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出真面-成長
唐宣宗時,有一個不太出名的詩人叫李遠,四川人,進士出身。李遠,很有政治才干,當過幾任刺史,頗有政績。
當時的宰相令狐陶很欣賞他,極力向皇帝推薦。令狐陶為人正直,有賢德。唐宣宗非常信任令狐陶,把他當作“自己人”,但是地方官的任命,皇帝要親自把關。唐宣宗經常借打獵之名微服私訪,從民間了解官員的優劣。此外,唐宣宗還經常閱讀官員的檔案,官員們自己所作的詩文也是唐宣宗考察的依據。
令狐陶舉薦了一大批正直有為的官員,但唐宣宗就是不答應重用李遠。令狐陶不知其故,就問宣宗。宣宗拿出李遠所寫的一首詩,指著其中的一句說道:“你看,‘青山不厭三杯酒,長日惟消一局棋’。既貪酒,又沉溺于玩樂,這樣的人怎能擔當大任?”宣宗史稱“小太宗”,生活節儉,也很自律,最看不慣那些驕奢淫逸貪圖享樂的官員,這是他用人的一條底線。
令狐陶想舉薦李遠,但是宣宗憑一句詩就判了李遠政治生活的死刑。令狐陶對李遠的勤政清廉早有耳聞,于是,他改變思路,委婉地勸宣宗:“這李遠是有些好酒,又愛下棋,很不好??墒撬俾毺∧芰μ珡?,辦事效率高,空閑時間多,閑著無聊,借酒消遣,借棋娛樂,如果重用他,官大了,管的事也多了,他就不會有那么多的閑暇,就會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政事上。”令狐陶又把他的政績說給宣宗聽。
宣宗改變了主意,同意提拔李遠。當時杭州刺史之位空缺,派李遠去當杭州刺史。李遠到了杭州,體察民情,改善民生,上任之始就解決多年不能解決的百姓吃水難等棘手難題。李遠果然不負厚望,勤政愛民,深得百姓愛戴。
同是一首詩,不同的人解讀的視角也不同。宣宗讀出李遠不務正業貪圖享樂,令狐陶讀出李遠“貪酒”、“好棋”背后的真正原因。
識人光明處,不要為表面的情景所迷惑,不能一葉障目,要讀出真面目,讀出其本身蘊藏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