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心,在心里相會-人生
有會于心,便如風展水面,剎那間的感動清澈而溫暖。在會心的時刻,生命便剝離了種種欲望和偽裝,回歸最初的本真與美好。
會心是一種領悟。有時候,我們會突然從別人的一句話或者一個動作中,瞬間明白了一些東西,會覺得豁然開朗。就像洞開了一扇門,窺見了一個明媚的世界。仿佛當年佛祖在靈山之上,手拈一朵金婆羅花而無言,大眾茫然,只有迦葉尊者輕輕展顏一笑。于是佛祖便把禪宗的衣缽傳給了迦葉,就因為這一份領悟。
拈花微笑,你拈花,我微笑,在我們的塵世里,如此無言而心有所會心有所得的瞬間,應該是最動人的吧,那一朵花,那一朵微笑,同樣芬芳洇染。
甚至面對一種情景,也會心有所動。就像你面對大海,面對草原,面對沙漠,或者你登上峰頂,穿越森林,涉過河流,會頓覺胸襟開闊,心生歡喜。似乎悟到了什么,卻又道不分明,平日里瑣碎著糾纏你的種種,全都隨長風流散。多好,這樣的心情心境,濯洗著我們心上的塵埃。
會心是一種懂得。都有過那樣的時候,許多人在一起說話,某個人說出一句讓大家不明所以的,只有你聽懂了。或者是某人說了一句不相干的,你卻知道了他所有的意思。就像在兩心之間,在那樣的時候,悄悄地架設起來一座奇妙的橋梁。
不求你長長久久時時事事地理解我,只要你能在某時某刻,懂我心中所思所想,就足夠了。
有時候也會懂得一棵樹的堅持,一株草的執著,或者一只歸雁的情思。當王維于山谷中邂逅一叢幽花,他便懂得了花的一生。“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這樣的會心,來源于一種觸動,一種與自身經歷相關的共鳴。
懂得比領悟更多了一份溫暖,領悟是心領,而懂得還須神會。心領神會,才是與人與萬物相知的途徑。
會心是一種默契。非常喜歡也非常感動于那樣的時候,與好友閑聊,或者探討問題,總是不約而同地說出同一句,或者表達出同一種觀點或者心情。那種感覺就像,在世間孤獨奔走了許久之后,忽然發現有人同自己一樣,然后感嘆,心有靈犀而吾道不孤。
這樣的會心,不是兩個人之間的一感一應,而是兩顆心共同生發出來的同一種感受,便一下子融匯成無邊無際的美好。在紅塵中,在人海里,遙遙相對,相視一笑,所有的一切便都盡在無言中。
遙遠的當年,李清照和趙明誠,志趣相投,才情相若,兩個人平日里讀書交流,必定是心與心依存,有一種超然,一種悠然。至于兩人強聞博識,賭書潑茶,那種會心,讓多少人思之而神飛,念之而流連。
所以說,會心的時刻可遇而不可求,而會心的人,難求更難遇。所以遇見了,才會有著除卻巫山不是云的感嘆。
會心,是在心里與另一顆心相會,那一份欣喜就如擋不住的春苗破土,自然而然。心的距離能打破空間的遼遠,所以,會心,更是一生中最值得珍惜和眷戀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