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的故事
【生卒】:1311—1375
【介紹】:
字伯溫,浙江省青田縣人。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八年,享年六十五歲。他十四歲始學《春秋》,后學宋代理學。元至順二年(1331)中進士,授江西高安縣丞。后又任江浙儒學副提舉,因檢舉御史失職受排擠,棄官隱居。至正八年(1348),復任浙東元帥府都事,因反對招撫之策,與上司意抵觸,被罷職且放浪于紹興山水間。安山吳成七起事時,又被委為都事,鎮壓義軍之后,晉升為浙東行省郎中。不久,因與元末統治者矛盾,棄官隱于青田山中,著《郁離子》以明志。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起兵占據浙東,他應朱元璋之邀,到達南京,充當謀士,陳時務十八款,頗得朱元璋賞識。之后,參與機要,輔佐朱元璋擊敗陳友諒、張士誠等部,平定天下,功業顯赫,成為明朝開國元勛之一。明洪武元年(1368),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明朝初年的各種典章制度的建立,他多參與其事。洪武三年,授弘文館學士,封誠意伯。洪武四年,因與左丞相胡惟庸交惡,被胡誣陷,受朱元璋猜忌。洪武四年,被賜鄉歸,停發俸祿。洪武八年,憂憤而死。一說被胡惟庸毒死。正德中,追謚文成。他一生為官,幾起幾落。在思想上,他以儒家思想為主,兼容道家和法家的某些觀點。在政治立場上,他既反對元朝末年的黑暗統治,又向封建統治者獻納了鎮壓農民起義的策略;他后來入明,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參與重大決策,保衛地主階級利益,從而成為“佐命功臣”。
他一生的著述較多。著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包括《郁離子》四卷,《覆瓿集》十卷,《寫情集》二卷,《春秋明經》二卷,《犁眉公集》二卷;除此之外,還有《國初禮賢錄》并行于世。其中,《郁離子》為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唯一的一部寓言專集。
他的賦作主要有《述志賦》、《吊諸葛武侯賦》、《吊祖豫州賦》、《吊岳將軍賦》、《吊泰不華賦》、《伐寄生賦》、《龍虎臺賦》以及《九嘆》、《拙逸辭》等騷體賦和《漁樵子對》、《愁鬼言》等文賦。其賦作大都是元末寫的。他本想效忠于元朝,卻又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幾起幾落,仕途坎坷,因此,他的作品多是抒發這種報效無門的憂憤之作。《述志賦》就是其鮮明的反映。他的《伐寄生賦》,以犀利的筆墨,深刻地鞭斥了庸俗而又腐朽的勢力。其他如《九嘆》、《拙逸辭》等騷體賦及《漁樵子對》、《愁鬼言》等文賦,都是現實主義之作,且文辭遒勁有力,亦有浪漫主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