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舒”的成語(16個)
本文整理了舒舒坦坦、陰陽慘舒、眉舒目展等含“舒”的成語16個,其中“舒”開頭的成語6個,“舒”結尾的成語6個,“舒”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舒”開頭的成語【第1句】:舒舒坦坦[shū shū tǎn tǎn]
【解釋】舒適愉快。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8回:“你寶姐姐生來是個大方的人,頭里他家這樣好,他也一點兒不驕傲,后來他家壞了事,他也是舒舒坦坦的。”
【示例】王朔《許爺》:“發現他已經脫了衣服,躺在被窩里舒舒坦坦地睡著了。”
【第2句】:舒舒服服[shū shū fú fú]
【解釋】身心感到輕松愉快舒適。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9回:“家里唱動戲,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
【示例】和風吹拂,我舒舒服服地躺在草地上,十分愜意。
【第3句】:舒吭一鳴[shū háng yī míng]
【解釋】吭:喉嚨。禽鳥放開嗓子一聲鳴叫。比喻放聲發表意見或充分發泄憤慨情緒。
【出處】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內編》卷三十七:“觀子瞻烏臺詩案,其遠謫窮荒,誠自取之矣。而抑不能昂首舒吭以一鳴,三木加身,則曰'圣主如天萬物春’,可恥孰甚焉。”
【第4句】:舒筋活絡[shū jīn huó luò]
【解釋】舒展筋骨,活血脈,使經絡暢通。
【示例】這藥有舒筋活絡的功效。
【第5句】:舒頭探腦[shū tóu tàn nǎo]
【解釋】伸頭去探看。形容行為鬼鬼祟祟。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六回:“只是舒頭探腦,望里邊一望,又退立了兩步。”
【示例】她舒頭探腦的樣子十分滑稽。
【第6句】:舒眉展眼[shū méi zhǎn yǎn]
【解釋】神態舒適,無憂無慮的樣子。
【出處】賈大山《取經》:“數千名農村干部,早早趕到披紅結彩的會場上,一個個舒眉展眼,喜氣洋洋。”
“舒”結尾的成語【第1句】:陰陽慘舒[yīn yáng cǎn shū]
【解釋】古以秋冬為陰,春夏為陽。意為秋冬憂戚,春夏舒快。指四時的變化。
【出處】語出漢·張衡《西京賦》:“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物色》:“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
【示例】視陰陽慘舒之節,取震虩澤濡之象。知天而不泥于神怪,知人而不遺于委瑣。 ——唐·劉禹錫《答饒州元使君書》
【第2句】:盈縮卷舒[yíng suō juǎn shū]
【解釋】有余、不足、彎曲、伸展。泛指余虧、伸屈、進退、長壽、夭折等意。
【出處】《淮南子·俶真訓》:“至道無為,一龍一蛇,盈縮卷舒,與時變化。”
【第3句】:眼笑眉舒[yǎn xiào méi shū]
【解釋】舒:伸展。眼里流露出歡笑的神情,眉毛舒展。形容非常高興
【出處】元·胡祗遹《沉醉東風》曲:“漁得魚心滿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第4句】:旌旗卷舒[jīng qí juǎn shū]
【解釋】舒:展開。戰旗隨風飄動,有時卷起,有時展開。比喻戰事持續。
【出處】《三國志·魏書·傅嘏傳》:“掃除兇逆,芟荑遺寇,旌旗卷舒,日不暇給。”
【第5句】:心平氣舒[xīn píng qì shū]
【解釋】心情平靜,態度平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出處】宋·曾協《左朝請大夫前知建昌軍陸公行狀》:“公醇厚端靖,內外完好,心平而氣舒,雖久處者,未嘗際其喜怒。”
【第6句】:陰慘陽舒[yīn cǎn yáng shū]
【解釋】古以秋冬為陰,春夏為陽,秋冬憂戚,春夏舒快。指四時的變化
【出處】東漢·張衡《西京賦》:“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
“舒”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眉舒目展[méi shū mù zhǎn]
【解釋】展:伸張。形容神采飛揚,精神振奮。
【出處】京劇《平原作戰》第三場:“暗夜中見光明眉舒目展,三天前子弟兵回到平川。”
【第2句】:展眼舒眉[zhǎn yǎn shū méi]
【解釋】眉眼舒展。形容稱心遂意的樣子。
【出處】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三折:“幾曾道展言舒眉,則被你誤了人儒冠布衣。”
【示例】兩邊站著那班丫鬟仆婦望著老少主人,也都是展眼舒眉,一團喜氣。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六回
【第3句】:云舒霞卷[yún shū xiá juǎn]
【解釋】形容姿態萬千,色彩斑斕。
【出處】宋·蘇軾《芙蓉城》詩:“珠簾玉案翡翠屏,云舒霞卷千俜停。”
【示例】文杏堂前千樹紅,云舒霞卷漲春風。 ——金·元好問《冠氏趙莊賦杏花》之二
【第4句】:爛若舒錦[làn ruò shū jǐn]
【解釋】形容文辭華麗。同“爛若披錦”。
【出處】南朝·梁·鐘嶸《詩品》上卷:“謝潉云:'潘詩爛若舒錦,無處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