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掌握政權的時候,他是怎么對待哥哥孫策的后代的?
孫權掌握政權的時候,他是怎么對待哥哥孫策的后代的?
說到孫權和孫策大家都知道他們是親兄弟了,但是最后大家也看到了那就是孫策早死,只有讓年齡非常小的孫權上位當權了,大家也知道的,在古代有篡位這一說的,孫策這樣的有后代的人是很容易復辟的,所以其實在別的朝代孫策的后代都會慢慢被逼死,那么有的人也問了,這個孫權又是怎么對待孫策的后代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孫權當政時,對哥哥孫策的子孫頗為冷漠。不單單對孫策子孫如此,便是對其他幾個弟弟、侄子,孫權也都薄情寡義。
孫權稱帝之后,追封父親孫堅為帝,僅僅追封哥哥孫策為長沙郡王。演義中諸葛亮說,孫氏在江東經歷三世,根基深厚。事實上,東吳政權的建立與孫堅沒有一毛錢關系,都是孫策一刀一槍打下來的。
孫策應該是東吳武皇帝,或者太祖皇帝才對!
孫策臨終之際,自己已經有兒子了,他完全可以將東吳權力交給自己的兒子孫紹。以周瑜、魯肅對孫策的重臣,也必然不會背叛孫紹,那就根本沒有孫權的事。
孫策還有一個三弟叫做孫翊,此人和孫策一樣,性情剛烈,勇猛霸氣。因少年從軍屢有戰功,深得軍中將領擁戴??墒?,孫策力排眾議,選擇了相對文弱的老二孫策接掌大權。
結果,孫權守住了東吳基業,可是,對孫策的兒孫十分糟糕,簡直讓人心寒。
孫策有一子二女,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東吳丞相顧雍家,一個嫁給了東吳大將朱治家,都為孫權籠絡文臣武將做出了貢獻。
孫策的長子孫紹,最初被封為吳侯,后來改封為上虞侯。
這一改動,不但不是升遷,反倒是貶斥。史書上沒有年份記載,大體猜測,當是在孫策去世之后,孫紹被封為吳侯。畢竟孫家出身于吳郡。
后來孫權本人被魏國敕封為吳侯,孫紹自然不能再享有此封爵,于是改封為上虞侯。上虞乃是會稽郡的一個縣。因此,孫紹的侯僅僅是一個縣侯。
可是,孫權的兒子一出生就封王爵,遠遠超過孫紹的縣侯。
并且,孫紹一生中除了一個上虞侯的虛名,并未擔任任何有實權的職務,故此在史書上半點事跡沒有留下。由此可見,孫權對于孫策的兒子多么忌憚,完全是一輩子不遺余力去打壓!
孫紹死后,他兒子孫奉繼承了上虞侯的封爵。一晃多年過去,東吳大帝孫權病死,諸子奪位大殺一通。后來,孫權的孫子孫皓繼位,因暴虐無行,為國人痛恨。因此有大臣秘密圖謀擁立孫奉為帝。不想消息泄露,孫奉全家被孫皓斬殺。孫策一脈從此斷絕。
孫策二十歲統率千余人馬進軍江南,短短三五年橫掃各郡,奪下大片疆土,二十六歲去世,白手起家打下江山,在三國群雄之中堪稱獨一份。可惜天妒英才,青年早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