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學不會輕易向別人提起的心酸生活-社會
當時決定來日本留學讀研究生,也是苦思之后做出的決斷,雖然對經濟上的憂慮讓我感到十分不安,但還是暗下決心不能再花父母的錢。基于免費交換留學時一年時間的觀察和判斷,我感覺如果多努力一些,多吃點苦的話,應該可以勉勉強強養活自己。
但現實是殘酷的。
進入研究室后,特別是正式考入后,研究的壓力時常會壓得我喘不過氣來。由于我是文轉理讀研,研究方向和本科專業毫不相干,許多統計學、編程等方面的知識都需要從零開始。再加上我的導師是十足的工作狂人,對研究十分著迷,對學生的要求也極其嚴格,研究方向、論斷手法,甚至是熬了幾天幾夜做出的東西經常被全盤否決,然后再從頭開始,熬夜做起。
這使得我人生第一次開始對學習產生畏懼,一直都感覺學習并不費力并且自認為是比較會學習的人,突然在學習研究上開始變得迷茫。
由于白天要上課,我只能晚上在居酒屋打工,并且是在廚房工作,經常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
做完料理配酒,然后洗刷餐具,無限循環,有時累得大腦都不在線,只是條件反射式地在忙。
凌晨一兩點下班是家常便飯,有時甚至要凌晨三四點才能下班(在日本打工,晚上10點之后會有深夜加薪,干到最后的話,可以以同樣的時間換取稍微多點的工資)。
每次深夜下班后,肚子超級餓,但又舍不得花錢,只能去麥當勞買那種最便宜的100日元一個的漢堡,一次買2個,稍微墊下肚子后便趕著回宿舍睡覺,不然第二天上課沒精神。
但即便這樣,我的銀行卡里也很難有10萬日元以上的存款。一方面,留學生打工時間受法律限制;另一方面,研究課業太忙,有時還要跑外地做野外調研。雖然是在日本國立大學讀研,加上學費半額減免,已經是相當便宜了。學業和打工的抉擇變成了我的兩難,有時還會受委屈,受批評,心里難受得無法自抑的時候,就在深夜里蒙著被子哭一場,第二天太陽升起來,還要勸著自己要微笑著面對生活和學習,告訴自己這才是人生的歷練。
好在上天眷顧,中了2個獎學金,才讓我挺過經濟大難關。
現在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真的已經很幸福了,由于大量中國游客的涌入,讓打工變得特別容易找,清閑高薪的職位還特別多。我剛到日本那會兒,很多店都不太想要中國人,并且大部分工作都是飲食店之類的工作。
如果再往前追十幾年,那個年代的中國留學生生活更是艱難。2000年左右的中國工資和物價,與日本差距太大,普通的中國家庭根本無法擔負孩子在日本的留學生活費用。當時能夠找的打工更是少得可憐,但很多中國留學生為了賺學費和生活費,一天要打3份工,早上3點起來去送報紙的工作都搶著做。
不僅如此,當時的很多留學生還要賺自己回國看父母的機票錢,有的甚至還要攢錢打回國貼補家用,供弟弟妹妹上學。
看似光鮮的留學,其中的苦,只有自己懂。
但留學確實是對年輕的我們的一種歷練,在離開父母的環境里,瘋狂汲取營養,然后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