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溜”的成語(18個)
本文整理了溜之大吉、順口溜、黑不溜秋等含“溜”的成語18個,其中“溜”開頭的成語4個,“溜”結尾的成語1個,“溜”在中間的成語13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溜”開頭的成語【第1句】:溜之大吉[liū zhī dà jí]
【解釋】溜:趁人看不見走開;吉:吉祥。偷偷地跑掉為妙。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四回:“稚燕趁著他們擾亂的時候,也就溜之大吉。”
【示例】有的溜之大吉,悄悄地爬上開往上海的四等車。 ——葉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第2句】:溜須拍馬[liū xū pāi mǎ]
【解釋】拍馬:拍馬屁。比喻討好奉承。
【出處】浩然《艷陽天》第128章:“跟在李鄉長的屁股后邊,溜須拍馬,可神氣啦。”
【示例】他一向會溜須拍馬。
【第3句】:溜干二凈[liū gān èr jìng]
【解釋】一點不剩,非常干凈。
【示例】一點不剩,非常干凈。
【第4句】:溜之乎也[liū zhī hū yě]
【解釋】溜走(諷刺的、風趣的說法)。
【出處】清·吳趼人《痛史》第六回:“他卻少陪也不說一聲,就此溜之乎也去了。”
【示例】三荷包見此光景,搭訕著就溜之乎也。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回
“溜”結尾的成語【第1句】:順口溜[shùn kǒu liū]
【解釋】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口頭韻文。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幾句順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勢:上面放,下面望,中間有些頂門杠!”
“溜”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黑不溜秋[hēi bù liū qiū]
【解釋】形容黑得很難看。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1章:“一個夏天過去,都曬得黑不溜秋。”
【示例】他長得黑不溜秋,十分難看。
【第2句】:灰不溜丟[huī bù liū diū]
【解釋】灰色,形容因為某種原因而感到難堪,情緒低落。
【示例】他挨了頓批,灰不溜丟地回來了。
【第3句】:拍馬溜須[pāi mǎ liū xū]
【解釋】比喻諂媚奉承。
【出處】草明《乘風破浪》:“新社會拍馬溜須根本吃不開。”
【示例】不靠拍馬溜須是很難有出頭之日的。
【第4句】:走花溜水[zǒu huā liū bīng]
【解釋】比喻吹牛,說大話。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四回:“你莫象才來的那個和尚,走花溜水的胡纏。”
【第5句】:賊眉溜眼[zéi méi liū yǎn]
【解釋】形容非常狡猾的樣子。
【示例】他那賊眉溜眼的樣子讓人看不順眼。
【第6句】:滾瓜溜油[gǔn guā liū yóu]
【解釋】形容背得非常熟練。
【出處】清·蒲松齡《東郭外傳》:“做的有枝有葉,念的滾瓜溜油。”
【第7句】:一溜風[yī liù fēng]
【解釋】形容跑得很快。
【出處】明·清溪道人《禪真逸史》第二十一回:“心下大喜,將書藏在柏中,復翻身爬出窗外,將窗扇依舊閉上,一溜風走到方丈里坐定,悄悄開書,默誦那詞咒。”
【示例】童奶奶連忙收拾了身上,雇了個驢,一溜風回到娘家。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八十四回
【第8句】:山溜穿石[shān liù chuān shí]
【解釋】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出處】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泰山之溜穿石。”
【第9句】:走花溜冰[zǒu huā liū bīng]
【解釋】比喻吹牛,說大話。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四回:“你莫象才來的那個和尚,走花溜冰的胡纏。”
【第10句】:街溜子[jiē liū zǐ]
【解釋】指游蕩街衢、不務正業的奸滑之徒。
【示例】請收起你的街溜子形象,踏踏實實地工作。
【第11句】:一溜煙[yī liú yān]
【解釋】形容跑得很快。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五回:“那些親友聽見,就一溜煙如飛的出去了。”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回:“說罷了這一句,便一溜煙外面去了。”
【示例】那捉他的巡捕見問官和他認得,便一溜煙走了。 ——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八回
【第12句】:滾瓜溜圓[gǔn guā liū yuán]
【解釋】指非常圓,滾圓。
【出處】他養的豬頭頭~。
【示例】他養的豬頭頭滾瓜溜圓
【第13句】:擠眉溜眼[jǐ méi liū yǎn]
【解釋】用眼睛、眉毛示意。同“擠眉弄眼”。
【出處】明·馮惟敏《僧尼共犯》第一折:“遇著不老實的婦人,和他擠眉溜眼,調順私情。”
【示例】別老跟我擠眉溜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