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鴉”的成語(23個)
本文整理了鴉飛雀亂、信筆涂鴉、鴟鴉嗜鼠等含“鴉”的成語23個,其中“鴉”開頭的成語10個,“鴉”結尾的成語8個,“鴉”在中間的成語5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鴉”開頭的成語【第1句】:鴉飛雀亂[yā fēi què luàn]
【解釋】形容十分紛亂的樣子。
【出處】清·華偉生《開國奇冤·約敘》:“最可笑那些提調、教習以及高等科學員,一個個跑得精光,只剩了些尋常科的學生,在那里鴉飛雀亂。”
【第2句】:鴉默雀靜[yā mò què jìng]
【解釋】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沒有一點聲息。
【出處】宋·蘇軾《絕句三首》:“天風吹雨入闌干,烏鵲無聲夜向闌。”
【示例】賀老師說完了,三個人鴉默雀靜地戳在路燈底下。 ——陳建功《找樂》第五章
【第3句】:鴉飛鵲亂[yā fēi què luàn]
【解釋】①猶言絮絮咶耳。②形容紛亂。
【出處】明·馮夢龍《山歌·魚船婦打生人相罵》:“一張嘴嘗是鴉飛鵲亂,久慣是牛皮鳥筋。”
【示例】早被趙德勝、廖永忠殺入老營,就將火四散放起,烈焰沖天,吳兵鴉飛鵲亂的逃走。 ——《英烈傳》第二三回
【第4句】:鴉雀無聞[yā què wú wén]
【解釋】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
【出處】宋·蘇軾《絕句三首》:“天風吹雨入闌干,烏鵲無聲夜向闌。”
【示例】仔細再聽,外面鴉雀無聞,不但并無炮聲,連報喜的也不見了。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六回
【第5句】:鴉巢生鳳[yā cháo shēng fèng]
【解釋】烏鴉的窩里生出了鳳凰。比喻貧苦人家培養出了才化的人物。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僧問:'如何是異類?’顯端曰:'鴉巢生鳳。’”
【示例】她出身于偏遠山區的農民家庭,這次考入北京,人稱她父母鴉巢生鳳
【第6句】:鴉窩里出鳳凰[yā wō lǐ chū fèng huáng]
【解釋】烏鴉的窩里生出了鳳凰。比喻貧苦人家培養出了才化的人物。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二:“僧問:'如何是異類?’顯端曰:'鴉巢生鳳。’”
【示例】老的每道,這個是誰,是陳媽媽家大的個孩兒。嗨!鴉窩里出鳳凰。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二折
【第7句】:鴉默鵲靜[yā mò què jìng]
【解釋】形容沒有一點聲息。同“鴉默雀靜”。
【出處】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三:“會議室里,鴉默鵲靜,只有那口小白鐘發出嘀嘀噠噠的,很有規則的微響。”
【第8句】:鴉雀無聲[yā què wú shēng]
【解釋】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四:“公曰:'鴉去無聲,又何言聞?’”宋·蘇軾《絕句三首》:“天風吹雨入闌干,烏鵲無聲夜向闌。”
【示例】直等到大眾去凈之后,靜悄悄的鴉雀無聲。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
【第9句】:鴉鵲無聲[yā què wú shēng]
【解釋】形容非常靜。同“鴉雀無聲”。
【出處】《痛史》第二回:“此時只覺得靜悄悄的鴉鵲無聲。”
【示例】鴉鵲無聲。回答這卑鄙的勸誘的是:道靜的沉默,小俞也沉默。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
【第10句】:鴉沒鵲靜[yā méi què jìng]
【解釋】形容沒有一點聲息。同“鴉默雀靜”。
【出處】《紅樓夢》第五十回:“我因為到了老祖宗那里,鴉沒鵲靜的,問小丫頭子們,他又不肯叫我到園里來。”
“鴉”結尾的成語【第1句】:信筆涂鴉[xìn bǐ tú yā]
【解釋】信:聽憑,隨意;信筆:隨意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涂亂畫。形容字寫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謙之詞。
【出處】唐·盧仝《示添丁》詩:“不知四體正困憊,泥人啼哭聲呀呀。忽來案上翻墨汁,涂抹詩書如老鴉。”
【示例】僻處蠻鄉,無師講究,不過信筆涂鴉。 ——清·李漁《意中緣·先訂》
【第2句】:字若涂鴉[zì ruò tú yā]
【解釋】涂鴉:比喻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比喻書法拙劣、幼稚
【出處】唐·盧全《示添丁》詩:“忽來案上翻墨汁,涂抹詩書如老鴉。”
【第3句】:信手涂鴉[xìn shǒu tú yā]
【解釋】信:聽憑,隨意;信手:隨意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涂亂畫。形容字寫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謙之詞。
【出處】唐·盧仝《示添丁》詩:“不知四體正困憊,泥人啼哭聲呀呀。忽來案上翻墨汁,涂抹詩書如老鴉。”
【第4句】:布袋里老鴉[bù dài lǐ lǎo yā]
【解釋】比喻雖然活著,但象死了一樣。
【出處】清·瞿灝《通俗編·禽魚》:“欽山邃曰:'布袋里老鴉,雖活如死。”
【第5句】:初學涂鴉[chū xué tú yā]
【解釋】涂鴉:比喻書法拙劣或寫作水平不高,涂抹修改的地方很多。形容剛開始研究學問。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嬌娜》:“小子初學涂鴉,勿以友故,行輩視之也。”
【第6句】:彩鳳隨鴉[cǎi fèng suí yā]
【解釋】鳳:鳳凰;鴉:烏鴉。美麗的鳳鳥跟了丑陋的烏鴉。比喻女子嫁給才貌配不上好的人。
【出處】宋·祝穆《事文類聚》:“杜大中起于行伍,妾能詞,有'彩鳳隨鴉’之句,杜怒曰:'鴉且打鳳’。”
【示例】自從加克娶了姑娘,人人都道彩鳳隨鴉,不免紛紛議論。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六回
【第7句】:采鳳隨鴉[cǎi fèng suí yā]
【解釋】比喻才貌出眾的女子嫁給遠不如自己的男人。
【第8句】:畫蚓涂鴉[huà yǐn tú yā]
【解釋】形容書法或文字拙劣。多用作謙詞。
【出處】明·宋濂《贈會稽韓伯時序》:“顧余不敏,操無用之學,徒以空文出應時須,畫蚓涂鴉,日不暇給。”
【示例】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49回:“一張收據,上面寫的畫蚓涂鴉,不成字體。”
“鴉”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鴟鴉嗜鼠[chī yā shì shǔ]
【解釋】比喻嗜好各不相同。
【出處】《莊子·齊物論》:“民食芻豢,麋鹿食薦, 且甘帶,鴟鴉嗜鼠,四者孰知正味。”
【第2句】:天下烏鴉一般黑[tiān xià wū yā yī bān hēi]
【解釋】比喻不管哪個地方的剝削者壓迫者都是一樣的壞。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七回:“這更奇了,天下烏鴉一般黑,豈有兩樣的。”
【示例】前幾天也頗有流言,正如去年夏天我在北京一樣,哈哈,真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哉。(魯迅《書信集·致孫伏園》)
【第3句】:天下老鴉一般黑[tiān xià lǎo yā yī bān hēi]
【解釋】比喻壞人壞事各地都差不多,到處都是一樣黑暗。
【出處】魯迅《致孫伏園》:“前幾天也頗有流言,正如去年夏天我在北京一樣。哈哈,真是天下老鴉一般黑。”
【第4句】:烏鴉嘴[wū yā zuǐ]
【解釋】比喻說話討厭的人。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煙消云散》:“我變成烏鴉嘴了。”
【示例】小心你的烏鴉嘴,千萬要免開尊口。
【第5句】:鶻入鴉群[hú rù yā qún]
【解釋】鶻:同“隼”,一種兇猛的大鳥。比喻驍勇無敵。
【出處】《北齊書·南安王思好傳》:“爾擊賊如鶻入鴉群,宜思好事。”
【示例】左盤右射紅塵中,鶻入鴉群有誰敵。 ——唐·韓翃《寄哥舒仆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