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路里不是唯一的標準-視野
表面上看,世界上沒有比減肥更簡單的事情了,只要吃進去的卡路里比消耗掉的卡路里少,肯定就能減肥了,對吧?于是很多志在減肥的人按照食物的熱值制定每天的食譜,可惜依然不成功,這是為什么呢?美國哈佛大學5位營養學和醫學專家給出的答案是:卡路里不是唯一的標準。
專家們經過了20年時間,對12。0877萬名受過高等教育的健康男女進行研究后發現,卡路里不是決定體重的唯一因素,食品的種類往往能起到更關鍵的作用。這項研究的結果被寫成論文發表在今年7月23日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論文的主要作者、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心血管和流行病學教授達里奧什·莫扎法里安(DariushMozaffarian)博士總結道,“從減肥的角度看,食品是有好壞之分的,即使兩種食品的卡路里一樣,減肥的效果也大有區別。”
為了方便比較,科學家們對來自真實世界的海量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把各種食品對體重的貢獻率進行了量化。具體說,志愿者的體重平均每4年增加1。5公斤,不同種類的食品對增重的貢獻不一,其中炸薯條最糟糕,貢獻了1。53公斤,炸薯片為0。77公斤,含糖軟飲料為0。45公斤,紅肉為0。43公斤,加工肉類為0。42公斤,其他土豆類食品為0。23公斤,甜食和飯后甜點為0。19公斤,精制谷物為0。18公斤,其他油炸食品為0。14公斤,純果汁為0。14公斤,黃油為0。14公斤。
從這份表單可以看出,糖類,以及去除纖維素的精制淀粉最糟糕。研究者認為,這些食品降低了人的基礎代謝率,也就是說,常吃簡單碳水化合物的人在安靜時消耗的能量較少,這顯然不利于減肥。粗糧則沒有這個問題,常吃粗糧的人基礎代謝率不受影響,一直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也就是說,當兩者的卡路里一樣的時候,吃粗糧比吃細糧更不容易長胖。
還有一些食品對體重增加的貢獻率為負值,說明它們是有利于減肥的好食品。比如蔬菜的貢獻率為-0。1公斤,粗糧為-0。17公斤,水果為-0。22公斤,堅果為-0。26公斤,酸奶為-0。37公斤。
這個榜單中的蔬菜水果和粗糧不會讓人驚奇,但酸奶竟然有如此大的減肥功效卻著實讓人吃驚。事實上,研究者認為,奶制品,無論是純奶還是低脂奶,都與體重增加無關,這一點和傳統的觀念正相反。另外,酸奶之所以能減肥,原因可能在于酸奶中含有的細菌能分泌腸道激素,讓人產生飽足感,從而降低食欲。
另一種值得注意的食品是堅果。雖然堅果富含脂肪,但主要是植物性脂肪,與動物性脂肪有很大不同。其中,花生醬被證明是一種很好的減肥食品,原因在于人在吃了花生醬后不容易產生饑餓感。
這篇論文還發現,其他一些生活習慣也會對體重產生較大影響。有些不必解釋,比如常運動的人體重比較恒定。有些需要解釋,比如看電視越多的人越容易長胖,這不光是因為看電視會減少運動量,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常看電視的人比較容易受到電視食品廣告的影響,導致多吃。
煙酒消費對體重的影響比較復雜。其中,葡萄酒被認為對體重沒有影響,但其他酒類消費過量卻有可能增加體重。抽煙的人體重往往較輕,但這很可能是因為吸煙使人產生了其他一些疾病,導致體重降低。戒煙的確會讓人長胖,志愿者們戒煙后的頭4年體重平均增加了2。23公斤。但如果堅持下去,再往后就沒有多大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