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加把鹽-情感
在我看來,母親做飯的手藝,實在飄忽不定:有時候偏淡,有時候又偏咸;有時候炒得過生,有時候又燜得過熟;有時候飯煮得很硬,有時候又煮得很軟。可是,奇怪得很,所有來我家吃過飯的客人,卻都對母親做的飯菜,稱贊有加,他們的贊美都是發自內心的,沒有絲毫的虛假客套。
是隔鍋飯香嗎?是,也不是。
有一次,老家幾個人,進城賣西瓜,母親上街買菜,正好遇著,于是連拖帶拽地將他們拉回家,非得讓他們吃了飯再回去。母親指著一個年紀大一點的男人說,這是你舅。不認識。又指著一個看起來和我年齡差不多的人說,這是你表叔。也不認識。我離開家鄉多年,老家的人基本上都不怎么認識了,除了親戚和幾個老鄰居之外。親戚里并沒見過這幾個人啊。可是,在母親看來,鄉里鄉親,都連著絆著,那不就都是親戚嗎?
母親忙著張羅飯菜,真佩服她老人家,并沒什么準備,卻能一眨眼,整出一桌子菜來。母親讓我陪幾個客人先喝點啤酒。我搛口菜,送入口中,還沒咀嚼,一股咸氣就直沖腦門,咸得我直齜牙咧嘴。我的娘,這菜里放了兩次鹽嗎?我沖還在廚房里忙碌的母親喊,菜太咸啦!沒想到,幾個客人卻連連擺手,不咸不咸,正合口味呢。年紀大一點的對母親說,嫂子,菜足夠了,別忙了,你也過來吃飯吧。說著,搛一口菜,吧唧吧唧很響地嚼著,一邊含含混混地說,嫂子,你做的菜,咋還是那么好吃呢?另外幾個人,也一邊喝酒,一邊吃菜,很滿意的樣子。
送走客人,我對母親說,今天的菜都太咸了,我說過多少次了,鹽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母親笑笑,我知道,今天不是你舅他們來嗎,我才多加了把鹽的。我詫異地看著母親。母親接著說,你曉得這么熱的天,他們在大太陽底下賣西瓜,一天下來,淌了多少汗嗎,他們的衣服一直是濕的。要是像平時給你們做的菜那樣清淡,他們吃了根本沒滋味的。
多加一把鹽,這是母親給她汗流浹背的鄉親,加把力呢。
有時候,家里來了年紀大一點的客人,母親做的飯,就會軟軟的。我們知道,這是母親為了照顧客人而為,不過,我們一家三口,特別是兒子,喜歡吃硬硬的飯。母親自有她的辦法。電飯鍋里的米剛煮沸的時候,母親會揭開鍋,用飯勺子將米往一邊攏攏,這樣,煮出來的米飯就一鍋兩制了,一半稍硬,一半稍軟。各取所需。
這就是我的母親,和很多母親一樣,她的一輩子,基本上都是圍著廚房和她的親人度過的。誰喜歡吃甜的,誰又喜歡吃辣的;哪個愛吃這個,哪個不愛吃那個;母親的心里,都清清楚楚。而母親自己,總是舍不得將剩飯剩菜倒掉,而是混在一起,熱一熱,就成了她的可口的飯菜。那些咸的淡的,辣的酸的,苦的甜的,葷的素的,全部混雜在一起,這就是天下的母親,吃得最多的飯菜。
去廚房里抱一抱我們的母親吧,她往菜里撮一把鹽,撒一點糖,倒一點醋,加一點水,無不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甜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