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自由職業者”的生存之道:技藝傍身,有生活亦有文藝
宋朝“自由職業者”的生存之道:技藝傍身,有生活亦有文藝
引言
"閑人"現成為游手好閑之輩的代稱,而在宋朝"閑人"并非是無所事事之輩,他們有著一技之長,通文字、擅技藝,在宋朝社會備受歡迎,成為時代寵兒,可以說是當時的“自由職業者”。他們雖是"閑人"但是一點也不閑,在獲得經濟來源滿足生活需要的同時,也享受著生活所帶來的愉悅和快樂。這些"閑人"也間接促進了宋朝社會文化、思想等的繁榮發展。
古代王朝更迭頻繁,因而王朝都城不斷隨之遷移,隨之帶來了城市人口的劇增,在這種壓力之下,導致"閑人"這一群體出現。"閑人"早期稱為門客、食客,后來又有館客、陪客的說法。最早出現在吳自牧《夢梁錄》中,"閑人"一詞并非是宋朝專有,秦朝呂不韋的門客也是"閑人"的雛形,但這一群體卻在宋朝數量開始大量增加,數量龐大。
圖|《清明上河圖》宋朝的大街
宋朝閑人增加的因素:經濟文化繁榮下,奢靡享樂盛行
- 經濟重心南移,都市繁華
宋代是古代商品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它繼承了唐代繁盛,又在其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宋朝時期北方居民大規模南下,帶來人口壓力,也為南方地區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進一步促進了宋朝經濟重心南移,農業耕作、商業和手工業等的發展都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經濟重心的南移至北宋后期已經接近完成。這也促使宋朝城市繁榮發展,宋朝時期開封、杭州等大都市,往往徹夜燈火通明,繁華可見,都市為宋朝閑人提供了娛樂場所。
圖|古代商鋪
- 全民生活奢靡,崇尚消費
宋朝處于相對穩定的統治時期,經濟富庶。統治者每逢節日經常舉行盛大的節日慶典,舉國歡慶。《四庫全書》記載,
公子王孫,五陵年少,更以紗籠喝道,將帶佳人美女,遍地游賞。
舉辦盛大的節日活動之時,往往投入大量財力物力,權貴和民眾往往在節日之時盡情揮霍游玩,享受節日帶來的快樂享受。除了佳節時間,都市日日笙歌燕舞,窮奢極欲,社會中到處是四處尋歡作樂的人群,吳自牧《夢梁錄》描述:
臨安風俗,四時奢侈,賞玩殆無虛日。
圖|古代宴飲圖
- 皇帝重文輕武,科舉盛行
宋朝社會統治階層采取重文輕武的策略,對科舉教育十分重視。《豊鎬考信別錄》記載:
宋太祖立法尚寬垂訓,不得殺士大夫而犯賊者法無少貸。
在宋太祖制定此規則之后,為了彰顯國家對于文人士大夫的重視,宋朝統治者對教育也十分重視,鼓勵人們讀書科舉入仕。在科舉方面,取消了以往的門第限制,拓寬文人的科考道路,增試點事,科舉錄取的名額也比前朝大為增多。
同時對于文人士大夫,在俸祿薪資方面也同以往更為豐厚,宋朝這些措施使得社會讀書科舉的氛圍十分濃厚,在這種情況下,科舉人數大為增加,而導致社會中很多沒法考中科舉的讀書人,迫于生計只能到處奔波,又不甘心從事其他行業而淪為"閑人"。
圖|宋代人文雅集
宋朝閑人備受寵愛:能文能武,寫詩運動樣樣都精通
宋朝"閑人"往往都擁有一身技藝,往往生活十分體面。《夢梁錄》記載:
能文、知書、寫字、善音樂,今則百藝不通,專精陪侍富豪子弟郎君,游宴執役。
- 教書育人,貴族名門的陪讀館客
宋朝"閑人"很多是科舉未中的讀書人,因此他們往往飽讀詩書、滿腹經綸,而受到貴族名門的邀請,去訓導童蒙子弟,相當于現在社會的家庭教師,同時他們往往住宿于這些人家,因此"閑人"往往又被稱為"館客"、"食客"。《夢梁錄·閑人》記載:
食客者,有訓導蒙童子弟者,謂之館客。又有講古論今、吟詩和曲、圍棋撫琴、投壺打馬、撇竹寫蘭、名曰食客,此之謂閑人也。
圖|宋代“閑人”撫琴
《夷堅志》中記載了一位叫做葉生的士人,因為科舉省試落榜而在京城漂泊,因為沒錢回家而正好看到太守招聘"館客",需要教育子弟,因此葉生自薦前去,在太守家成為"館客"同時獲得每月百千的傭
金。
- 技藝精通,富家子弟的陪玩寵兒
宋朝社會奢靡成風,大眾崇尚享樂主義,富家子弟在游玩宴飲之時,邀請"閑人"一起陪玩。閑人往往會教給富家子弟一些表演、音樂方面的表演技巧,同時斗雞、蹴鞠、擎鷹、斗鵪鶉等趣事也常常十分擅長,逗得富家子弟十分開心。為了更好地娛樂,更是成立體育組織,如專門玩蹴鞠的"圓社",《齊云戒文》記載,
天下稱圓社,人間最美稱,踈眖狂性格,辣浪門庭。子弟可消閑,公子王孫能遺興。
"閑人"為富家子弟提供陪玩、陪游、陪唱等各類服務,既能打發自己的無聊時光,同時待遇優厚。富家子弟往往對于"閑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因此"閑人"這一群體更加具有流動性。但往往在權貴聚集的場地或是聲色犬馬的地方都能發現"閑人"的身影。
圖|宋朝閑人圖片
- 辭趣翩翩,寫詞作賦以文采謀生
宋朝時期,這些"閑人"往往還以自己的文采謀生,他們懂得琴棋書畫,因此可以書寫柬帖,賦詩作詞。宋朝"閑人"萬千瀟灑,閑情雅致往往到山野林間、道觀禪院去熏香喝酒,享受生活的恬靜悠閑。他們閑暇時光對月賞花、臨溪垂釣、游山觀水、省身悟道。
在享受人生情趣的同時,吟詩作詞,文采斐然,他們的情趣體現在他們的創作之中,往往展現出"閑人"的雅致,以"閑人"自居的歐陽修,在其文章中展現的是詞曲高雅的藝術。蘇軾被貶黃州之時,也是"閑人",因而有足夠的閑情逸致擺脫世俗的紛擾而投入于藝術人生之中。《臨·閑題》中寫道,
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
圖|宋代文人雅集
宋朝閑人娛樂休閑的同時促進了社會文化繁榮
宋代時期擁有一技之長的"閑人"能文能武,用自己的技藝獲得短暫的工作并滿足生活需要。在獲得雇主的滿意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通過自己的才藝促進了宋朝經濟、文化方面的發展,在宋朝體育文化方面還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類宋朝"閑人"成為當時人所向往的工作。
- 宋朝體育風生水起
宋代"閑人"中很多都是精通體育的人,他們通過參加體育社團來展示自己的技藝,宋朝時期各類社團興盛,如知名的有齊云社、蹴鞠社、弩社等等,在當時宋朝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其中很多技藝高超的"閑人",為博得富家子弟的賞識,在表演之時往往充分展現自己的技巧。
同時,這些"閑人"在成功依附于富家子弟之后,往往這些富家子弟都是在政治上擁有權力的官場中人,亦或是在經濟上富庶之輩,因此他們往往加大對體育的投入和重視,由此對宋朝體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圖|宋代蹴鞠圖
- 養生之道深入社會
宋朝社會講求動靜結合,運動與養生兼備。宋朝"閑人"往往十分懂得享受生活,一方面他們為獲得經濟來源而奔波,但更大程度上他們主張勞逸結合,享受生活。宋代"閑人"中有喜好以詩文經典養心的文化群體,同時也有運動體育養身的群體,他們都有各自的養生主張和心得。
宋代養生家蒲處貫的《保生要錄》,是一本養生專著,受到皇帝的特別賞賜,在民間社會也倍為推崇。而宋代"閑人"這一群體在歸隱山林或游玩之時,往往以該書中的分養神氣、調肢體等進行養生,并通過"閑人"群體的大范圍流動進而影響到其他階層,使得宋朝養生之風盛行。
圖|古人撫琴
- 小說作品雅俗共賞
宋代"閑人"群體的大范圍流動也進一步推動了文化傳播,而他們在都市的聚集和停留也往往帶到文化消費,其中小說就是宋人的熱門讀物。他們不僅自己讀小說,同時由于其中大批"閑人"是飽讀詩書之人,因此他們往往自己也會寫小說,且由于其時常駐足在人群密集之地,因此懂得市民喜好和市場偏好,所寫小說往往成為通俗小說,在市面廣為流行。
"閑人"推動了小說的創作和傳播。由于"閑人"身份的屬性,使得小說不僅成為市民的讀物,也成為上層社會官場的休閑讀物,如《夷堅志》在士大夫中廣為傳閱,《夷堅乙志》記載,家有其書。宋朝"閑人"的作用使得小說成為雅俗共賞的文學作品。
圖|宋朝文人雅集
結語
宋朝"閑人"憑借自身的出眾技藝而成為宋朝人人向往的職業,蘇軾曾經寫道:
幾時歸去,做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閑人"展現著宋朝社會物質生活的富足,文化的昌盛以及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從"閑人"活動的場所和擅長的活動,可以看到宋朝社會的文體之風以及都市的繁華之景,盡收眼底。
透過宋朝"閑人"的大量產生,可以窺見宋朝制度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如冗官冗員現象的嚴重導致大批文人成為"無業游民"。當然,這一群體在宋朝仍然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促進了宋朝文化藝術的發展,為宋朝留下來了豐富的精神文化遺產,使得宋朝在古代社會王朝之中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夢梁錄》
《豊鎬考信別錄》
《齊云戒文》
《夷堅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