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的故事
【生卒】:前48—前6?
【介紹】:
名不詳,婕好是當時后妃的名號。樓煩(今山西朔縣)人。班固之祖姑。少有才學,工于詩賦,但她的命運很不幸。成帝初選入后宮,始為少使,不久立為婕好。成帝游后庭,嘗欲與同載,婕好以古賢圣之君應有名臣在側來勸止。可惜成帝并沒有使名臣在側,卻選美人趙飛燕在側,婕好從此遭讒見疏。于是自請退居長信宮侍奉太后。成帝崩,婕好奉守園陵,死后葬于園中。
班婕妤的作品,今存《怨歌行》詩1首和賦2篇:《搗素賦》、《自悼賦》。《怨歌行》亦稱《團扇歌》,乃自悼之作,反映了男子喜新厭舊,婦女遭受遺棄的社會現實,詞旨哀怨幽深。然后人多疑為偽托。《自悼賦》是一篇抒情騷體小賦,為班婕好見疏后退居長信宮所作。賦中傾訴了自己始而被寵,繼而失子,終而見疏的不幸境遇,抒發了胸中那無限的苦悶和哀傷。同時對趙飛燕姊妹恃寵驕妒和君主聽信讒言也不無幽怨。由于《自悼賦》有作者的切身體驗,因此,較之司馬相如的《長門賦》更加真切感人。其樸素而懇摯的抒情手法,對后世抒寫悲情的小賦,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