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故事
《從諫如流賦》(見《歷》44卷25頁、《宋》9冊411頁)、《大禮與天地同節賦》(見《歷》44卷2頁、《宋》9冊426頁)、《得地千里不如一賢賦》(見《歷》43卷26頁、《宋》9冊419頁)、《稼穡惟寶賦》(見《歷》71卷1頁、《宋》9冊422頁)、《金在熔賦》(見《歷》45卷5頁、《宋》9冊403頁)、《君以民為本賦》(見《歷》41卷21頁、《宋》9冊408頁)、《臨川羨魚賦》(見《歷》137卷6頁、《宋》9冊404頁)、《六官賦》(見《歷》43卷29頁、《宋》9冊409頁)、《明堂賦》(見《歷》72卷29頁、《宋》9冊392頁)、《窮神知化賦》(見《歷》66卷17頁、《宋》9冊414頁)、《秋香事賦》(見《歷》80卷3頁、《宋》9冊396頁、《任官惟賢材賦》(見《歷》43卷25頁、《宋》9冊410頁)、《水車賦》(見《歷》71卷12頁、《宋》9冊405頁)、《體仁足以長人賦》(見《歷》41卷17頁、《宋》9冊420頁)、《王者無外賦》(見《歷》41卷14頁、《宋》9冊415頁)、《堯舜率天下以仁賦》(見《歷》41卷16頁、《宋》9冊407頁)、《易兼三才賦》(見《歷》60卷28頁、《宋》9冊416頁)、《用天下心為心賦》(見《歷》41卷23頁、《宋》9冊406頁)、《政在順民心賦》(見《歷》43卷10頁、《宋》9冊425頁)、《制器尚象賦》(見《歷》44卷9頁、《宋》9冊427頁)、《鑄劍戟為農器賦》(見《歷》44卷18頁、《宋》9冊409頁)、《自誠而明謂之性賦》(見《歷》66卷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