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呂”的成語(10個)
本文整理了呂安題鳳、九鼎大呂、張三呂四等含“呂”的成語10個,其中“呂”開頭的成語3個,“呂”結尾的成語4個,“呂”在中間的成語3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呂”開頭的成語【第1句】:呂安題鳳[lǚ ān tí fèng]
【解釋】比喻造訪不遇。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嵇康與呂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駕。安后來,值康不在,喜出戶延之,不入。題門上作'鳳’字而去。”
【示例】須知子猷訪戴步翩躚,誰知呂安題鳳惜留連。 ——明·許自昌《水滸記·漁色》
【第2句】:呂端大事不糊涂[lǚ duān dà shì bù hú tú]
【解釋】喻指辦事堅持原則。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
【出處】《宋史·呂端傳》:“太宗欲相端。或曰:'端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決意相之。”
【示例】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 ——南懷瑾《論語別裁》
【第3句】:呂武操莽[lǚ wǔ cāo mǎng]
【解釋】呂雉、武則天、曹操、王莽的合稱。舊時都被認為是以陰謀手段篡奪君位的野心家。因以之指竊取政權的國賊。
【出處】梁啟超《復金山中華會館書》:“即不愛皇,即不愛國,亦當愛身家,其忍聽呂武操莽為我寫賣奴契也?”
“呂”結尾的成語【第1句】:九鼎大呂[jiǔ dǐng dà lǚ]
【解釋】九鼎:古傳說,夏禹鑄九鼎,象征九州,是夏商周三代的傳國之寶;大呂:周廟大鐘。比喻說得話力量大,分量重。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
【第2句】:洪鐘大呂[hóng zhōng dà lǜ]
【解釋】大呂:陽律中排第四。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莊嚴、高妙。
【出處】明·李贄《焚書·復焦弱侯》:“至其真洪鐘大呂,大扣大鳴,小扣小應,俱系精神骨髓所在。”
【第3句】:黃鐘大呂[huáng zhōng dà lǚ]
【解釋】黃鐘: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六種陰律的第四律。形容音樂或言辭莊嚴、正大、高妙、和諧。
【出處】《周禮·春官·大司樂》:“乃奏黃鐘,歌大呂,舞云門,以祀天神。”鄭玄注:“以黃鐘之鐘,大呂之聲為均者,黃鐘陽聲之首,大呂為之合。”
【示例】先生之文如黃鐘大呂,發達九地,黃啟洙泗鄒魯之秘,其可不傳耶? ——宋·陸九淵《語錄下》
【第4句】:知音諳呂[zhī yīn ān lǚ]
【解釋】呂: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此處泛指音樂。指深通樂律。
【出處】明·桑紹良《獨樂園》第三折:“一個家知音諳呂,一個家唾玉噴珠。”
“呂”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張三呂四[zhāng sān lǚ sì]
【解釋】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出處】宋·何承裕《戲為舉子對句》詩:“曉來狗吠張三婦,日暮猿啼呂四妻。”
【第2句】:以呂易嬴[yǐ lǚ yì yíng]
【解釋】把呂姓代替嬴姓。比喻異姓亂宗。
【出處】清·程允升《幼學瓊林·人事》:“至若景泰以呂易嬴,是嬴亡于莊襄之手:弱晉以牛易馬,是馬滅于懷愍之時。”
【示例】若欲以呂易嬴,則吾豈敢。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答慶樹齋少宰》
【第3句】:狗咬呂洞賓[gǒu yǎo lǚ dòng bīn]
【解釋】呂洞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狗見了呂洞賓這樣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來罵人不識好歹。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沒良心的,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示例】你這是狗咬呂洞賓,把人家的好心當驢肝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