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父-生活
幾年前,當我與妻子探討是不是要個孩子時,其實我并不確定自己是否已做好了準備。
并不是因為我不喜歡孩子。恰恰相反。盡管我表面上看起來很成熟,但其實童心未泯,我從未像一些人那樣在步入成年時就把兒時的世界完全拋之腦后。那是個依賴和信任的世界。在那個無憂無慮的世界里,玩耍重于學習,而明天又是如此遙不可及。
我哥哥喜歡說,他有了孩子后自己才不再像個孩子。我想我明白他的意思。有了孩子后,“自我”不一定會完全消失。但如果孩子如此依賴于你,你就必須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二位。
要個孩子的可能性觸動了我內心深處對于青春歲月流逝的感悟。并不是說我害怕歲月催人老。生活的車輪滾滾向前,而我也越來越接近于實現我想要的目標。令我不安的是自己變老的特殊方式。我希望在歲月留痕之際,看到的是生活經歷日漸豐富多彩,而不僅僅是青春遭到侵蝕。
無論如何,盡管不能確定是否已做好了準備,我和妻子還是下了決心,因為生孩子是生活中無可避免的決定。
如今,我和妻子有了個漂亮的小女兒。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我哥哥說的那番話的意思了。有了女兒,我忍痛割舍了喜歡看的懸疑電影,轉而陪著她看兒童電視節目《芝麻街》。當我和妻子外出享用泰國餐時,通常要在女兒喜歡的冰激凌店里逗留一會兒。
在撫養女兒成長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個更重要的事實:身為人父或為人母,你在失去某些“自我”的同時,也發現了自己身上的另一些“孩子氣”,而這是促使你重新看待這個世界的原因。
撫養一個孩子,需要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這樣我們才會停下來,看到本不應該錯過但通常因為忙碌而錯過的東西:湖面上的月光、雪地上兔子的腳印、教堂的尖頂。
做對稱職的父母,不僅僅意味著要送孩子踏上人生旅程,更要與其同行,做他們的好游伴,幫他們指出路上的好風光,并陪著他們共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