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小看人了-中國新傳說
韓春明是個副科長,這天中午,大伙兒在辦公室里閑聊,不知怎的聊到了古董,這位說家里有名人字畫,那位說家里藏著清三代官窯瓷器,韓春明聽了也按捺不住,脫口而出:“我家里也藏著好東西呢,我有一本絕版書。”
大伙兒一聽笑了起來,其中一個說:“一本書能值多少錢?”
韓春明不服氣地反問道:“聽說過劉寶楠嗎?”
有人遲疑著說:“聽說過啊,他是我們這有史以來名氣最大的學者,咋了?你那本書是他寫的?”
韓春明點點頭說:“劉寶楠不但是我們這從古到今最有名的學者,他在中國文化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論語正義》是研究《論語》的必讀書,我家里有一本民國時出版的《論語正義》,可惜只有下半部。雖不值多少錢,但很有文化和歷史價值,已經很難買到了。”
話音一落,辦公室門口有人用一種驚喜的語調說:“春明,你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韓春明不屑地說:“當然是真的了,我是吹牛的人嗎?”說著,他一回頭,硬生生截住了話頭,一時神色有點尷尬。原來,問話的是單位一把手聞局長。
下午,聞局長把韓春明叫過去,說:“春明,領導辦公會研究決定了,你作為后備干部,馬上要接受組織考察……對了,你那半部《論語正義》賣給我好不好?我正好有這本書的上半部,一直找不到下半部,想買也買不到!實在不愿賣的話借給我讀讀也行。”
韓春明一聽不免猜想,聞局長這段話的上半段會不會都是魚餌,下半段才是魚鉤?這半部書是祖上傳下來的,可算是傳家寶,怎么能賣呢?而且,韓春明擔心,聞局長所謂的借閱會不會也是有去無回?
于是,韓春明微笑著說:“局長,我剛才是吹牛呢,哪有什么書不書的,對不起,讓您失望了。”
聞局長一聽,面露失望,不過轉瞬即逝,他擺手說道:“噢,是這么回事。那行,你回去工作吧!”
這下,韓春明有點摸不著底了,聞局長會不會生氣呢?如果生氣的話,會不會給自己小鞋穿呢?果不其然,兩天后聞局長宣布了:韓春明到沖林村從事精準扶貧工作。韓春明知道后有些欲哭無淚:誰不知道那沖林村是全縣最有名的窮村!這是考察嗎?這是發配充軍吧?
可抱怨歸抱怨,韓春明還是收拾收拾出發了。
一到沖林村的定點扶貧戶老王家,韓春明頓時倒吸一口涼氣:這不是穿越到七十年代了嗎?只見那房子又矮又破,估計外面下大雨,里面也同樣下大雨。這要是能轉貧為富,除非日頭打西邊出來。
好在老王倒是個很憨厚的人,得知韓春明的來意后,他也慢慢說出了心里話:他不是個懶人,也不是個笨人,只是一直以來光受磨難,不是家里人生病,就是干什么賠什么,歲數一大越發貧病交加,終于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了。
韓春明聽得心也有些涼了,想到兩人的命運也算是連在一起了,只有老王致富了,他也才算完成考察,于是勸道:“可不能這樣啊老王,聽說你兒子都二十好幾了,就是因為窮才一直沒找到對象,你不為自己想,也得為你兒子想想是不是?”老王一聽滿臉痛苦之色,說:“我倒是想為他著想,可我又能干什么呢?”韓春明問道:“你會什么手藝嗎?”老王搖搖頭,說:“除了種田什么也不會,不過我年輕時倒是養過幾年魚,就是年年虧。”
韓春明像撈著了一根救命稻草,說:“為什么會虧?”
老王說:“技術不行,光死魚。死了幾年魚,算是摸到竅門了,可本錢早已虧光了,還欠下一屁股債,承包期也滿了,沒錢再續包了,從此一直沒翻過身來。”
回到村里的臨時住處,韓春明腦子里一直想著老王的話,想來想去不死心,老王只有這一條路好走了,我不幫他,他就是一條路窮到底了,不行,我得努力一把!
韓春明當即找到村干部,問道:“村里還有沒有閑置的魚塘?”
村干部說:“還真巧了,剛好有片水面承包期滿了,不過我們得按規定來,公開發包,承包款一次性交清,無論是誰都不能照顧,畢竟要照顧的人太多了。韓科長,目前問題是他老王拿不出承包款啊!”
韓春明沉思良久,最后一拍桌子,咬牙叫道:“這錢包在我身上!”
韓春明自己并沒有多少錢,而之所以敢如此表態,是因為他知道聞局長的手上有幾個指標,可以給貧困戶發放無息貸款。不過,要是他自己出面跟聞局長要指標,那肯定會被毫不留情地打回,聞局長似乎正找茬整他呢。好在他有樣聞局長夢寐以求的東西——那半部書。韓春明當即飛車回家,小心取出寶貝,雙手合十許愿:“列祖列宗在上,我遇到坎兒了,只好動用傳家寶了,倒不是全為了我個人的前途,也是為了老王一家,我不幫他,他一家就完蛋了。”
接著,韓春明又飛車來到老王家,把書遞給老王,說:“老王,你把這書送給我們局聞局長,然后跟他開口要無息貸款指標,你符合發放貸款的條件,又有他最喜愛的東西,他一定會給的。切記,就說這書是你在舊書攤上無意中買下的。”
韓春明算無遺策,聞局長收下了書,貸款也飛速撥給了老王,老王感動得哭了,說:“韓科長,你為了我們把寶貝都獻出來了,我們要是再不翻身,真沒臉見你了。”
老王一家人的干勁果然被激發出來了,每天起早貪黑,整理魚塘、買魚苗魚食、施藥、抽水放水,一時間吃住全在魚塘上,人都曬得像黑泥鰍一樣。韓春明深知成敗在此一舉,也一門心思地陪著老王,一旦發現魚有生病翻塘的跡象,他比老王還緊張,即使自己生病發燒,也都二話不說驅車直奔省城請專家會診,直到魚塘轉危為安。老王一家看在眼里,感動得不行。
一晃冬天到了,韓春明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幫著出魚、打聽價格、找銷路,等這些忙完,好消息也來了:老王一家賺了個盆滿缽滿,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把貧困戶的帽子遠遠拋進了太平洋。
韓春明自然也高興得不得了,但心頭也有隱隱的擔心:聞局長這一次沒難倒自己,下次會不會出什么新招呢?就在這時,韓春明接到電話,要他回單位述職。
韓春明一五一十地匯報了精準扶貧情況,幾位領導互相看看,滿是贊許之色。這時,聞局長開腔了:“春明,你辛苦了,不說老王家賺了多少錢,就沖你這又黑又瘦、一副標準的漁民樣子,我們就知道你用心了,現在我代表組織正式宣布,你被任命為科長了!”
韓春明很驚訝,聞局長又把他單獨叫到辦公室,板著臉遞給他一樣東西,說:“你的東西,拿回去!”
韓春明一看,正是自家那半部書,頓時大窘:“這、這……”
聞局長繼續板著臉:“全是你搞的鬼,以為我不知道?老王一個農民,會曉得在舊書攤上買書?還偏偏是我想要的書,你在說書呢?我生氣,是你讓老王送書給我,這會給大伙兒留下什么印象?你有空回村里一趟,幫我消除這個壞影響,聽到沒有?”
韓春明尷尬極了,說:“一定,我一定辦到!可、可你當時為什么還是收下了書呢……”
聞局長說:“我一看到這書眼睛就亮了,實在沒忍住就收下了,現在已經看完了,當然就完璧歸趙了。再說我不收的話,只怕你們又會鬧出什么幺蛾子。我說你這家伙吧,我跟你買、跟你借,你舍不得,可為了老王竟能白送出去。春明,你為扶貧有這份心,我姓聞的為什么沒有?太小看人了!”
至此,韓春明終于笑了起來,聞局長沒憋住,也痛快地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