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道中關羽若是把曹操給殺了會怎樣?關羽為何不殺曹操?
華容道中關羽若是把曹操給殺了會怎樣?關羽為何不殺曹操?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戰役中之一,這場戰役結束后三國鼎立的局勢便形成了。在這場戰役中發生了很多時間,其中關于在華容道放掉曹操的故事是最引人深思的。這個故事的發生是在赤壁之戰過后,曹操兵敗逃亡的途中。當時劉備派關于鎮守華容道,而這個時候曹操已經是無力再戰,只能是倉皇逃竄。然而在路過華容道的時候,關羽卻放曹操走了,這是為何呢?若是沒放曹操走,三國的結局又是怎樣的。
關羽是念及當年的禮遇之恩,所以放走了曹操。使得曹操再一次回到江陵。如果當年的曹操如果沒被關羽放走,結果會怎樣?想要假定這個問題,那我們就得考慮一下,當時諸葛亮明知道關羽受恩于曹操,那為什么還要讓關羽鎮守華容道呢,其實諸葛亮明白,曹操即使死了,曹魏的軍事力量也是非常強大的,不管曹操死沒死,曹操還有繼承人,即使死了,也減少不了曹魏多大的實力。其實諸葛亮并不想過早的結束曹操,畢竟曹操比起其他后繼君主來說,還是比較容易打交道的,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讓關羽還回這個人情,不要老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但是,反過頭來講,如果曹操死在華容道,是諸葛亮不愿看到的,如果曹操死后,曹魏大軍肯定不會善罷甘休,肯定會舉全國之力來攻擊劉備,到時候,憑借著劉備的這點兵力,根本不是曹魏的對手,東吳也會因為赤壁之戰的損耗,無力再支援劉備,這種風險是很高的,諸葛亮一生非常謹慎,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還有一種可能,如果曹操死后,曹操北方的胡人會趁虛而入,這時諸葛亮不愿看到的,當年,曹操統一北方地區是費了不少功夫的,如果胡人禍亂中原,這將是華夏文化的一場浩劫,諸葛亮很明白,只有曹操這個強人在那守著,北方的胡人就不敢輕舉妄動,曹操就是一個戰略緩沖帶,至少可以讓整個華夏文明得以保存。所以,綜上所述,關羽放走曹操也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至少利大于弊。這也是諸葛亮的精明之處,謀全局者才可以謀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