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曹洪的武力功勞都不小,為什么排不進三國二十四名將?
魏國曹洪的武力功勞都不小,為什么排不進三國二十四名將?
說到三國時期的魏國其實大家都知道他們是真的好強,其實一方面是曹操領導有方另外一方面是魏國內部的的確確是有很多有實力的名將了,所以強有他強的道理,這其中就有一位叫曹洪的武將了,他不管是武力值還是戰功都十分的了得了,但是他卻不在三國二十四名將里面,那么有的網友要問了,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下面我們不妨就著這個問題一起來分析看看!
首先要說明的是,所謂三國二十四名將是民間根據戲劇傳說、小說演義所擺弄出來的三國武將排名。源于這樣一首打油詩: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所以這樣的排名并沒有太客觀的史實作為依據,與歷史無關,純屬三國故事流傳的結果。所以這項排名歷來爭論很大,比如什么趙云高了,馬超低了,許褚能與呂布一戰等等。
所以不具備客觀性,曹洪沒被排進很正常!畢竟他在三國故事里,存在性不強!
可能大多數人的最大印象就是曹操在滎陽被徐榮大軍反推的時候,曹洪果斷獻馬救主,送曹操過了汴水。還有漢中之戰,曹洪在下辯抵御劉備,陣斬敵將吳蘭、任夔,并逼退張飛、馬超,一時聲威大震。
許多人也是因此而認為,曹洪是堪比張飛、馬超的名將。
但事實上,曹洪的生涯最主要的功勞不是沖鋒陷陣,而是后勤保障!曹操在其生涯早期,也是幾經沉浮,而作為弟弟的曹洪一直是他最堅定的支持者。
當初曹操討伐董卓,被打回了老家譙郡,是曹洪帶著家兵和在廬江與丹陽等地募到的數千生力軍馳援曹操。曹操得以東山再起。還有兗州被呂布占領時候,曹操在和呂布對戰,曹洪則在后方屯兵屯糧,順帶著防守曹操最后的據點,保證曹操就算敗了還有家可回。
曹洪也因此成為了曹操最為信任的人,跟隨曹操征戰數十載,最終封侯!
太和六年(232年),曹洪壽終正寢,謚號為恭,在魏帝曹芳在位時又從祀于曹操祖廟,可謂功成名就、千古流芳。
如此待遇比起那二十四名將的虛名不知要珍貴多少?所以,排不進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