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張飛的兒子都在打仗,為什么趙云的兒子沒動靜?
關羽、張飛的兒子都在打仗,為什么趙云的兒子沒動靜?
說到三國時期蜀國的幾位大將其實也還是挺有意思的,這里要說的就是五虎將了,五虎將對蜀國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們今天也不說五虎將我們說五虎將的兒子們,話說關羽和張飛的兒子們都在戰場沖鋒陷陣打得頭破血流的,但是卻不見趙云的兒子有什么動靜,那么這到底是為什么?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按演義,主要是趙云結婚太晚,兒子年齡太小。按歷史,趙云的兒子沖鋒陷陣不比關羽張飛兒子少。
首先我們看《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兒子關平、關興、關索,以及張飛的兒子張苞,都曾為蜀漢作戰。尤其關平曾力敵龐德,關興張苞更是作為蜀漢新生代的精英,屢次陣前殺敵。而趙云的兒子趙廣、趙統只在趙云去世時候來報信,感覺掉價了不少。
這里面,首先是關羽的歷史地位比趙云強得多。在關羽死后千年的民間傳說、評書、戲曲中,關羽的地位遠超過張飛,而張飛又遠超過趙云。像關羽的兒子關平,歷史上是和關羽一起赴死的。而三兒子關索,則早在宋元的平話戲曲中就有很多戲份。這些元素被羅貫中直接引用了。而趙云的形象地位,實際上是被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生生提起來的,在之前民間故事中趙云戲份不太多,也沒人會去給他兒子編排情節。
其次是作者的藝術形象創作需要。關平歷史上是與關羽一起遇害的,當然要關羽、關平77回死,張飛81回死,后面書還有三分之一左右,關張兩位都是神級猛將,形象深入人心,要是就此銷聲匿跡有點可惜。因此羅貫中讓小將關興和張苞出來代替父親征戰廝殺,也算讓讀者慰藉下“關張沒有了”的空虛。而趙云是97回死,此后的書只剩下六分之一,基本上是拉流水賬了,沒了也就沒了。
再則,按演義論,趙云在209年取桂陽時還是單身,就算次年立刻結婚,211年立刻生子,他的兩個兒子年齡也不大,到諸葛亮死時的234年,也不過20出頭,算起來比關興、張苞至少要小10歲左右。年齡小,出道晚,沒什么表現也就正常了。
而在歷史上,趙云的兒子表現絲毫不比關羽、張飛的兒子遜色。
三國志中記載關羽的兒子:
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于臨沮。……子興嗣。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子統嗣,尚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封。
可見,關羽的兒子關平跟隨父親一起被東吳斬殺,很可能是隨軍將領,但事跡不明。關平的弟弟關興學問很好,擔任侍中、中監軍,但是并沒有上陣打仗。關興的兒子官統娶了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但也沒有什么作戰經歷。
再看張飛的兒子:
長子苞,早夭。次子紹嗣,官至侍中尚書仆射。苞子遵為尚書,隨諸葛瞻於綿竹,與鄧艾戰,死。
張飛的長子張苞死的比張飛要早。張苞的兒子則擔任尚書,跟隨諸葛瞻在綿竹戰死,屬于文官上陣。
最后看趙云的兒子:
云子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廣,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陳戰死。
趙云的兩個兒子,趙統的職務和關羽的孫子關統一樣,但是督行領軍,擔任的實權可能更大。而趙廣擔任的雖然是牙門將這種低級雜號將軍,但卻隨姜維在沓中臨陣戰死,很可能是為了掩護姜維突圍奪取橋頭,拖住鄧艾所部而死的。這一點,無愧其父親的壯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