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8。86米的征途-人物
陳旻的行李
那是一雙遇難者的眼睛,半瞇著,露著一道縫。52歲的陳旻距離他只有20厘米,瞬間感覺“將被拉入死亡的境地”。
當時,她正在珠穆朗瑪峰8700米的高山上,攀登一塊5米高的巖石,剛爬到頂上,就看到那雙眼睛。遇難者蜷縮在石頭縫隙里,面如死灰。她大叫一聲,從巖石上滑落,哭了起來。直到耳邊傳來向導“你想成為下一個他嗎”的呵斥聲,她才從恐懼中回過神來。
那是2023年春天,陳旻在長達45天的珠峰之旅中,距離死神最近的一次。
一
登珠峰前,陳旻已經兩年多沒有登過山。上一次登山,還是2023年攀登慕士塔格峰。此前,她曾3次穿越“死亡之海”羅布泊,5次駕車進藏,穿越阿爾金山、可可西里無人區。她走得一次比一次遠,一次比一次險,從結伴而行到一個人出發。
她制訂了嚴格的訓練計劃,每周跑三次10公里、兩次5公里、一次3600級臺階的負重攀爬。
登山令陳旻感受到自然的慷慨,她享受冰鎬刺入冰層的動作,那一刻,她感覺自己像一只藏羚羊,在大自然中盡情呈現著美。2023年夏天,陳旻登頂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一個半月后,她決定無氧攀登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后來,陳旻意識到,這樣密集的攀登不僅是對身體的損害,更是對大山的輕視。
登到慕士塔格峰6800米時,陳旻高原反應加重,胃里的粥瞬間噴出來。她用登山杖頂著胃,一邊走,一邊吐,吐了兩天一夜。攀至海拔7200多米時,陳旻已經沒有說話的力氣,她沖向導指了指前面,又指了指后面,意思是回去還是往前走。向導說“回去吧”,眼里卻透露出失望。
陳旻往回走了幾步,搖頭,又走回來,剛走幾米,氣喘吁吁,又往回走,來來回回走了3次。最后,陳旻拖著疲憊的身子又攀升了100米,感覺眼前一片模糊,想找一處避風的小山包躺下。但她知道,一旦躺下,就不會再醒來。
“我一定要活著。”半個小時后,她終于登頂。
之后,她被向導一路攙扶回大本營。當晚,陳旻感覺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都被扯開,仿佛“所有的細胞在爭奪氧氣”。
這次登山帶給陳旻極大的挫敗感。“我不能原諒自己,因為你不是一個漂亮的登山者,你也不愛自己,你對生命根本就不重視。”那之后,她告訴家人,以后不再登山。
接下來的兩年,陳旻開始嘗試寫戶外人的故事,并參加了“2023第三屆中國最美媽媽公益評選全國展演”比賽。她參賽的理由很簡單:自己從來沒穿過旗袍。
表演時,別的媽媽唱歌、跳舞,她穿著運動衣打泰拳。這次比賽,她獲得亞軍。然而即使她的形象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的屏幕上,她仍然記得慕士塔格峰帶給她的陰影,“始終沒走出去,我不甘心”。
2023年,她去云南西雙版納拜訪中國首登博格達峰的探險家王鐵男。當時王鐵男可能只是隨口一提“如果好好訓練,你應該可以登珠峰”,但她當真了,感覺心一下子被擊中。
從西雙版納回來的第二天,她一邊擇菜,一邊試探著對丈夫說:“我還想登山。”“登什么山?”丈夫問。“我想登一座8000多米的山。”“是珠峰嗎?”
“你咋知道?”她驚訝地問。“你心里一直有慕士塔格峰的痛,想要找一個出口吧?”聽到丈夫這么說,陳旻的眼睛“瞬間蒙上一層水”。
為了做好后勤保障,丈夫每餐必做牛羊肉,有時候看到陳旻偷懶,還督促她去跑步。
2023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陳旻跑步的場地換成了家里的客廳——跑10公里要繞750圈,她在家跑了一個月。開始跑時,要靠意志力支撐;到后來,跑步成為機械式運動。
二
2023年3月,尼泊爾啟動春季登山。
為了迎接這一天,陳旻提前一個多月準備裝備。在寒冷的高山上,保暖和防水最關鍵,登山者需要穿排汗內衣、抓絨服、薄羽絨服,攀登到6400米以上,還要穿重三四斤的連體服。此外,還需要準備防曬帽、睡袋、登山杖、暖手寶等100多件物品。
2023年4月14日,陳旻和登山公司的8名隊友從重慶前往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
后來,女兒告訴陳旻,飛機起飛后,爸爸的眼淚就掉了下來,說后悔把你媽送上飛機。末了,爸爸又給女兒打氣,說“你媽肯定沒問題”。
4月16日,一架載有12人的小飛機將他們送往海拔2845米的小村盧卡拉,接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