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頭-文苑
秋風乍起,無數葉子便開始新的征程了。當飄墜成為生命的又一主題,每一枚葉子都一臉的莊重,擦去別離的悲戚,抹掉逝去的感傷,脫下翠綠的衣裳,換上一件鮮亮的彩衣,與廝守了一個春季又一個夏季的枝頭從容道別,平靜地趕赴大地的邀請。
沒有一枚葉子回頭,盡管心中也有絲絲的依戀,有點點的不舍,但告別的笙簫已吹響,且灑脫地向頭頂的晴空揮手,吻別相依相偎的枝頭,無風相隨,便悠悠地滑落,滑出一道漂亮的弧線,有風相伴,且翩然起舞,舞出生命絢美的絕唱。
一生那么短,轉頭便是白發叢生。到了懂得不回頭的年紀,心胸就變得更曠達了,曠得山高水長,曠得云淡風輕。知道一朵花枯萎了,凋零了,那是命中注定的結局,即使在原來的位置上,再開出一朵一模一樣的花,也絕對是另外的一朵,真的是“年年歲歲人相似,歲歲年年花不同”啊。無論如何留戀地回頭,所能夠看到的,也只是似曾相識的花朵,而不是曾經魂牽夢縈的那一朵。
著名畫家黃永玉曾批評喜歡“假如能回到從前”的人:“世上常有人放著前頭的好景不看,轉過頭朝向過去。”殊不知,忍不住一再回頭,既挽不住失去的好景,還會錯過眼前的好景,給明天留下新的遺憾。聰慧的他,見慣了人生的風雨,斷然謝絕回頭,95歲高齡的他,仍在創作長篇小說,仍在勤奮地繪畫,興致勃勃地參加電視訪談節目……
在黃永玉耄耋之年呈獻的更厚重的字畫作品中,我看不到一絲一毫的“油膩”或“佛系”,也沒有那種熟悉的“念念不忘的懷舊”,只有一路優雅地老去,帶著滿懷的慈悲,帶著真摯的感恩,帶著無限的珍惜。
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徹底毀掉了大片長勢喜人的莊稼,那位見慣了風霜雪雨的老農,對著眼前巨大災難,沒流淚,沒嘆息,甚至沒說一句抱怨蒼天的話,似乎那不過是大自然搞了一個惡作劇,他只須輕輕搖搖頭,趕緊跑到田間,快速清除滿地的狼藉,再植下新苗,點燃新的憧憬……
我絕對相信,那位豁達的老農,不是無奈地順從了生活中的變故,更沒有委屈地認命,而是聰明地跳出了一場災難的泥淖,迅速地轉過身來,一下子就把煩惱扔掉了,他的心空變得更闊大、更通透了。舉目,仍是天高云淡;俯身,仍有花開花落。且讓自己繼續從容向前,無問來路,只想去程。
不回頭,是輕松地放下了過往,傾心地愛當下,愛一群低低飛過的麻雀,愛一株被遺忘在墻角的小花,愛一個裸著頭皮等待新發重新生長出來的癌癥患者,愛一對在陽光下慢慢欣賞假牙的老人……那樣沉浸的愛上,是分分秒秒不肯辜負了生命,無論是悲是喜。
一位在商海中幾經沉浮的企業家告訴我:有些路口,不能回望,那是傷心的酒杯,不必端起;有些往事,不能回看,那是痛苦的羈絆,必須掙脫掉。往事不回頭,不是要遮掩什么,不是在逃避什么,也不是在埋藏什么,而是明白了古人所言的“風煙俱凈,水色山光”的深邃含意,懂得了“水隨天去”不只是一種灑脫,“往事如煙”也是一個禪意深深的話題。
就像明明知道前方等待自己的是萬丈深淵,那一溪流水仍決然地向前,直到將柔韌的身軀垂掛在懸崖斷壁上,仍沒有一丁點兒的回頭之意,而是使勁兒地朝大地砸下去,砸出一簾壯麗的瀑布,砸出生命轟鳴的吶喊。
在某些落寞的日子里,我曾忍不住三番兩次地回頭,結果內心更加落寞,而傷心時刻的回頭,也只是給心頭又添了些許的傷感。于是,暗暗提醒自己:讓一顆柔柔的心硬起來,不再回頭看那些曾經的路,歡欣的,憂傷的,光彩的,黯淡的,完美的,遺憾的……
一生值得記住的,無須回頭,也會深深記得。而那些令自己懷戀的回頭,縱然會加深某些美好的記憶,也會在回頭之時,不可避免地錯失某些更好的風景。
如是,過往不回頭,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