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海恩仇-海外故事
情報組組長科維諾夫接到一份來自美國的密報,密報內容竟和二十一年前蘇聯情報員日爾格的死有關。科維諾夫又驚又怒,因為,那個不幸遇難的日爾格正是他的父親……
1。隱藏的秘密
這天,情報組組長科維諾夫接到一份來自美國的密報,他看了之后大吃一驚。
1970年,潛伏在紐約的蘇聯間諜日爾格在行動中被中情局盯上,他干掉了中情局的兩名特工,但也身中數彈而死。隨后他的上級佐洛斯泰被捕,蘇聯在美國潛伏七年之久、竊取了無數機密的這個間諜網被瓦解了。克格勃大為震驚,經過一番秘密調查,最后得出結論,負責傳送情報的日爾格不慎暴露導致了這起事件的發生。
但二十一年后,科維諾夫接到的這份情報卻顯示,在事發的頭一天,中情局接到一份匿名郵遞的信件,信件中提供了日爾格的照片和第二天送交情報的時間、地點,所以中情局才能一舉破獲這個間諜網。
面對這個被隱藏了二十一年的秘密,科維諾夫的心里燃起熊熊怒火。因為,那個不幸遇難的日爾格是他的父親。
在科維諾夫的記憶里,他的父親只是一張照片,因為在他還不到一歲的時候,父親就開始了在美國的潛伏生涯,一次都沒有回過家。而在他八歲的時候,父親的死訊傳來,他的母親不堪刺激,心臟病發而死,從此他成了孤兒。后來,美國和蘇聯進行一次間諜互換行動,在中情局的殘酷刑罰下失去了一條腿的佐洛斯泰因此回國,由于他的寧死不屈,保全了蘇聯的機密和尊嚴,他成了國家英雄。他回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科維諾夫接到家里,像一個慈父般照顧他,后來又讓他加入克格勃。正是佐洛斯泰的刻意栽培,不到三十歲的科維諾夫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科維諾夫也一直把佐洛斯泰當成父親一樣膜拜,可是今天的這條情報,卻讓他產生可怕的懷疑:他的父親是被佐洛斯泰出賣的。
這個推理十分簡單:克格勃的間諜組織是單線聯系的,佐洛斯泰負責搜集情報,日爾格負責傳送情報,雖然除了佐洛斯泰外,總部的幾個最高首腦也知道日爾格的身份秘密,但日爾格的具體行蹤卻只有佐洛斯泰才知道。中情局不但拿到了日爾格的照片,還掌握了他的行動計劃,那么出賣他的人只有佐洛斯泰。
原來,自己一直奉若神明的恩人竟然是害死了父親和母親的仇人!科維諾夫憤怒得簡直要爆炸了,可是當他冷靜下來仔細思索時,卻感覺到了其中蹊蹺。佐洛斯泰被捕后,中情局以極其殘酷的手段拷問他,要不是后來的換諜行動,佐洛斯泰肯定會死在中情局手里,難道這里面另有某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科維諾夫感到一陣困惑,以前遇到這種事情時,他會求助于佐洛斯泰,可如今佐洛斯泰已經不可信了。他想去找契卡夫將軍匯報,但契卡夫將軍因病住進了醫院。想來想去,他決定私自展開調查。他悄悄藏起了文件,然后找了個理由來到紐約。
2。紐約之行
為了尋找父親當年的足跡,三年前他曾來過這座美麗的城市,在父親遇難的酒吧老板的口中巧妙地套問出當年的情景:父親日爾格遭到中情局突然襲擊時,臨危不亂,如一頭憤怒的雄獅想殺出重圍,只是中情局人多勢眾,他身中數槍倒在血泊里,可就在他咽氣前,還開槍打死了一名中情局特工。
這次他重返紐約,主要是想找一個叫杰克的家伙。當年日爾格死后,中情局在他家里沒找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只有鄰居杰克提供了一條線索,中情局順藤摸瓜抓到了佐洛斯泰。但科維諾夫上次來時,杰克因為搶劫入獄,如今他已經獲得假釋,住在貧民窟里。
找到杰克后,科維諾夫直截了當地說:“我是一個作家,想為我的新書搜集些第一手資料。二十一年前,中情局調查你的鄰居日爾格時,想知道他都和什么人來往,你告訴他們說,雖然你沒見到日爾格有什么朋友,但一年多以前,你曾在報上看到過他和另一個男人的合影,是這樣的嗎?”
當年的那張照片是記者無意中抓拍、作為公民生活縮影登在報上的,日爾格和佐洛斯泰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上了報。中情局根據這個線索,在日爾格死后很快內便抓獲了佐洛斯泰,這些資料克格勃的調查報告里面都寫得很清楚。只見杰克飛快地眨眨眼,狡猾地說:“我很羨慕那家伙的好運氣,所以一直記得那張照片,只是直到后來,我才知道那家伙原來是個間諜。對了,我提供給你這些資料,有報酬嗎?”
科維諾夫知道該怎樣對付杰克這樣的癮君子,他拿出一張鈔票放在左邊,再拿出厚厚的兩沓美金放在右邊,說:“聽著,我知道當年的那些事情,今天只是想核實一下細節。你讓我滿意的話,我給你兩萬塊,否則你只能拿到一張。”
杰克臉上每一條皺紋里都流露出貪婪,瞪著那花花綠綠的鈔票,猶豫了好半天,才下定了決心似的說道:“……日爾格出事前一天晚上,有人約我出去,給了我五千美金,讓我在接受調查的時候,告訴警察說在報上看過日爾格和另一個男人的照片。說幾句話就能賺五千美元,這種好事傻子才會拒絕。再說那個人把報紙都給我拿來了,上面的確有這兩人的照片,我只是對警察說明一個事實罷了。”
科維諾夫問那個人的樣貌特征,杰克卻說那人站在暗處,臉上戴著口罩,聲音也沒有什么特別。科維諾夫又問:“那么,事后有人找你追問過事情真相嗎?”
杰克露出恐懼的神色,說:“當然有。那件事情過了大約一個星期,有一天晚上我回家時,被兩個人綁架到一輛車上,他們說我不可能記得一年前報紙上刊登的照片并保留下來,逼問我是否受人指使。他們把我打得遍體鱗傷,但我一直咬緊牙關沒說半個字。”
科維諾夫意外地打量杰克,嘲諷道:“真看不出,原來你還是條硬漢子。你就不怕他們殺了你嗎?”
杰克得意洋洋地說:“我什么都不說,他們是不會殺我的。但我真要是說了什么,恐怕就死無葬身之地了,小說里不都是這樣寫的嗎?再說,給我錢的人警告過我,如果我說出真相,他會殺死我妻子和孩子,就算是為了他們,我也不敢承認那一切啊!”
“為什么你現在又敢說出真相了?難道不怕那個人找上門來嗎?”
“二十多年了。”杰克鼻涕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打了個哈欠說,“過了這么久,那個人估計早就把我忘了,再說,我妻子早帶著孩子跟別人跑了,我又成了現在這副樣子,只要有錢能買毒品,活還是死對我早就無所謂了。”
科維諾夫把所有的錢都留給杰克,然后離開了。以杰克的智商,不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編出這樣的謊話來,但這個意外收獲更讓真相撲朔迷離,先是有人提供情報害死日爾格,隨后又有人買通杰克,使佐洛斯泰落入中情局手中。這兩件事是同一個人做的嗎?如果是同一個人,為什么要如此大費周折?干脆一次把資料都提供給中情局不是更痛快?
本來科維諾夫懷疑是佐洛斯泰出賣了父親,可現在才知道,佐洛斯泰也同樣被人出賣,那么他應該與父親之死無關。到底是什么人干的呢?科維諾夫把杰克的話仔細回想了一遍,突然發現了其中的疑點。
當年對杰克實施綁架、逼供的人毫無疑問是克格勃,因為他們要知道日爾格和佐洛斯泰暴露的真相,沒想到卻被杰克這個小人物騙過了。但可疑之處恰在于此,挖掘秘密、探人隱私正是克格勃的拿手好戲,就算刑訊逼供不成,也有的是讓人說出真相的巧妙辦法,怎么會只拷問一次就罷手了呢?這絕對不是工作失誤,而是有人要隱瞞事情真相。這個人的身份呼之欲出——當年主持調查工作、并親自對杰克逼供的契卡夫中校,現在的克格勃最高首腦契卡夫將軍。