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你會擁有四千萬嗎-成長
曾經,北師大教授董蕃對學生說:你們四十歲時沒有四千萬身價別來見我。面對如潮水般涌來的眾多批評之聲,董蕃解釋說:我說的四千萬,二十年后其實就是現在的幾百萬。忽然覺得,忽略掉這段話中嘩眾取寵的因素,單說四十歲時是否可以擁有幾百萬,這個目標其實并不難實現。
定位的力量
職場上的生存之道、成就之路,概括而言有兩條:一是創業,二是就業。
相對來說,所有不成功或不怎么成功的人,都是緣于想不好、看不清、找不對。
就像創業,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最關鍵的區別在于是否創造出獨特的不可復制的商業模式,好的商業模式就像天方夜譚中的神話故事,助創業者的財富快速膨脹。
這是創業者的王道。
陪投行朋友見一位31歲的創業者。兩年前他用500元起家做了一個網站,在當今多如牛毛的網站族里,他的網站內容很單純,只服務細分市場中極小的一部分人群,客戶定位界限分明,且是一個空白點。
“你現在缺錢嗎?”投行朋友問。
“對。我想把它賣出去。”
“這樣吧,我先給你200萬,你先用著。你現在賣1000萬,過兩年能賣2000萬。”
“適合”最重要
行走職場,不論供職的機構性質和規模大小,找到適用于自己的達成道路,是在職場獲得成功的王道。
一天,與J一起吃飯。J供職于中國一家非常優秀的民營企業。臨近零點,新的一年將要到來。這時J的電話響起,只聽J平靜地說:“謝謝老板。您過獎了,這是我應該做的。”這是J在這家公司工作的第三年,入職以來,他的銷售業績每年以100%的速度遞增,剛出爐的統計數字表明,他的團隊再一次完成年度挑戰目標——1億元人民幣。“再額外追加給你50萬年終獎金。”這是剛才老板在電話中給他的新年禮物。
38歲的J收入達到了200萬元年薪。而APPLE正以220萬元年薪的代價在游說他。
J具有快速學習能力,高度的商業敏感,靈活的策劃思想,而且不怕苦累,充滿強悍的銷售霸氣。
他適合銷售。也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這么簡單。
珍惜好平臺
相隔三年,見到仍在央企工作的T。他的模樣沒有改變,卻明顯成熟了。
認識他的時候他剛從云南進京,在北京兩眼一抹黑誰也不認識,來自一家小集成公司,談不上事業未來,而且母親重病,自己離婚,居無定所,情緒很低落。那段時間他只能透支各種信用卡。
現在,36歲的他月收入4萬元。
他非常珍惜找到的這家好平臺,不管老板更換得有多勤,也不論戰略如何變,他總是滿懷激情勤勉努力,他的穩定性、合作姿態、能力和聰明,總會讓新老板幫他更上一層樓。論能力,其實他并非最優秀的一個,但他是最安全、最讓各方利益接受的、最能創造業績的員工。
尋找一個好平臺、跟隨一個好老板、培育一個人脈圈、雕琢一個差異化的自己,是職場成功四要素。跟隨好老板比尋找好平臺重要,培育人脈圈是克服偶然創造機會的基礎和條件,而雕琢差異化的自己則是尋找機遇、碰撞幸運的前提。
敢想敢做,理想終能實現
人生成功要素:出身,背景,人脈,地位,金錢,能力,機會。即使你一無所有,只要擁有堅定的目標、樂觀的精神、良好的心態、快速的行動力,你就能成功。
最后,你會驚訝,人生中竟有這么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