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五分之三的堅持-成長
朋友在一所生源少、班額小的中學教音樂。別人羨慕她工作輕閑愜意時,她卻不甘大好時光被揮霍,自學起向往已久的法律知識。
同事流連在體育室或網上時,她埋頭于她的書本;同事旅游或聚會時,她專注于她的法律;同事去歌舞廳娛樂時,她醉心于她的選擇。為擺脫幼女的糾纏,專心致志地學習,她把自己反鎖在衛生間里。
成績揭曉,259分,比最低錄取分數線整整少了101分,三分之一的差距,她卻絲毫不以為意。她認為,雖然學了一年,但只是積累一些專業方面的基礎知識,還沒把握好重難點。她開始全力以赴地又一輪拼搏。
第二次,262分。浴血奮戰一年,僅換來了區區三分。同事認為她會知難而退,可短暫的沉寂后,她又不自量力地捧起了專業書。
第三次,她終以十多分的微弱優勢被錄取。同事問她,如果你第三次落敗,還會考第四次吧?那當然!她毫不猶豫地回答。她說,如果明天想要的東西,今天就要全力爭取。沒努力過的人,沒資格說不行。
幾年后,當同事們為單位的風雨飄搖而憂心忡忡時,她已在律師界做得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