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凄”的成語(15個)
本文整理了凄入肝脾、蝶怨蛩凄、情凄意切等含“凄”的成語15個,其中“凄”開頭的成語8個,“凄”結尾的成語2個,“凄”在中間的成語5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凄”開頭的成語【第1句】:凄入肝脾[qī rù gān pí]
【解釋】形容非常悲傷。
【出處】三國魏·繁休伯《與魏文帝箋》:“詠北狄之遐征,奏胡馬之長思,凄入肝脾,哀感頑艷。”
【第2句】:凄然淚下[qī rán lèi xià]
【解釋】凄然:寒涼。形容凄涼悲傷。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玄德聽罷,驀然想起在吳繁華之事,不覺凄然淚下。”
【示例】在路非止一日,回到東都,見了妻子,好生慚赧,終日只在書房里發憤攻書。每想起落第的光景,便凄然淚下。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
【第3句】:凄凄楚楚[qī qī chǔ chǔ]
【解釋】指十分凄涼悲哀。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67回:“凄凄楚楚又哭起來;獨有薛冶兒捧著朱貴兒石欄,把當初分別的話,一一訴將出來。”
【第4句】:凄愴流涕[qī chuàng liú tì]
【解釋】凄愴:傷感悲痛。悲傷得流淚。
【出處】《孔叢子·儒服》:“未知后會何期,凄愴流涕。”
【第5句】:凄風寒雨[qī fēng hán yǔ]
【解釋】形容天氣惡劣,或比喻境況的凄涼悲慘。同“凄風苦雨”。
【出處】清·葆光子《物妖志·木類·柳》:“方其凄風寒雨,杏褪桃殘,山路蕭條,愁云千里,苔荒蘚敗,情揚魂銷,不可謂無憂也。”
【第6句】:凄風冷雨[qī fēng lěng yǔ]
【解釋】凄風:寒冷的風;冷雨:冰冷的雨。形容天氣惡劣。后用來比喻境遇悲慘凄涼。
【出處】《左傳·昭公四年》:“春無凄風,秋無苦雨。”
【示例】時遇秋天,怎當那凄風冷雨,過雁吟蟲,眼前景物,無一件不是牽愁觸悶的。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
【第7句】:凄風苦雨[qī fēng kǔ yǔ]
【解釋】凄風:寒冷的風;苦雨:久下成災的雨。形容天氣惡劣。后用來比喻境遇悲慘凄涼。
【出處】《左傳·昭公四年》:“春無凄風,秋無苦雨。”
【示例】我們住在這里,總不了局,不如趁這顏色未衰,再去混他幾年,何苦在這里,受這些凄風苦雨。 ——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六十二回
【第8句】:凄風楚雨[qī fēng chǔ yǔ]
【解釋】形容天氣惡劣,或比喻境況的凄涼悲慘。同“凄風苦雨”。
【出處】清·程麟《此中人語·田螺妖》:“[女]每于凄風楚雨之時,常思歸去。”
【示例】清·程麟《此中人語·田螺妖》:“每于凄風楚雨之時,常思歸去。”
“凄”結尾的成語【第1句】:蝶怨蛩凄[dié yuàn qióng qī]
【解釋】比喻哀怨凄清的思家之情。
【出處】清·孫麟趾《金縷曲·定庵將歸托寄家書賦此送別》詞:“蝶怨蛩凄書不盡,只封將淚點教君寄。”
【第2句】:風雨凄凄[fēng yǔ qī qī]
【解釋】凄凄:寒冷。風雨交加,清冷凄涼。
【出處】《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凄凄,雞鳴喈喈。”
【示例】歌臺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 ——唐·杜牧《阿房宮賦》
“凄”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情凄意切[qíng qī yì qiē]
【解釋】指心境十分悲傷。
【出處】明·康海《王蘭卿》第二折:“他那里肉跳心驚,你這里情凄意切。”
【第2句】:音容凄斷[yīn róng qī duàn]
【解釋】形容聲音容貌哀傷到極點的情態。
【出處】唐·戴君孚《廣異記·閻陟》:“后一日,夢婦女來別,音容凄斷,曰:'已是前長史女,死殯在城東南角。’”
【第3句】:寒蟬凄切[hán chán qī qiè]
【解釋】寒蟬: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時,知了發出凄慘而低沉的聲音。文藝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涼的氣氛和情調。
【出處】晉·陸云《陸清河集·寒蟬賦》:“于是貧居之士,喟爾相與而俱嘆曰:'寒蟬哀鳴,其聲也悲;四時去暮,臨河徘徊。’”
【示例】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宋·柳永《雨霖鈴》詞
【第4句】:苦雨凄風[kǔ yǔ qī fēng]
【解釋】苦雨:久下成災的雨;凄風:寒冷的風。形容天氣惡劣。后用來比喻境遇悲慘凄涼。
【出處】《左傳·昭公四年》:“春無凄風,秋無苦雨。”
【示例】黃昏長夜,捱了多少苦雨凄風;春晝秋霄,受了多少魂驚目斷。 ——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二十八回
【第5句】:滿目凄涼[mǎn mù qī liáng]
【解釋】所見的全是凄慘冷落的景象。
【出處】陳毅《過黃泛區書所見》:“三過黃泛區,走蹌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滿目凄涼。”
【示例】城市凋敝,農村破產,滿目凄涼,慘絕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