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意義在于影響世界-成長
工作滿意度是幸福感的重要預測指標。你對工作有多滿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對人生有多滿意。有研究表明,在幸福感的所有預測指標中,工作僅次于婚姻。最近蓋洛普公司主導了一次針對全球十幾萬人的調查研究,其中包括從原始部落到現代文明等各種不同的社會形態。結果表明,不管在地球的哪個角落,一份有意義的工作都可以顯著地預測幸福感。
想象一下,當你結交了一個新朋友時,如果你只能問他一個問題,你會選擇問他什么問題呢?年齡多大?結婚與否?學歷多高?事實上,大多數人會選擇詢問對方的職業。最能代表我們本質的不是年齡,不是學歷,也不是婚姻狀況,而是我們在做些什么。工作是跟自我聯系得非常緊密的。也就是說,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工作充滿意義,那么你的人生就充滿了意義。
那么,什么是有意義的工作呢?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來反向思考一下什么是沒有意義的工作。是薪水低的工作嗎?是地位低的工作嗎?這些當然很可惡,但沒有意義的工作卻不止于此。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給出了這個問題的最佳答案。在希臘神話里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叫西西弗斯的國王,他自作聰明,戲弄了死神和冥王等眾神。眾神把他抓到陰間,給了他一個惡劣的懲罰。他受苦的過程就是每天把一塊大石頭從山腳推到山頂。每次當他剛好要達到山頂的時候,大石頭就會滑落回山腳。西西弗斯只有頂著烈日重新再推,如此循環不斷。這才是沒有意義工作的極致。也就是說,你做的事情沒有產生任何影響。這句話用英文來形容似乎更貼切,就是:Youdon’tmakeadifference!
杜克大學的丹·艾瑞里做過一項研究。他找了一些大學生做一項工作——在一張印滿字母的紙上找出兩個相連的“S”,并圈出來。每張紙上有10處,全部找到才算完成。這有點類似于校對工作。這些大學生被告知這個工作是有報酬的,校對完第一張給55美分,第二張給50美分,第三張給45美分,依此類推。每校對完一張,學生可以選擇還要不要繼續校對下一張。也就是說,當學生感覺自己的勞動跟報酬不相符的時候,就可以停止工作。每校對完一張,學生會把校對好的那張紙交給實驗者。
有一些學生把校對好的紙張交給實驗者的時候,實驗者會看也不看便把這張紙放到碎紙機里碎掉;對另外一些學生,實驗者還是看也不看就把這張紙放到一摞紙的上面;還有一些學生比較幸運,實驗者接過他們遞過來的紙后會假裝感興趣,看一遍,點點頭,并且讓學生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紙上,然后再放到一摞紙上面。
實驗結果是獲得承認、并且把名字寫在紙上的那組學生,工作熱情更為高漲,這組當中有49%的人校對了10頁紙以上,即使到了第10頁紙,只獲得可憐兮兮的10美分薪水也沒關系。自己校對完的紙沒被任何人看到就被碎掉的那些人工作熱情非常低,他們當中只有17%的人校對了超過10頁紙。由此可見,自己的工作被他人看到是多么重要。我們需要薪水,但我們常常忘記了,我們也需要影響他人,影響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