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情感
母親病故時,我剛滿周歲。眼看就要升初中的大姐毅然退學,替爸爸分擔生活的重擔,回生產隊勞動掙工分兼照顧我們姐弟4人,并織布紡線,為一家人縫戴縫穿。因而在我的記憶中沒有媽媽,只有大姐伴我度過難挨的童年時光。
在我記憶中,童年的冬天總是好冷好冷,村前的澇池總要結厚厚的冰,屋檐下的冰凌嘴子掛得老長老長,像要吞噬我的怪獸那可怕的獠牙。深更半夜,西北風的怪叫聲震得窗欞直顫,我常常被凍得發抖,便依偎在大姐身邊乞求:“大姐,你把我摟在懷里睡,好嗎?”大姐想都不想,一把將我攬進懷里,緊緊摟住,我覺得她的懷抱好溫馨、好溫馨,簡直如一鍋香湯,讓我沐浴其中。于是,多少次,我在有節奏的拍打和催眠曲中,進入甜甜的夢鄉。
那時候,村里常常有搖著“撥浪鼓”的“貨郎擔”光顧,惹得村里的孩子跟前攆后。不少小伙伴都從“貨郎擔”那里買來一只“娃娃哨兒”嗚哇嗚哇地吹,惹得我直眼饞。我明白那是我的奢望,家里連吃的都捉襟見肘,哪來錢供我“享受”?當我乞求吹一下小伙伴的哨兒時,那小伙伴的媽媽鄙夷不屑地說:“看你那臟樣子,真怕把病傳染給俺娃!”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我。這話讓大姐不知怎么知道了,她二話沒說,趁“貨郎擔”還未離村,剪掉了自己的長辮子,為我換了好幾只“娃娃哨兒”和其他“耍活子”(玩具),讓我玩個夠。那是她精心蓄留了多年的、自己一直引以為榮的秀發啊,縣劇團花好幾塊錢要買,她都沒舍得。這秀發為她贏得了不少羨慕的目光和贊嘆的言語。多少次,我見她在用皂角和芝麻葉搓洗那瀑布般的秀發,她把那一頭秀發看得比什么都金貴。在我歡快地吹著哨時,無意卻發現大姐在偷偷擦拭淚水。
為了維持生計,大姐在村上勞動掙工分的同時,還偷偷地跑到城里去賣血。那年臘月,大姐賣血回家特意給我買了新帽子、新書包和本子、鉛筆,因為來年春天我就要上學了。也就在這天,大姐給了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甜絲絲的記憶。那是大姐給我剝了一只像蒜瓣一樣的黃澄澄的果子。我掰了一瓣往嘴里放,咬了一口,呀,甜絲絲、涼滋滋、酸溜溜。我問大姐:“這是啥蒜這么好吃?”大姐笑了:“不是蒜,是橘子,生長在很遠很遠的南方。”接著大姐又給我掰了一小塊焦皮兒軟饃一樣的東西,里面是如馬蜂窩似的小眼眼兒,海綿一樣的蓬松,我一吃,更覺驚奇,竟也是甜甜的、酸酸的,更有荃香味,那回味,簡直妙不可言。我問大姐:“這是啥饃呀?”大姐說:“瓜娃呦,是面包。”大姐還說,只要我上學后好好念書,將來就有吃不盡的橘子、吃不盡的面包。
一次,大姐又去城里賣血了,我與哥哥早早地守在村邊的大路上等候她歸來。我說大姐一定會給我買好吃的,哥哥說大姐一定會給他買好玩的。我們倆邊說邊等,好不容易盼到大姐出現在我倆面前,只見她沒一絲笑容,只是給了我哥倆幾個小籠包子便回家了。那包子可真香啊,我倆從來沒有吃過,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其他什么也沒顧上管。當我倆吃完包子趕回家后,才聽到大姐在屋里放聲痛哭。原來大姐賣血后就到食堂買包子,付錢時卻發現錢被小偷偷走了,鄉親們為她買下了回家的車票,那幾個包子,也是鄉親們買給大姐吃的,她卻一口沒吃,全帶了回來……時至今日,每當憶及此事,我的鼻梁都不由得發酸,淚水總難抑制。
大姐用她那稚嫩的雙肩,挑起了本不屬于她的重擔,用她那孱弱的身軀為我遮風擋寒,為我們艱難童年不時灑下幸福的陽光、仁愛的雨露,她是上蒼安排給我的“媽媽”!
如今,我們兄弟倆都早已成家立業,也趕上了吃香喝辣的好日子。每當我們坐在溫馨舒適的房子里,看著孩子們在電腦前玩著動漫游戲時,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已滿頭白發的大姐,想起那段艱辛的童年歲月,我的淚水就止不住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