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沒有像樣外套的冬天,是怎么過來的-生活
有個段子說,天氣越來越冷了,女生是時候給男朋友買件外套了,而男生也是時候給女朋友買:毛衣秋衣大風衣,秋褲絨褲打底褲,筒襪絲襪連褲襪,襯衫毛衫針織衫,絨鞋皮鞋休閑鞋,提包挎包單肩包,靴子帽子小棉襖,唇膏手套暖寶寶……
笑罷,突然回想起從前那些連件像樣的外套都沒有的冬天。
整日穿著校服的中學時代,寬大的運動服和袖口磨得發(fā)亮的藏藍色制服輪換著穿??傆行┎桓始拍呐谖缧輹r脫下校服,露出穿在里面的時髦內搭。而我一般是循規(guī)蹈矩的,因為沒什么值得展示的得體衣服,所以當天氣變冷,校服外面需要一件外套的時候,就現出窘迫來。
印象中,我經常穿我媽媽的一件深褐色風衣,上面有花豹式的斑紋,臟了也看不太出來。我爸廠里發(fā)了一件藏藍色牛仔布工作服,我試了試,覺得挺酷,就隨隨便便穿著去了學校。課間,班主任站在我跟前,用不可思議的眼光打量著我,問:“你衣服上寫的什么字?”我若無其事地念給她聽:“某某市鍛壓機床廠。”
多年后,回想起她的眼神,覺得那里面充滿了同情——15歲的小姑娘,為啥要穿得像舊版1元人民幣上的女拖拉機手?
跟我要好的女生穿著一件繡著白色小花的大衣,雖然她也并不滿意,自嘲說“像灑滿了鳥屎”,但我還是很羨慕——那是她媽媽專門給她買的,少女感十足的呀!
鄰桌的男生穿著棕色燈芯絨外套,戴著黑色的毛領子,那衣服并不好看,甚至可以稱得上老氣,可在他身上像有了魔力似的,煥發(fā)出不一樣的光彩。每天課間跑操的時候,他會把外套放在課桌上,我總想去摸一下,可那個冬天過去了,也沒有真的摸過,有一種奇妙的心理在抑制著我采取行動。
高中時早上5點多就要出門,冬天需要厚一些的外套。姨媽把表姐的兩件舊衣服送給了我,一件墨綠色戴帽子的,只有兩粒扣子,胸前領口裂得太大,騎車灌風,但顏色式樣還算適合學生;另一件是長長的呢大衣,款式挺利落,可惜是生牛肉的顏色,紐扣是1980年代流行的有機玻璃扣,昭示著這件衣服的主人不可能是我。
有一天,我有些忐忑地穿著牛肉色呢子大衣,推著自行車在校園里走。偏偏遇到從前坐我鄰桌的那個男生。他仿佛不認識似的,從上到下打量著我,看得我有些不自在。半天,他笑著開了口:“你今天穿得這么……好看。”
我頓時對他充滿了感激。事實上,長款修身大衣很襯寬肩的我,可惜我當年并沒有這個覺悟,更重要的是,我媽也沒有,也就胡亂往身上穿。我媽后來終于覺得有必要給我買新棉衣了,就從小市場帶回一件鼓鼓囊囊的灰色大棉襖,穿在身上很暖和。
我一度覺得挺不錯,直到過年的時候,表哥嘲笑我怎么長得這么粗壯,簡直跟我姑姑一個模樣。我這才意識到穿得太臃腫,配上個圓臉讓人直接腦補出一個大胖子來。
我媽認為小孩子還在長身體,沒必要買太多衣服,有一件穿就行了。一定要買的話,最好要大一些,反正大小都一個價,還能多穿幾年。
她如此深謀遠慮,以至于現在的我看見初中時穿著灰褐色西裝的照片,覺得自己少年老成,像個老電影中的婦女干部。
我16歲的夏天穿過的短袖上衣,在30歲時的某天翻了出來,頭腦一熱穿去上班。有同事說:“你怎么穿得這么老氣……”
我笑了半天,笑得難以抑制?!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