敬的人或神靈行禮跪拜。燒香跪拜,以表尊敬服從之意。
【出處】元·無名氏《玩江亭》第一折:“人生在世長安樂了那,焚香頂禮則個謝皇天呵。”
【示例】卻說玄德前軍……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百姓扶老攜幼,滿路瞻觀,焚香禮拜。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第15句】:軟香溫玉[ruǎn xiāng wēn yù]
【解釋】軟:柔和;溫:溫和;玉、香:女子的代稱。舊小說形容女子的身體。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軟玉溫香,休道是相親旁若能夠湯他一湯,倒與人消災障。”
【示例】央公子減被添衾,軟香溫玉,豈無動情之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第16句】: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xián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
【解釋】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出處】宋·張世南《宦游紀聞》:“云南南一番國,專尚釋教,又犯罪應誅者,捕之急,趨往寺中,抱佛腳悔過,便貰其罪。今諺云:'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乃番僧之語流于中國地。”
【示例】正是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各各暗笑,落得受了買東西吃。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十
【第17句】:生香活色[shēng xiāng huó sè]
【解釋】書面上呈現活生生的景象,而且散發出香味。形容詩畫所描繪的景物生動逼真。
【出處】元·王惲《繁杏錦鳩圖》:“盡堪活色生香里,擁顧雙棲過一春。”
【第18句】:異香異氣[yì xiāng yì qì]
【解釋】特異的香味和氣息。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他就說了個海上仙方兒,又拾了一包末藥作引子,異香異氣的。”
【第19句】:焚香頂禮[fén xiāng dǐng lǐ]
【解釋】猶焚香禮拜。
【出處】元·無名氏《望江亭》第一折:“人生在世長安樂了那,焚香頂禮則個謝皇天呵,噲噲。”
【示例】那杭州百姓,前番受過他的恩惠,今又聽得他來,不勝歡喜,大家都打點焚香頂禮遠接。 ——《西湖佳話·六橋才跡》
【第20句】:聞香下馬[wén xiāng xià mǎ]
【解釋】聞:嗅;香:酒香味。聞到酒的香味,盡管正騎馬趕路,也要下馬品嘗。形容酒非常好。
【出處】清·酌元亭主人《照世杯·百和坊將無作有》:“那三太爺頻頻咽涎,象有聞香下馬的光景。”
【第21句】:熏香荀令[xūn xiāng xún lìng]
【解釋】形容官吏美名遠揚,為人所敬仰。也形容獨具風采,風度優雅的官吏。
【出處】晉·習鑿齒《襄陽記》載:東漢荀彧性喜香,常將衣服薰香,若去他人家坐一下,坐處三日有香氣。唐·李端《贈郭駙馬》:“熏香荀令偏憐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示例】昏又曉,蝶夢不棲芳草。照映瓊林人物好,熏香荀令小。 ——元·李俊明《謁金門》詞
【第22句】:玉軟香溫[yù ruǎn xiāng wēn]
【解釋】軟:柔和;香、玉:女子的代稱;溫:溫和。舊小說形容女子的身體。
【出處】元·李文蔚《燕青搏魚》第二折:“穿著些素淡衣服越風韻,兀的不是天生成玉軟香溫。”
【示例】雖陽臺春小,巫峽云封,而玉軟香溫,正不知病相如魂銷幾許。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十八回
【第23句】:溫香艷玉[wēn xiāng yàn yù]
【解釋】比喻婦女的美好姿質。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冥誓》:“看他溫香艷玉神清絕,人間迥別。”
【示例】清·洪昇《長生殿·埋玉》:“溫香艷玉須臾化,今世今生怎見他!”
【第24句】:惜香憐玉[xī xiāng lián yù]
【解釋】憐、惜:愛憐;香、玉:比喻女子。比喻男子對所愛女子的照顧體貼。
【出處】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四折:“相逢沒話說,不見卻思量,全不肯惜玉憐香,則他那古敝性尚然強。”
【示例】必是八分恐懼,二分惱怒,扯動韋小寶惜香憐玉之情。 ——金庸《鹿鼎記》第二十一回
【第25句】:接續香煙[jiē xù xiāng yān]
【解釋】香煙:祭祖時所燃的煙香。舊時比喻生養子孫,使家族繁衍不斷。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掐得這些少家私,卻不曾生得個兒子,傳授與他,接紹香煙。”
【示例】官人既然做了官,總以接續香煙為重,從此要早畢婚姻,成家立業要緊。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二十七回
【第26句】:天香國色[tiān xiāng guó sè]
【解釋】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出處】唐·李浚《摭異記》:“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示例】他有個親生的女兒,叫做娟奴,見在南瓦子住,果是天香國色。 ——明·鄭若庸《玉玦記·訪友》
【第27句】:書香人家[shū xiāng rén jiā]
【解釋】指世代都是讀書人的家庭。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六回:“原來是個仕宦書香人家,怪不的他得夫人那樣明理。”
【示例】你看,全是這樣的子弟,詩禮人家,書香人家,還有什么希望? ——巴金《秋》三
【第28句】:軟紅香土[ruǎn hóng xiāng yù]
【解釋】形容都市的繁華。
【出處】宋·蘇軾《次韻蔣穎叔錢穆父從駕景陵宮》詩:“半白不羞垂領發,軟紅猶戀性車塵。”自注:“前輩戲語:'西湖風月,不如京華軟紅香土。’”
【第29句】:心香一瓣[xīn xiāng yī bàn]
【解釋】心香:舊時稱中心虔誠,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樣。比喻十分真誠的心意。
【出處】唐·韓偓《仙山》詩:“一炷心香洞府開,偃松皺澀半莓苔。”宋·瞿翁《滿江紅·孟史君禱而得雨》:“禱雨文昌,只全靠、心香一瓣。”
【示例】留幾般殘箋兼斷楮,盡教人短誦又長謠,心香一瓣虔燒,恨不識先生貌,只認得押角的紅泥把姓名標。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二
【第30句】:渡河香象[dù hé xiāng xiàng]
【解釋】渡:橫渡江河。大象過河,腳踏河底。形容評論文字精辟透徹。
【出處】《優婆塞戒經》第一卷:“如恒河水。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能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
【第31句】: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解釋】平時:平常;抱佛腳:拜佛。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出處】魯迅《雜論管閑事·做學問·灰色等》:“卻還用'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十個字形容當今學術界大部分的狀況。”
【第32句】:正頭香主[zhèng tóu xiāng zhǔ]
【解釋】嫡傳的子孫。引申以稱事物的正主。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七回:“張四,你休胡言亂語,我雖不才,是楊家正頭香主。”
【示例】這魏大哥是正頭香主,指望著娶過媳婦去侍奉婆婆,生兒種女,當家理紀,不知那等的指望。(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七十二回)
【第33句】:斷香零玉[duàn xiāng líng yù]
【解釋】比喻女子的尸骸。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尸解》:“這是我斷香零玉沉埋處,好結果一場廝耨,空落得薄命留。”
【第34句】:玉葬香埋[yù zàng xiāng mái]
【解釋】指美麗的女子死亡。含有惋惜之意。
【出處】唐·無名氏《王承檢掘得墓銘》:“車道之北,邽山之陽。深深葬玉,郁郁埋香。”
【示例】察知佳人有主,忿火中燒,萬慮俱斷矣。未幾,聞玉葬香埋,然悲喪,恨不從麗人俱死。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封三娘》
【第35句】:古香古色[gǔ xiāng gǔ sè]
【解釋】古香:古書畫散發出來的氣味。古雅的色調、意趣。形容器物、書畫和建筑等。
【出處】王統照《青島素描》:“哼!中國的古老文化……什么東西只要古香古色的那就是!”
【第36句】:十步香草[shí bù xiāng cǎo]
【解釋】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出處】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第37句】:偷香竊玉[tōu xiāng qiè yù]
【解釋】比喻引誘婦女。
【出處】《晉書·賈充傳》:“時西域有貢奇香,一著人則經月不歇,帝甚貴之,惟以賜充及大司馬陳騫。其女密盜以遺壽,充僚屬與壽燕處,聞其芬馥,稱之于充。……”
【示例】穩坐了七香車,高揭了三檐傘,請受了金花誥,再不赴偷香竊玉期。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四折
【第38句】:書香門第[shū xiāng mén dì]
【解釋】舊時指上輩有讀書人的家庭。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四十回:“如今眼看著書香門第是接下去了,衣飯生涯是靠得住了。”
【示例】她每天一想到自己出身于書香門第,哥哥是個舉人,卻落入賊人之手,已夠丟盡了祖宗的人。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
【第39句】:玉殞香消[yù yǔn xiāng xiāo]
【解釋】殞:墜落,死亡。像玉一樣殞落,像花一樣凋謝。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
【示例】那一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卻是《長恨歌》中,楊貴妃玉殞香消,魂魄在了仙山的情景。 ——王安憶《長恨歌》第二部第一章
【第40句】:玄香太守[xuán xiāng tài shǒu]
【解釋】太守:官名。墨汁的別稱
【出處】《纂異記》:“薛稷為墨封九錫,拜松煙督護,玄香太守,兼亳州諸郡平章事。”
【第41句】:玉減香消[yù jiǎn xiāng xiāo]
【解釋】香、玉:舊詩文中美女的代稱;消、減:消瘦。比喻美女日漸消瘦。
【出處】元·商衢《新水令》:“唱道是廢寢忘飧,玉減香消。”
【示例】舊時容貌,到如今玉減香消,無聊。 ——明·無名氏《南牢記》第二折
【第42句】:旁得香氣[páng dé xiāng qì]
【解釋】在一旁的人也能嗅到香味。喻指無關的人,由于條件便利,同樣得到好處。
【出處】清·翟灝《通俗編·交際·旁得香氣》:“譬如妙香,一人賣,一人買,旁人在邊,亦得香氣。”
【第43句】:美人香草[měi rén xiāng cǎo]
【解釋】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出處】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修、美人,以譬于君。”
【示例】“美人香草”從此便成為政治的譬喻,影響后來解詩作詩的人很大。 ——朱自清《經典常談·辭賦》
【第44句】:馨香禱祝[xīn xiāng dǎo zhù]
【解釋】馨香:燒香;禱祝:禱告祝愿。原指迷信的人虔誠地向神祈禱祝愿。后引申指真誠地期望。
【出處】《尚書·酒誥》:“弗惟德馨香,祀登聞于天。”
【示例】這就是我們人類全體所馨香禱祝的世界大同。 ——李大釗《聯合主義與世界組織》
【第45句】:書香世家[shū xiāng shì jiā]
【解釋】指世代都是讀書人的家庭。
【出處】高云覽《小城春秋》第十三章:“劉眉盡管把鼻子都氣歪了,也還是保持著書香世家的風度。”
【第46句】:十步香車[shí bù xiāng chē]
【解釋】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第47句】:衣香人影[yī xiāng rén yǐng]
【解釋】衣服上的香氣,人的影子。寫女性的氣息形體
【出處】清·王士禛《冶春絕句》:“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
【第48句】:摶香弄粉[tuán xiāng nòng fěn]
【解釋】比喻和女人交往廝混。
【出處】明·賈仲明《對玉梳》第一折:“你待要摶香弄粉,妝孤學俊,便準備著那一年春盡一年春。”
【第49句】:薰香自燒[xūn xiāng zì shāo]
【解釋】薰:香草。薰草因為有香氣而招致焚燒。比喻人因有才能而招致災禍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龔勝傳》:“薰以香自燒,膏以明自銷,龔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
【第50句】:焚香列鼎[fén xiāng liè dǐng]
【解釋】焚:燃燒,點燃;列:排列。點起名貴的香,擺滿很多的美味佳肴。形容生活闊氣和講究排場。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勸農》:“焚香列鼎奉君王,饌玉炊金飽即妨。”
【第51句】:接紹香煙[jiē shào xiāng yān]
【解釋】香煙:祭祖時所燃的煙香。舊時比喻生養子孫,使家族繁衍不斷。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掐得這些少家私,卻不曾生得個兒子,傳授與他,接紹香煙。”
【第52句】:分香賣履[fēn xiāng mài lǚ]
【解釋】舊時比喻人臨死念念不忘妻兒。
【出處】漢·曹操《遺令》:“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
【示例】取筆作詩,絕筆而終,殊無分香賣履之意。 ——宋·李清照《金石錄后序》
【第53句】:花香鳥語[huā xiāng niǎo yǔ]
【解釋】鳥語:鳥鳴如同講話一般。形容春天動人的景象。
【出處】宋·呂本中《紫薇·庵居》:“鳥語花香變夕陰,稍閑復恐病相尋。”
【示例】云霧漸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煙來往,各處花香鳥語,頗可盤桓。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八回
【第54句】:雪北香南[xuě běi xiāng nán]
【解釋】多雪的北方和花木飄香的南方。
【第55句】: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
【解釋】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出處】馮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一旦聽說要考試了,三位大臣立時著了慌。”
【示例】俗話說: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沒有準備是不行的。
【第56句】:油壁香車[yóu bì xiāng chē]
【解釋】稱婦女所乘油壁車。
【出處】宋·晏殊《寓意》詩:“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
【第57句】:玉碎香殘[yù suì xiāng cán]
【解釋】比喻美貌女子的死亡。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十七出:“玉碎香殘荒郊臥,云拋雨斷重泉墮。”
【示例】不要等到玉碎香殘時你才珍惜她
【第58句】:書香門戶[shū xiāng mén hù]
【解釋】指世代都是讀書人的家庭。
【出處】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丈夫]是個所謂書香門戶子弟。”
【第59句】:玉碎香銷[yù suì xiāng xiāo]
【解釋】比喻女子的死。
【出處】清·湘靈子《軒亭冤》第七出:“喜今朝玉碎香銷,魂游天國路迢迢,此去何須悲悼。”
【第60句】:鹽香風色[yán xiāng fēng sè]
【解釋】鹽的香味,風的顏色。鹽本無香,風本無色,佛家用以比喻法本無有。
【出處】《成實論》卷一:“及世間事中兔角龜毛蛇足鹽香風色等。”
【第61句】:憐香惜玉[lián xiāng xī yù]
【解釋】惜、憐:愛憐;玉、香:比喻女子。比喻男子對所愛女子的照顧體貼。
【出處】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四折:“相逢沒話說,不見卻思量,全不肯惜玉憐香,則他那古敝性尚然強。”
【示例】想著他酒席兒上憐香惜玉。 ——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
【第62句】:繡閣香閨[xiù gé xiāng guī]
【解釋】閨、閣:舊指女子的住處。指富貴人家青年女子的住處。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九十一回:“膝多綿,性少血;氣難伸,腰易折。在繡閣香閨,令人羞絕。”
【第63句】:玉減香銷[yù jiǎn xiāng xiāo]
【解釋】比喻美人的消瘦、萎靡。
【出處】宋·張先《漢宮春》詞:“玉減香銷,被嬋娟誤我,臨鏡裝慵。”
【示例】暗朱箔,雨寒風峭,試羅衣玉減香銷。 ——元·任昱《紅繡鞋·春情》曲
【第64句】:偎香倚玉[wēi xiāng yǐ yù]
【解釋】偎:緊貼;依:靠著。指玩弄妓女。
【出處】元·徐琰《青樓十詠·初見》:“一笑情通,傍柳隨花,偎香倚玉,弄月摶風。”
【第65句】:燒香禮拜[shāo xiāng lǐ bài]
【解釋】敬奉神佛的一種儀式。
【出處】《晉書·佛圖澄傳》:“王度疏斷,漢人悉不聽,詣寺燒香禮拜以遵典禮。”
【示例】獲其金人,帝以為大神,列于甘泉宮。金人率長文余,不祭祀,但燒香禮拜而已。 ——《魏書·釋老志》
【第66句】:書香銅臭[shū xiāng tóng chòu]
【解釋】書香:讀書的家風;銅臭:銅錢上的臭味。指集書香和銅臭于一體的書商。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何物充棟汗車牛,混了書香銅臭。賈儒商秀,怕遇著秦皇大搜。”
【第67句】:異香撲鼻[yì xiāng pū bí]
【解釋】不同尋常的香味撲鼻而來。
【出處】清·劉璋《飛花艷想》第六回:“柳友梅接在手,便覺異香撲鼻,珍味沁心,與尋常世上的酒味大不相同,才飲下喉,便陶然欲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