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軺日夜自西東——張云仙剪紙作品《絲路故事》欣賞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星軺日夜自西東——張云仙剪紙作品《絲路故事》欣賞

星軺日夜自西東——張云仙剪紙作品《絲路故事》欣賞

◎張樹彬

2018年第三期《寧夏工作研究》刊物的封底,刊登了一禎張云仙的剪紙作品《絲路故事》縮影。作品原件是由880 mm×1239 mm的整張彩紙而剪成的大型剪紙作品,畫面氣勢磅礴,構圖新穎,內容豐富,工藝精湛,不失為大家之作。

剪紙,民間又稱之為“窗花”。在古代社會,有錢人家住漂亮的豪宅,每逢新年便張燈結彩,張貼年畫,渲染喜慶氣氛。然而勞苦大眾生活貧困,不僅住房簡陋,也買不起年畫,更談不上張燈結彩。但勞動人民也向往美好的生活,也有追求節日喜慶的需要,于是就用最廉價的材料剪出一些花紅柳綠的圖案貼在窗戶上,以彰顯喜慶的節日氣氛,這就產生了窗花。剪紙的制作工具簡單,且材料價值低廉,一把剪刀一張紙足矣。然而剪紙作品的內容卻十分豐富,花鳥魚蟲、飛禽走獸、山水人物、民間故事……各種各樣的情景用剪紙表現出來,情趣橫生,深受人們青睞,所以能廣泛流傳,甚至成為一種民間傳統文化現象,盛傳千年不衰。

傳統的剪紙尺幅一般較小。因窗花是貼在窗戶上渲染喜慶氣氛的,而舊時勞動人民家庭的窗戶一般都比較簡陋,大多是方格式的貼紙窗戶,窗欞格的大小一般是二寸五分至三寸左右見方,所以窗花尺幅的大小主要以能貼進窗格為宜,一般都不會超過窗格大小。正因如此,舊時的“剪紙娘”往往是將自己的“花樣”夾在一本32開大小的書籍里,予以收藏保存。

傳統的窗花尺幅小,所以容納的內容就少,構圖比較簡單,常常是“一花一物”“一花一景”“一花一事”,構圖不會很繁雜。當今時代,民間已沒有了傳統方格貼紙的窗戶,剪紙作為窗花的功用已基本消失,而是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被傳承下來,作為藝術品供人們欣賞和收藏。剪紙藝人們打破剪紙尺幅小、畫面單一、內容少的傳統,創新地剪出尺幅大、畫面內容豐富的作品。《絲路故事》正是這樣的作品。

剪紙是文化藝術,自然要同其他文化藝術一樣,堅持為人民服務和為社會主義服務。張云仙的作品《絲路故事》堅持“二為”方向,宣揚“一帶一路”思想文化,政治思想站位高,宣傳正能量的思想性強,圖案構思獨具匠心,剪紙技藝精湛,是不可多得的剪紙佳品。

窗花是“花”,是“畫”,自然屬于美術作品的范疇,欣賞和評判剪紙作品的優劣,首先要看作品圖案所表達的內容。張云仙《絲路故事》左上方豎剪出的“絲路故事”四個大字,直接點明了作品的主題,這是一般剪紙作品所少見的。用剪刀寫文字,本身就是在作畫,這種“畫中有文,文中見畫”使作品的主題一目了然,僅此便值得點贊。更為獨到的是在作品中部偏左的位置又剪出唐代詩人張籍七言詩《涼州詞三首》(其一)的前四句:“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這四句詩描寫的是絲綢之路上的情景,引用得恰到好處,傳承了國畫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傳統藝術手法。把剪紙藝術和國畫藝術的表現形式結合在一起,而且都反映絲綢之路上的情景,詩與剪紙的主題配合得天衣無縫,可看作是作者匠心獨運的傳神之“剪”。

張云仙的作品畫面,把“絲路故事”放在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上,猶如一條絲綢飄帶,十分巧妙地把歷史人物故事放在“路”上展開。這個設計獨具匠心,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在這條“路”上,作者竟然剪出約四十個裝束不同、情態各異的人物,用剪刀講述了絲綢之路上的眾多故事,內容極其豐富,引人入勝。不用解說,我們由上而下欣賞作品畫面,就能品讀出作品所反映的一個又一個民間和歷史故事。

剪紙作品《絲路故事》整體畫面借用了瓷器繪畫中的“開光”藝術手法,以多種紋飾“錦地”,以典型故事“開光”,形成滿地錦紋的“錦地開光”畫面。無論是“錦地”,還是“開光”,處處都展示著“絲路故事”的主題。把剪紙藝術同瓷繪藝術結合在一起,是這幅作品又一大亮點。

先說“錦地”。畫面最上端是祥云繚繞的敦煌飛天圖案,把敦煌飛天的姿態剪得形象逼真,與敦煌石窟壁畫的飛天圖案無二;接下來一行云端高飛的鴻雁,栩栩如生,極具動感,好像跋涉在絲綢之路上的“征人”望斷高天淡云的情景,想到了春去秋來歸心似箭的凄苦之情。“錦地”畫豐富多彩,有花卉,有鳥蟲,有草木,更有甚者,在“錦地”紋飾中還嵌出了“遠古蠶娘養蠶織錦”“琵琶落雁”“蓋碗茶杯盞”等民間故事和茶馬古道文化的畫面,內容已經是很豐富了。也許一般的藝人能“剪”到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然而張云仙的剪紙作品《絲路故事》,到了這一步只是完成了鋪墊,好“戲”還沒開場。真正的重頭“戲”,是在開光部分。

開光是瓷器繪畫中在“鋪地”的圖案中,用邊線構出空白的區域,在此處畫上主題畫的技法。開光有二開光、四開光等。張云仙在作品《絲路故事》用到了二開光。然而,兩處開光的邊線又迥然不同。之一是用以絲綢飄帶樣彎曲的“路”作邊框,在“路”上剪出各色各樣“一連串”的人物故事,形成開光。之二是用圓弧狀的邊線框,在框內畫(剪)出絲綢之路上最典型的故事,形成開光。

開光之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昭君出塞”的圖案,這是我們在繪畫作品中經常能看到的畫面,所以一眼便能認出。“一眼便能認出”,說明剪紙藝術惟妙惟肖,爐火純青。因為用剪刀作畫比起用筆作畫,其難度不知幾何,能與用筆作畫形似就已經很不錯了,能達到與筆所作之畫的惟妙惟肖,簡直是鬼斧神工。

“昭君出塞”是發生在絲綢之路上最早的公主和親的歷史事件,這樣的畫面,會使人們浮想聯翩,自然不難想到發生在絲綢之路上的“弘化公主與吐谷渾王和親”故事(發生在寧夏境內的故事)、 “文成公主與吐蕃和親”故事(絲綢之路上最具盛名的故事)等,不僅讓我們欣賞畫作,同時也在回顧歷史。這就是剪紙作品《絲路故事》彰顯出來的神奇般的魅力,說明作者在選取故事之時,就已經成竹在胸,為表達主題做出了最佳選擇,怎能不令人拍案叫絕。

在“路”上,還有逶迤的駝隊、奔馳的車馬、匆忙的行人等,且眾多的人物服飾不同,情態各異。“此時無聲勝有聲”,雖然這里聽不到朗朗的解說詞,卻能讓人們油然聯想到“張騫通西域”“鄭和下西洋”等絲綢之路上的一系列歷史故事,生動傳神,活靈活現。

各路人物,眾多故事,匯聚于“絲綢之路”之上,熙來攘往,熱鬧繁忙,使我們油然聯想到明代蕃鎮寧夏的靖慶王朱栴曾寫下的一首詩——《石溝驛》。詩是這樣寫的:“山圍城廓野煙中,亭館蕭然對晚風。山下紅塵是非路,星軺日夜自西東。”石溝城,是地處211國道吳忠至惠安堡段上的石溝驛古城,這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驛站。詩中“山下是非紅塵路”一句中的“是非路”,是在說“是路不是路”。由于路上往來行人眾多,常常形成“堵車”。有的車馬為避開“堵車”,只好撇開道路驅車在道路兩旁“非路”的荒地上馳行。“是路”也好,“非路”也好,由于車馬行人眾多,會踏起滾滾的塵土(“紅塵”); “星軺日夜自西東”一句的“星軺”,本指“使者所乘坐的車輛”,這里是指往來東西的路上行人。作品《絲路故事》的畫面中“錦地”上的行人和開光的“路”上行人,正展現出了“是非紅塵路”的絲綢之路上,官方的使者、民間的商旅、云游的僧侶等東來西往,日夜奔忙的情景。詩中的情景,正好和剪紙作品《絲路故事》畫中的情景如出一轍。也許《絲路故事》的作者并沒有讀過朱栴的這首詩,但他們的作品卻不謀而合地表現出同一情景,以常規之見,這叫作“英雄所見略同”;從藝術家的角度看,這叫作“心有靈犀一點通”。

其二是弧形邊框之下以“留白”的形式剪出“鄭和下西洋”故事作為開光。這處開光同樣能讓人一眼“認”出畫面上的故事。“鄭和下西洋”是絲綢之路上最典型的歷史事件。通過“鄭和下西洋”這樣的絲綢之路故事,同樣能令人聯想到“張騫通西域”等其他歷史事件和故事,這就是作品引人入勝的地方。

開光之二故事單一,但同樣能讓人們一眼認出,可見作者的剪紙功夫了得,能把用筆才能畫出的圖景,用刀“剪”出來,而且惟妙惟肖。

《絲路故事》將眾多的歷史事件、民間故事,信手拈來集中在同一主題之下,用一幅剪紙表達了出來。能剪出如此作品,除了需要巧奪天工的剪紙技藝,還需要具備深厚的文學造詣和文化素養,且具較高的政治思想境界,絕非一般剪紙藝人所能為。張云仙是一位中學高級教師,出生在有文化傳承的家庭,自幼受到文學和藝術的熏陶,所以自身有較好的文學、藝術造詣。他又是自治區級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其剪紙事跡早已見諸報端,作品多次獲各類獎項,在海內外小有名氣。她能夠剪出《絲路故事》這樣非同凡響的作品,是在情理之中的。

剪紙作品《絲路故事》尺幅的設計,也顯示了作者非同一般的匠心。作為內容豐富,題材重大的剪紙作品,當然是會采用大尺幅的創作。尤其是“絲綢之路”這樣的題材,一般剪紙藝人可能會設計用長卷來表現,因長卷更容易體現出絲路的“漫長”。然而張云仙的創作卻是不落窠臼,采用了一整張紙的尺幅來創作,使得作品構思極其獨特。其好處至少有三個方面。

其一是整張紙的規格是按黃金分割法的比例,更符合人們的審美視覺,所以無形中就給作品加分了。

其二是如此規格尺幅作品,用“絲綢飄帶”的形式表現“路”,暗合了“一帶一路”的寓意,這是用長卷所難以表達的效果。

其三是如此規格尺幅的作品利于欣賞和收藏。前面說過,當今的剪紙作品的主要功用已不是作為窗花,而是同書法、繪畫作品一樣成為供人們欣賞和收藏的藝術作品。書法、繪畫之類的藝術品最好的收藏和欣賞方式是制作成中堂畫掛在客廳墻上。若從欣賞的角度講,既能供自己隨時欣賞,又可供家中來客欣賞品評。此外,中堂畫還是庭堂重要的裝飾品,能讓廳室斯文儒雅,高端大氣。若從收藏的角度看,紙質藝術品藏在箱柜之中易發霉、遭蟲蛀、折壓損壞,而制作為中堂畫掛于室內,不折、不壓、不蛀,又是全家人在看護,不易丟失,所以是喜愛書畫藝術品文人雅士最常用的收藏方式。張云仙剪紙藝術作品完全可以和書法、繪畫藝術作品相媲美,而整張紙的尺幅剪紙作品,正適合裝裱成中堂畫。愛好剪紙藝術的有識之士,得一幅《絲路故事》中堂畫置于家中客廳墻壁之上,自會室雅人和,蓬蓽生輝。

《絲路故事》是張云仙眾多剪紙佳作之一,也是筆者所見最為成功的力作。本文只為拋磚引玉,希望喚起更多的有識之士來評介剪紙作品,讓這一藝術奇葩能與書法、繪畫藝術比翼齊飛。也希望張云仙的剪紙日臻完美,留下更多值得人們收藏的傳世作品。

張樹彬,中學高級教師,已退休。業余從事地方歷史文化和地方黨史等研究,出版《紅旗漫卷西風》《地方文化探微》《馬鴻逵傳》《戎馬書生馬福祥》等書籍多部,參與或獨立完成各類志書十余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午夜影视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巨大videos极度另类|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级毛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好吊妞在线新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奇米影视奇米四色888a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久久国产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一本大道香蕉大vr在线吗视频| 波多野结衣制服诱惑| 日本免费www| 女人18特级一级毛片免费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美女被免费网站视频九色|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japanese国产在线看| 成人自拍小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播放不卡 | 久久午夜国产片|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69影院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欧美乱子伦videos| 大学生a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中文字幕|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一级毛片免费完整视|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天海翼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视|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韩国欧洲一级毛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