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弭”的成語(7個)
本文整理了弭盜安民、救苦弭災等含“弭”的成語7個,其中“弭”開頭的成語5個,“弭”在中間的成語2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弭”開頭的成語【第1句】:弭盜安民[mǐ dào ān mín]
【解釋】弭:平息;安:穩定。平息盜賊,穩定民生。
【出處】《元史·武宗紀一》:“弭盜安民,事為至重,宜即議行之。”
【示例】象這盜賊橫行,全不肯講究一個弭盜安民的良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第2句】:弭口無言[mǐ kǒu wú yán]
【解釋】緊閉著嘴,什么也不說。
【出處】《戰國策·秦策二》:“吾事善矣!子其弭口無言,以待吾事子其弭口無言,以待吾事。”
【第3句】:弭耳受教[mǐ ěr shòu jiào]
【解釋】弭耳:溫馴的樣子。形容非常聽話。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且等我收伏了這個貫索奴,作個引線,不怕那條孽龍不弭耳受教。”
【第4句】:弭患無形[mǐ huàn wú xíng]
【解釋】弭:消除;患:禍患;形:形成。消除禍患于未形成之前。
【出處】清·黎庶昌《上沈相國書》:“必有消患未形,而為朝野所利賴,遠人所折服也。”
【示例】現在外國人無話說,足見他能弭患無形,辦事切實。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回
【第5句】:弭耳俯伏[mǐ ěr fǔ fú]
【解釋】弭耳:溫馴的樣子。俯首帖耳的樣子。
【出處】《六韜·武韜·發啟》:“猛獸將搏,弭耳俯伏;圣人將動,必有愚色。”
【示例】鷙鳥之擊也,卑飛斂翼;猛獸之搏也,弭耳俯伏。 ——《慎子·外篇》
“弭”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救苦弭災[jiù kǔ mǐ zāi]
【解釋】解脫苦難,消除災禍。
【出處】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結構》:“謂善者如此收場,不善者如此結果,使人知所趨避,是藥人壽世之方,救苦弭災之具也。”
【第2句】:俯首弭耳[fǔ shǒu mǐ ěr]
【解釋】形容卑屈馴服的樣子。同“俯首帖耳”。
【出處】《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其虎見勤自勵到來,把前足跪地,俯首弭耳,口中有聲,似有乞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