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拏”的成語(10個)
本文整理了拏風躍云、龍盤虎拏、兵拏禍結等含“拏”的成語10個,其中“拏”開頭的成語3個,“拏”結尾的成語1個,“拏”在中間的成語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拏”開頭的成語【第1句】:拏風躍云[ná fēng yuè yún]
【解釋】比喻氣概雄偉。
【出處】明·宋濂《鳳陽陳方氏贈二代碑銘》:“當時元夫志士,無不拏風躍云,吐陽噓陰,致身于九霄之上。”
【第2句】:拏云握霧[ná yún wò wù]
【解釋】比喻對人施展手段。
【出處】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他有投明棄暗的心,拏云握霧的手。”
【示例】師父懷揣日月,袖褪乾坤,有飲食天地之才,拏云握霧之手。 ——明·無名氏《廣成子》第一折
【第3句】:拏云攫石[ná yún jué shí]
【解釋】形容古樹干高聳云霄、根盤曲石隙的雄姿。
【出處】清·李斗《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廳前多古樹,有拏云攫石之勢。”
“拏”結尾的成語【第1句】:龍盤虎拏[lóng pán hǔ ná]
【解釋】虬曲蒼勁的樣子。
【出處】明·何景明《古松歌》:“龍盤虎拏終有神,白骨蒼鱗半枯死。”
“拏”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兵拏禍結[bīng ná huò jié]
【解釋】戰爭、災禍連續不斷。同“兵連禍結”。
【出處】《宋史·陳良祐傳》:“今遣使乃啟釁之端,萬一敵騎犯邊,則民力困于供輸,州郡疲于調發,兵拏禍結,未有息期。”
【第2句】:龍拏虎攫[lóng ná hǔ jué]
【解釋】猶言龍爭虎斗。比喻筆勢遒勁、奔放。
【出處】清·王晫《今世說·企羨》:“新城王西樵阮亭,每過郵亭夜店,輒題詩壁上,詩既驚人,使筆斗大,龍拏虎攫。”
【第3句】:十拏九穩[shí mù jiǔ wěn]
【解釋】比喻很有把握。同“十拿九穩”。
【第4句】:龍拏虎跳[lóng ná hǔ tiào]
【解釋】猶言龍爭虎斗。
【出處】俞鍔《醉歌行》:“說霸爭王各不讓,龍拏虎跳旦復昏。”
【示例】我以為這并不比龍拏虎跳的戰斗場面少些激動人心的力量。 ——茅盾《北方的原野》
【第5句】:握霧拏云[wò wù ná yún]
【解釋】駕馭云霧。意謂善于掌握戎機。
【出處】元·無名氏《連環記》第一折:“這其間多虧了張子房說地談天口,韓元帥握霧拏云手。”
【第6句】:龍拏虎擲[lóng ná hǔ zhì]
【解釋】猶言龍爭虎斗。
【出處】宋·喻汝礪《八陣圖》詩:“笑云此公大肚皮,龍拏虎擲填胸胄。”
【示例】自漢迄今,全史之大,部分,皆演于江河間之原野,被龍拏虎擲,甲興乙仆,殆未有出山東、安徽、江蘇、河南、湖北數省外者也。 ——梁啟超《中國地理大勢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