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總在關鍵時刻投降妥協,孫權為什么還要重用他?
張昭總在關鍵時刻投降妥協,孫權為什么還要重用他?
說到三國時期的張紹這個人其實他還是很有爭議的一個人,話說他這個人很奇怪,奇怪的是他其實就投降派的代表了,他每次在關鍵時刻都會選擇投降妥協了,所以這個人要不得啊,但是孫權卻還是一直重用他了,有的網友要問了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下面就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那是因為你沒有了解張昭的過去。張昭不是最關鍵的時候投降,他不是真心的投降,如果他真心的投降的話,孫權會留著他嗎?三國演義對張昭矮化的很厲害。
你知道張昭的身份是什么?孫權的老師。而且張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孫策時期,整個北方只知道江東有一個張昭卻不知道有一個孫策,從這里可以看出張昭的聲望。
他跟周瑜兩個人帶頭擁孫權繼位,換句話就是說文張昭武周瑜這樣才保證了孫權順利的從孫策手中接過班。所以張昭他是立下天大的功勞。以至后來東吳的群臣進去的時候拜孫權,出來的時候拜張昭。
張昭這個人很剛直,你應該知道孫權這個人是很幽默,或者說是很反復無常的。他是一個儒生,所以經常勸孫權這樣那樣,常常把孫權折騰哭了,孫權也拿他一點辦法沒有,你想一想有哪一個帝王被自己的臣下折騰的哭了,最后沒有殺他,死了之后還素服憑吊。
張昭的地位在東吳沒有第二。孫權對他比較反感,但是卻不敢不尊敬。張家在東吳,也是大族。這個才是真正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