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被困麥城的時候,為什么沒有挾持諸葛瑾?
關羽被困麥城的時候,為什么沒有挾持諸葛瑾?
提起“麥城”,可能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令人傷心的地方,因為忠義雙全的關羽關二爺,就是在這個地方被困,最終走完人生之路的。在《三國演義》的劇情當中,關羽被困在麥城,東吳還派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前來勸說關羽投降,關羽自然是沒有答應,然而這個時候很明顯關羽可以挾持諸葛瑾,如此一來自己就會有一線生機,但是為什么關羽并沒有這樣做呢?
1.在劉備奪得漢中,劉封、孟達率軍攻克上庸等三郡后,關羽集齊荊州士兵,出兵圍攻樊城,一時間,鎮守樊城的將領曹仁無法抵擋,只能向曹操申請援兵。不想曹操安排援助曹仁的于禁不識荊襄地區的氣候與地勢,將大軍駐扎在低洼處,最終被關羽水淹七軍,陣前斬殺大將龐德,逼得于禁投降,曹操聽聞此消息后,都做好了遷都的準備。
然而就在蜀漢形勢一片大好時,戰況急轉直下,派來援助樊城的徐晃以兵力優勢聲東擊西,擊敗關羽,同時東吳不愿看到蜀漢做大,于是背棄與蜀漢之間的協議,當時的大都督呂蒙白衣渡江,切斷了關羽的后路,導致關羽腹背受敵。關羽突圍不成,被困守麥城。
2.在《三國演義》中,東吳見關羽身邊的兵力極少,軍心不穩,而關羽又是當世猛將,若關羽能投降東吳,必能讓東吳的聲勢大漲。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的長兄諸葛瑾前來勸降關羽。而在諸葛瑾來到麥城城下勸降時,關羽曾將諸葛瑾迎入了城中。
諸葛瑾見到兵敗的關羽之后,曾以麥城城中沒有糧草,城外沒有救兵為由讓關羽投降東吳,而且諸葛瑾還答應了關羽,若關羽肯投降東吳,荊襄之地盡可歸關羽鎮守,更可以保全關羽的家人。不過關羽最為忠義,自然拒絕了諸葛瑾的勸降。說起來,如果這個時候,關羽趁機發難,挾持諸葛瑾,尚有突出重圍的一線生機,既然有這么一個機會,為什么關羽沒有這么做呢?
3.首先,在演義之中,關羽最為忠義,行事向來光明磊落,只使陽謀,不玩陰謀,如果關羽為了活命而挾持諸葛瑾,只怕一世英名就毀于一旦,關羽此生被人敬仰,自然不愿意挾持諸葛瑾而毀了自己的名聲。
其次,戰爭期間,向來有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之說,諸葛瑾作為使者來勸降,關羽自然不愿強將其留下。更何況諸葛瑾是諸葛亮的長兄,即便關羽用這樣不光彩的手段逃回了益州,今后如何面對諸葛亮?如此一來,關羽顧及諸葛亮的面子,自然也不會對諸葛瑾多有為難。
最為關鍵的是,關羽多次在陣前斬殺大將,乃當世萬人敵,即便此時年邁,也還能在陣前斬殺大將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因此關羽對自己的武藝十分自負,自信自己可以突出重圍,在這樣的情況下,關羽自然不愿意要假借諸葛瑾之手活下來。
筆者認為,正是因為關羽太自負了一些,這才會中了東吳的圈套,最終兵敗身死,不過如果要關羽放下身段挾持諸葛瑾逃走,只怕關羽也是不肯的,只能說關羽的命數在此,已無法改變,確實讓人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