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真的不服馬超嗎?只有諸葛亮才是明白人
關羽真的不服馬超嗎?只有諸葛亮才是明白人
說起關羽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都知道關羽的性格孤傲不群,在這其中就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這一點:馬超帶著部隊降于劉備之后,關羽聽說馬超武藝超群,于是要入川與馬超比武。關于這件事,在《三國演義》中第六十五回有清楚的描述,“平拜罷,呈上書信曰:“父親知馬超武藝過人,要入川來與之比試高低。教就稟伯父此事。”,后人一說關羽驕傲必拿此事為例,問題是關羽是否真的不服馬超?其實不服是有一點,不過原因卻和馬超武力無關,比武則是純屬虛構,諸葛亮才是明白人,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一,荊州地位相當重要,劉備把鎮守荊州如此重任托付給關羽,關羽雖然是有點驕傲,但是作為一方統帥他對局勢和大局還是看到很清楚的,當時應該是215年左右,這一年正是孫權和劉備為了爭奪荊州摩擦不斷的時候,雙方為此差點兵戎相見,如此關鍵時刻關羽怎么可能會僅僅因為聞聽馬超武藝過人就丟下荊州不顧,要入川和馬超比武?即便是從演義角度來分析可能性都不大。
第二,正史中雖然也有類似關羽不服馬超的記載,但是描述和演義有很大不同,《三國志》記載:“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壓根就沒提關羽說要入川和馬超比武一事,只是特意寫信問諸葛亮,大概意思就是馬超和我相比如何,由此來看關羽不服馬超是有的,但是說要入川比武卻是純屬演義虛構。
那么關羽為何在馬超來降后要寫這一封信呢?其實這個是有原因的:在馬超投效于劉備麾下之前,獨掌荊州軍權的關羽事實上是除劉備外軍中第一人,但是馬超來了以后卻對關羽構成了一定威脅,馬超投降那可是帶兵入伙的麾下有驍勇的西涼鐵騎,而且馬超一來劉備就封其為平西將軍。按照漢制來說,四平級別的平西將軍位在四方四征四鎮將軍之下,而在雜號將軍之上,關羽當時的職位就是雜號的蕩寇將軍,位在馬超的平西將軍之下,這個從日后《漢中王勸進表》勸進諸將中馬超高居第一也能看出來,可以這么說馬超的平西將軍當時僅在劉備自己的左將軍之下!關羽的不服其實是不服馬超位在其上,而不是不服馬超的武藝,和馬超武力真沒什么關系。
諸葛亮才是明白人,《三國志》記載:“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當與益德并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有人說這里的‘護前”是說關羽怕馬超搶了他的前將軍位置,這個是不正確的,215年漢中之戰還沒打響,劉備還沒拿下漢中也沒進位漢中王,哪來的前將軍?這里的前應該是排名靠前,位置和地位在前之意,就是說諸葛亮知道關羽要維護自己的地位,所以特意回信以馬超比做黥(英)布和彭越來開導關羽(英布和彭越是漢初梟雄,雖然投降劉邦后得以封王地位很高,但是顯然不能和劉邦的那一幫老哥們比如蕭何等人相比)。
關羽接到諸葛亮的來信后,“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心中對馬超的一絲不服也煙消云散,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關羽被封為前將軍位在馬超左將軍之上,關羽更沒話說了,當然對此也毫無異議;他不服氣的只是黃忠,“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