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一夜成名-成長
我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的老師,我教的專業就是表演。陳坤、黃曉明、趙薇、郭曉冬、黃渤都是我的學生。大家對明星充滿了好奇,覺得他們是那樣光彩,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其實真的不是那么回事兒,做演員不可能一夜成名。我希望通過講他們的經歷,提醒年輕人慎重參加藝考。
應該說現在的藝考競爭特別激烈。從2002年到2023年,藝術院校從597所增加到1679所;報考人數從3。2萬增加到100萬。被大家認可的,或者耳熟能詳的演員,卻沒隨著這個數字增加而增加。這說明走演員這條路,并不像想象的那樣順利。演員其實是一個最不公平的職業,很多演員畢業后一直在拍戲、找戲,也在不停接廣告,有不少是非常棒的演員,但演了一輩子的戲,大家都不知道他。演員要碰到一個好的角色、一個好的導演、一個好的劇本,加在一起才有可能成功。
趙薇是以“小燕子”這個角色被大家熟知的。我記得當時她上大二,跟我講瓊瑤一個戲讓她去演一個角色,我讓她把劇本給我看一下。
我晚上看完以后,第二天就跟她說:“趙薇,這個角色不適合你。”因為當時瓊瑤定她演的是紫薇。她說:“老師,我想去。”我說:“趙薇,對你來說,上大學讀表演,只有一次機會,但就你的條件,以后會有很多的機會去拍戲,你要聽老師的話。”她說:“我真的很喜歡這部劇。”我說:“喜歡可以,這里面有一個角色適合你——小燕子,要去就去演這個角色,要么就不去,紫薇不適合你。”趙薇還是能聽進去我的話,她說:“那好吧,老師,我就不去了。”我說:“對,安心學習,一定會有再找你拍戲的機會。”
大概過了一個多月,趙薇突然來找我:“崔老師,你說話算不算數?”我說:“怎么了?”她說:“你是不是說過要演小燕子就讓我去演?”我說:“沒錯。”她說:“現在讓我去演小燕子!”我說:“好。”于是我簽字批準。
有一次我去劇組探班,看到趙薇、蘇有朋那幾個人就躺在躺椅上,下著大雪,還有人張著嘴睡覺,雪簌簌落在嘴里——為了拍戲,他們睡眠嚴重不足。就在這時,助理給趙薇一個紙條,她拿過來看,眼淚就下來了。當時是夜間11點,她卸完妝休息一下,但是給她的通告是3點半,她要到另外一個組里化妝,早上5點出發,去拍戲。
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困了就睡覺、餓了就吃飯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作為一個演員,一切都要跟著攝制組走,而且他們這種生活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長年累月如此。
這只是做演員的辛苦之一。我記得有一次在微信里,黃曉明給我們發了一個他的晚飯:一兩片切好的胡蘿卜、一點兒黃瓜片。大家都知道,鏡頭拍出來的人臉會比實際胖,為了觀眾,不僅僅是黃曉明,其他所有的演員,絕對不能吃飽飯,渴了絕對不能逮著水猛喝,喝完以后臉會腫,上鏡會胖,拍出來觀眾不喜歡。演員圈里有一句話,就是“戲比天大”,一切都要為我今天的演戲讓路,可能摯愛的親人去世了,都不能去告別,還要在臺上說笑。演員在我心里是一個非常崇高的職業。
黃曉明曾經腳傷還沒好就去拍戲。我到現場去看,他站在那兒,仍然是那根威亞,仍然是他摔斷腿的地方,還要再跳下去,這種心理得多強大。
我記得當時一九九六班,像黃曉明、趙薇他們來考學的時候,我都問過他們:你們為什么要來考電影學院?他們就說想當演員。為什么當演員呢?因為喜歡。
有一次,黃曉明、趙薇來我家,我跟女兒說,快拿一個本子來,讓他們都簽上自己的名字,萬一哪天他們要是火了呢。所有的同學都誠惶誠恐,說不可能,老師別這樣。他們覺得成名當腕兒,太遙遠,他們之所以來,就是因為喜歡這個職業,僅此而已。
現在我們很多的年輕人,世界觀發生了變化,可以直白地說:我到這來就是當明星來了,我到這來就是要一夜成名。那么我建議你,真的不要耽誤自己的青春,沒有辛苦的付出,演員不可能一夜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